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中待制 其三
平生長樂公,
聲華越三紀。
文章兩京齊,
學術游夏比。
螭頭足未安,
符竹已屢徙。
聯翩開幕府,
爛熳樹桃李。
鋒車入帝鄉,
天馬行九軌。
周旋有程度,
駑駕安足擬。
平生長樂公,
聲華越三紀。
文章兩京齊,
學術游夏比。
螭頭足未安,
符竹已屢徙。
聯翩開幕府,
爛熳樹桃李。
鋒車入帝鄉,
天馬行九軌。
周旋有程度,
駑駕安足擬。
您一生被尊為長樂公,聲譽傳揚超過三十六年。文章可與兩京文人齊名,學術能和子游子夏比肩。在朝任職尚未安穩,地方官職已多次變遷。連續開設幕府招攬賢才,廣收弟子培養出眾多桃李。乘快車進入京城,如天馬在大道上奔馳。處事周全有分寸,平庸之輩難以比擬。
三紀:十二年為一紀,三紀指三十六年。
兩京:漢代指長安與洛陽,此處代指中原文化中心。
游夏:孔子弟子子游(言偃)、子夏(卜商),以文學著稱,此處喻指學術卓越。
螭頭:宮殿前雕有螭首的臺階,代指朝廷。
符竹:古代用于調兵或任命的符信,此處指地方官職。
幕府:古代將軍或地方長官的官署,此處指招攬人才的機構。
桃李:喻指培養的學生或人才。
鋒車:古代快速行駛的驛車,代指赴京的急行。
天馬:喻指才俊,出自《史記·大宛列傳》。
九軌:指寬敞的大道,形容仕途順暢。
駑駕:比喻才能平庸之人。
此詩為贈別子中待制之作,約創作于其調任或回京之際。通過回顧其生平功績,表達對友人學術、文學及仕途成就的贊譽,反映宋代士大夫間以詩贈別的交游傳統。
全詩緊扣“送”字,從文學、學術、仕途等多維度贊揚子中待制的卓越才能與穩健作風,語言凝練,用典自然,是宋代贈別詩中推崇才德的典型之作。
習氣仍余酒后狂,十年坐斥醉中鄉。
讀書窗外千堆雪,利劍床頭一匣霜。
收拾微吟追李杜,研摩小楷逼蘇黃。
他文消遣隨兒輩,頗笑翁癡作一囊。
漆器侈初俗,長袖喧都城。如何古邃殿,天開垂日星。
奇奇與怪怪,惝怳不識名。我嘗閱此畫,肇自齊永明。
人間務備物,未易窮丹青。憶昨因郊丘,盛禮嚴天庭。
器服各異數,如此系大成。仰瞻萬乘圣,遠想三代英。
蟣虱容著足,鴛鷺參結綪。西歸訪江梅,鈞天夢初醒。
心焉感此畫,眼角泫欲零。所見恐未伙,蜀都問君平。
祖龍吐毒,烈火四焚。先王載籍,畢罹其屯。
劉漢崛興,訪索丘墳。群儒掇拾,百不一存。
綿??之野,陋兮叔孫。胸謀腹斷,己學自尊。
致彼古禮,寥落無聞。勇哉先生,絕類離倫。
追千歲上,以禮立身。隠居關右,化行于民。
賓嘉喪祭,唯古之循。坐令鄒魯,復見咸秦。
巖巖泰山,烈烈秋暾。先生謹嚴,比德實均。
嗟世習非,誠難具論。棄禮自快,紛其如云。
感今陳古,歌以斯文。庶由高躅,起我后昆。
爽氣澄蘭沼,秋風動桂林。
露凝千片玉,菊散一叢金。
日岫高低影,云空點綴陰。
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娛心。
多能鄙事,圣人曲意。
惟其知之,是以不試。
宗魯雖友,吊必以義。
尚師嘉言,祀亦罔替。
衛尉筑此堂,棟宇真杰立。幾容五百坐,可飲三千客。
府中省文書,堂上會親戚。金杯浪飜江,銅盤光吐日。
侍女發清歌,華筵美遙夕。當時倏分散,回首遂陳跡。
豈知吾繼來,復見少長集。雖誠慰濶絕,得無感疇昔。
在者皆其孫,樂極悲且泣。歡娛殆不減,左右或太息。
諒曾事衛尉,始壯今發白。諸郎各勉旃,宗族期烜赫。
善水沃沸焦,善藥調瞑眩。
吾豈斯人徒,屏開慈母面。
丹青解人意,二字出素練。
孝哉耘瓜子,傷根豈所愿。
升堂致一唯,出門成兩見。
遂令李老書,不入韓非傳。
吾家桃李園,力行未敢倦。
明知政事拙,稍覺言語賤。
四科定誰先,袖手氷入硯。
會請無言師,寬處著方便。
念昔顓孫,商德與隣。
學以干祿,問以書紳。
參前倚衡,忠信是遵。
色取行違,作戒后人。
丹砂山中期,交梨海上約。
崎嶇九折坂,準擬一丸藥。
至今山仙翁,已跨紫霄鶴。
鶴去當歸來,塵世憶如昨。
天使自天降,招去游五岳。
洞府日月長,流水花片落。
我來似天意,一官不足縛。
道氣迄未充,何以痊瘴惡。
云霞閟靈蘂,霧雨罩仙萼。
臭稗雜菁英,凡草混荃若。
未免七十毒,誰敢試口嚼。
上焉憂國病,下者念民瘼。
安得如昔人,一舉翔寥落。
九州多士各有貢,大小之物隨土宜。養材學校此其本,背本逐末寧不悲。
偏將土木奉釋老,盡室奔走愚無知。君子居鄉有宓賤,小人愿學如樊遲。
圣門二者今戰勝,文星不用天盤推。一朝化出孔子廟,唾手如有神明司。
文翁以來節度府,羽翼此邑天西維。春秋俎豆列二祀,晝夜幾硯嚴十師。
荀卿許從異戶入,子貢只得肩墻窺。我生一官五講席,所至凍雀棲寒枝。
自從上庠吏外學,行德自謂心無欺。眼看旄頭拂紫彗,左文右武今何時。
涂侯居鄉足領袖,金橐相與傾其私。自聞盛事喜欲舞,出力敢后吾人期。
黃庭細書不足道,籠鵝尚可尋羲之。澹臺斬龍由搏虎,書成有似二子為。
高山仰止不無意,鵬翼九萬云天垂。
瑕丘祚邑,子期是為。
親訓有日,廣業于時。
四教允隆,五常以持。
比肩俊杰,聞望斯垂。
名出本南山,來依瓊苑間。
陳主歌前樹,楊妃醉后顏。
為嫌脂太赤,故著粉微斑。
共言攀折處,已獲寶枝還。
瞿唐石城干云霄,城中飛書頻見招。
主公賢似晉重耳,兼如郇瑕地沃饒。
此行華堂伴清燕,退食從容日相見。
篇章卷舒文錦繡,光彩照映軍組練。
子寧為官滯一州,不須仰天歌四愁。
主公早晚登鳳閣,子亦牽聯立螭頭。
邊云寒色與愁濃,酒味何由入頰紅。
眼看飛鳶來墮水,心隨去騎欲追風。
親朋立望千山外,笑語殊思一餉同。
問舍求田吾已決,不于湖海較窮通。
別久無辭道路難,敝裘依舊據征鞍。
五湖我已遭風逆,三逕君能犯雪寒。
下榻莫嫌烹瓠葉,倚門正及頌椒盤。
一杯少味仍相送,折得梅花帶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