偶吟二首 二
晴教曬藥泥茶灶,
閑看科松洗竹林。
活計縱貧長凈潔,
池亭雖小頗幽深。
廚香炊黍調和酒,
窗暖安弦拂拭琴。
老去生涯祗如此,
更無余事可勞心。
晴教曬藥泥茶灶,
閑看科松洗竹林。
活計縱貧長凈潔,
池亭雖小頗幽深。
廚香炊黍調和酒,
窗暖安弦拂拭琴。
老去生涯祗如此,
更無余事可勞心。
晴天里晾曬藥材,用泥修補茶灶;悠閑時修剪松樹,清洗竹林。生計縱使清貧,卻始終潔凈;池亭雖然狹小,倒也幽深安靜。廚房飄出煮黃米的香氣,調和著美酒;窗下暖意融融,安置琴弦,擦拭古琴。晚年的生活不過如此,再沒有其他瑣事需要勞心。
泥茶灶:用泥涂抹修補茶灶。泥,名詞作動詞,用泥修補。
科松:修剪松樹。科,修剪、整理。
活計:指謀生的手段、生計。
炊黍:煮黃米。黍,一種谷物,性黏,可釀酒、做糕。
安弦:安裝琴弦。
祗:同“只”,僅僅。
此詩當為詩人晚年所作,反映其退隱或閑適階段的生活狀態。可能創作于遠離塵囂的居所,詩人通過日常瑣事的描寫,展現對平淡生活的感悟與滿足。
全詩圍繞晚年生活展開,以細膩的筆觸描繪曬藥、修竹、煮酒、拂琴等日常片段,突出“凈潔”“幽深”的生活特質,傳遞出超然自得的人生態度,語言質樸而意蘊悠長。
子猷宅畔尋常見,蔣詡門前次第栽。山館日斜無俗客,清陰忽過短墻來。
汝在雪花中,我在梅花里。贈汝一枝春,寄我思如水。寒月不成團,空有憐人意。莫共月徘徊,怕見愁相倚。
淫奔誰氏女,少好正青春。欲竇一以開,而寧顧其身。踰墻期所私,鉆穴召比鄰。惡少競相逐,兄弟不敢嗔。馬蹄松柏下,雞鳴風雨晨。綏綏自求耦,往來豈辭頻。脂膚濕香汗,瓠齒含朱唇。精神照秋水,秀麗驚鬼神。我行偶見之,傷心淚沾巾。頹風不可挽,憑誰振彝倫。
銀漢無云霜月白,擁書不寐獨登樓。庭前半落空山影,縱有芳尊柰爾愁。
平時已多病,春至更蹉跎。惡土種花少,東風生草多。客愁渾寄淚,野思不堪歌。獨有詩心在,時時一自哦。
當時踏月此長亭,鬢似河堤柳色青。今日重來堤樹老,一簪華發載寒星。微涼初破候蟲秋,水露草螢光不流。搔首與誰論往事,星河無語下城頭。
雨中堤柳亦含顰,雨后湖光轉覺新。織月一鉤催進酒,買魚遙喚隔江人。
草玄觀罷子云墟,淑氣歸根木葉除。子夜試從探剝復,隙光還共愛居諸。三魁李氏貽新范,萬卷劉郎惠圣書。向上直尋云路去,古來嘉慶善應馀。
園柳何青青,江草萋以碧。送子適萬里,執手情脈脈。嗟彼云中雁,翱翔依沙磧。不為稻粱謀,何以有南北。努力慎所之,悠悠豈終隔。
夏木垂陰覆小堂,圖書生潤日消長。遺音過耳栗留語,余馥清心薝卜香。懶仆畬田耕鹵莽,頑兒越戶步踉蹌。行吟坐睡多閑適,自至南風足午涼。
行盡吳江興尚濃,卻從寺里訪瑄公。未論石上三生約,且喜山中一宿同。詩句新題蕉葉雨,茶香熟送藕花風。明當百八蒲牢吼,重整云帆向五茸。
怒發沖冠忘指瑕,要能全璧始還家。閉門且任蓬蒿長,落筆當令綺繡華。麗句美如青玉案,明珠深貯絳囊紗。愛君年少已如許,他日相逢未可涯。
蘿薜涼生月滿林,青天碧海夜沉沉。半簾花影篩涼魄,三徑苔痕散夕陰。掩映葡萄思載酒,依稀楊柳欲眠琴。每當風雨中宵急,疑有蛟龍起窟吟。
聞風百里遠逾清,猶動江關晚歲情。悵極此身同怖鴿,十年礬弟愧梅兄。老去寧懷烈士情,年年到此竟吞聲。但愁人海難深語,先放清輝筆底生。
有石峙江干,達么曾坐此。譚經自何年,祇見石如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