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下賦歸奉別天臺金彥如惠子明沈新之馬景昭趙寅仲并呈于晦仲時與寅仲以上諸兄初相識諸兄又約便道至王先生歲寒堂相會也 其二
客中相見別匆匆,
論學無由意獨濃。
賴是歲寒來有約,
不妨歸去又相逢。
客中相見別匆匆,
論學無由意獨濃。
賴是歲寒來有約,
不妨歸去又相逢。
客居他鄉相逢卻又匆匆離別,雖無機會深入論學但情誼格外深厚。幸有歲寒堂之約在前,即便歸去也不妨礙再次相逢。
客中:客居他鄉。
無由:沒有機會、無法。
歲寒:此處指王先生的歲寒堂,典出《論語·子罕》“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象征高潔品格的居所。
賴是:幸虧、多虧。
此詩為作者在都城(都下)準備歸鄉時所作。時與天臺金彥如、趙寅仲等友人初次相識,相聚短暫便要分別,諸友又相約歸途中順訪王先生的歲寒堂,故賦詩告別,此為組詩第二首。
詩寫客中離別,雖無深論學問的機會,卻因深厚情誼與未來之約消解愁緒,展現了文人相交的純粹與對友情的珍重,語言質樸而情感動人。
物茂時平日正長,翠華停馭睠方塘。
文竿乍拂圓荷動,頳尾時翻素荇香。
睿賞只應從暇豫,圣恩寧肯間沉翔。
吞舟自是貪芳餌,猶笑成湯一面張。
書札精奇已換鵝,仍聞依舊臥煙蘿。
詩成萬首猶嫌少,酒飲千鐘不怕多。
鄉寺夜開云夢月,石房寒鎖洞庭波。
知師收拾南歸去,為憶漁人唱楚歌。
士生秉道義,公論重才名。
美哉雙白璧,高價等連城。
昔在南國時,折桂嘗抗衡。
今為北朝客,通籍齊振纓。
連鑣適炎徼,并命典州兵。
地遠乃寄重,無為憚遐征。
俗雜則財難,當在通其情。
投香與還珠,前哲有遺聲。
君看奏諫者,接武趨承明。
摻袂贈斯言,斯言勿見輕。
老大離群一倍愁,谿山風物且淹留。
醞成春酒誰斟酌,抄得新書自校讎。
莫似牧之矜曠達,須教子重讓風流。
恩門舊分知難忘,題取新詩上郡樓。
吹律政知寬,迎長物倍安。
初陽殊勝臘,積雪更添寒。
庭實羅千品,珍符薦百般。
群臣同偶圣,不嘆夜漫漫。
一簇檀欒愛者多,朝昏賞翫意如何。
北軒小檻方栽植,東觀新詩已詠歌。
啼鳥戀枝長懶去,鄰僧為爾數來過。
叢邊若有東流水,堪看清陰照綠波。
請以端谿潤,酬君水玉明。
方圓雖異器,功用信俱呈。
自得山川秀,能分日月精。
巾箱各珍重,所貴在交情。
長松修干列承明,虎盼龍盤氣貌靈。
風度乍聞琴曲調,巢高初見鶴儀形。
枝籠陛戟寒生檻,葉帶??煙翠滿庭。
澗底山頭各生殖,托根爭似在青冥。
地僻塵埃少,閑門掩綠苔。
長因五字至,暫得兩眉開。
信步尋三逕,祛寒飲一杯。
何曾問家計,散誕自堪咍。
適去莊生邑,還臨孔父鄉。
仍聞舊隠處,近在武夷傍。
道氣年長度,儒風日以光。
何時看解組,歸去事仙方。
別離情緒兩難任,消遣唯應有醉吟。
冉冉光陰玄鬢改,勤勤書札舊情深。
涼宵夢寐清淮月,永日徘徊玉樹陰。
野鶴乘軒無所用,角巾何日返中林。
朝陽散宿煙,登望思悠然。
簷影晴偏暖,云容晚更鮮。
共歡時景好,不惜歲華遷。
旋試嬌驄步,新調寶瑟弦。
宮花紅照耀,御水碧潺湲。
歌吹清連夜,輜??麗滿川。
依林張幄幕,夾道建秋千。
仙樂來天上,祥光起日邊。
游絲輕冉冉,芳草綠芊芊。
圣制如春色,周流遍八埏。
故人相別動相思,此地相逢豈素期。
九子峰前閑未得,五谿橋上坐多時。
甘泉從幸余知忝,宣室征還子未遲。
且飲一杯消別恨,野花風起漸離披。
齊紈新裂月輪全,蟬雀分明彩翠鮮。
救暍自符仁主意,揚風須假手中扇。
暫遮樓日霞光透,半掩歌唇寶靨圓。
一曲睿調精比興,好將金石奉雕鐫。
御宴宵陳敞百層,君恩芳景兩難勝。
風傳天上九成樂,月映樓前萬樹燈。
醉捧玉觴疑夢寐,靜臨丹檻似飛騰。
因觀謝守窗中詠,自愧瀛洲是濫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