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貫微上人寄示古風今體四軸
四軸騷詞書八行,
捧吟肌骨遍清涼。
謾求龍樹能醫眼,
不知誰肯降文陣,
暗點旌旗敵子房。
四軸騷詞書八行,
捧吟肌骨遍清涼。
謾求龍樹能醫眼,
不知誰肯降文陣,
暗點旌旗敵子房。
四軸詩文寫了八行,捧讀起來全身都感到清涼。空自尋求像龍樹那樣能醫眼的人,不知道誰肯在文陣中沖鋒陷陣,暗暗部署旌旗來對抗像張良那樣的智謀之士。
騷詞:指詩文。
龍樹:佛教人物,傳說有醫眼之能,這里借指有特殊才能的人。
降文陣:在文場中取勝。
子房:即張良,西漢開國功臣,以智謀著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來看,當時可能文學交流較為頻繁,作者收到友人寄來的詩文后有感而發,或許當時文學創作競爭氛圍濃厚,作者對文壇人才有所期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詩文的喜愛及對文壇人才的感慨。其特點是用形象比喻和典故來表達文學觀點。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文學交流和思考。
叢竹娟娟露葉翻,
高情長是憶王孫。
喜從石上看書法,
不獨墻陰見雨痕。
玉宇浮叢雁,
黃槐帶化蟬。
青山一長嘯,
白日半攲眠。
機斷蟲虛織,
囊空蘚疊錢。
去年真可怕,
戎馬暗山川。
風剪剪,雨霏霏。
自卷珠簾自挽帷。
滿地殘紅花又謝,
天涯底事尚遲歸。
閒居愛明月,良節復與俱。金魄麗秋闉,皓彩揚云衢。澄空斂霜煙,清飆蕩中區。徘徊廣庭內,改席臨方除。
顧景怵衷慮,興心念居諸。天道遞消長,戒之在須臾。懷謙可久安,盛滿豈恒居。孰云質靡盈,所貴光不渝。
鎮重留都奏最時,
正逢仙仗賜鳩期。
霜威坐見臺烏凜,
野興行將海鶴隨。
語燕風檣春渡穩,
游絲晴旆午光遲。
廟堂此日珍耆舊,
泉石何勞起夢思。
停云在何處,渺渺天一隅。
龍門百尺浪,高高不可踰。
欲附長風翼,路遠不我需。
忼慨臨江干,我懷正郁紆。
古人感知己,不惜捐其軀。
平生國士心,欲報將焉如。
愿言流景鑠,千秋竹帛垂。
緘書托來鴻,聊以蔽余思。
璿駕方修祀,
金波忽墜空。
悲歌傳薤露,
秘殿闃椒風。
霧重昏軒曜,
云悽泣舜瞳。
仙輿邈何在,
天外蕊珠宮。
乍上嬉春騎。琵琶彈尚未。邊人何處最風流,記。記。記。花巷東頭,雁門南口,兩行妖麗。
粉黛嫌香膩。冰雪天然致。未過寒食已栽鞦,戲。戲。戲。休賽身輕,怕他飛燕,有心贈爾。
腳下長拖破木履,
口內不知道甚底。
惱亂風光沒奈何,
南北東西無定止。
吾漳子黃子,常為松寫真。
偉茲石墀側,龍德妙屈伸。
隆中不遇主,偃仰誰能臣?
當年香山游,盧溝失問津。
坐遺郁盤林,不為畫苑珍。
拂素貌神物,愧非千載人。
片片紅梅落,纖纖綠草生。無端夜來雨,又礙出門行。
春陰易成雨,客病不禁寒。又與梅花別,無因一倚欄。
胸懷阮步兵,詩句謝宣城。今夕俱參透,焚香聽雨聲。
疏點空階雨,長明古殿燈。廬山岑寂夜,我是定中僧。
傳聞偏不誤,
腸斷脊令原。
正是情懷惡,
那堪風雨昏。
連宵驚人夢,
何日返羈魂。
天意殊茫昧,
憑誰對榻論。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四月時光過柳花
玉容隨分度年華
長門一樣閑風景
猶勝明妃別漢家
滿山黃葉亂秋晴,
風款橫江一棹輕。
老屋溪南歸未得,
十年風雨最關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