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法華贊
腳下長拖破木履,
口內不知道甚底。
惱亂風光沒奈何,
南北東西無定止。
腳下長拖破木履,
口內不知道甚底。
惱亂風光沒奈何,
南北東西無定止。
腳下拖著一雙破舊的木鞋,嘴里也說不出什么玄奧的道理。攪擾了美好風光卻也無可奈何,只能在東西南北間漂泊無定。
木履:木底鞋,古代常見的鞋具。
甚底:宋元口語,意為“什么”。
惱亂:擾亂、攪擾。
定止:固定的停留之處。
此詩應為禪宗語境下的“贊”體作品(贊佛、贊僧或贊某種修行境界)。“法華”指《法華經》,或代指佛法。詩人通過描繪一位看似潦倒卻自在的行者形象,暗合禪宗“平常心是道”的理念,可能創作于宋元禪宗興盛時期,用于闡釋修行不必拘泥形式的思想。
全詩以平凡的生活場景入詩,通過“破木履”“無定止”等細節,傳遞出超越外在形式的修行境界。語言質樸如話,卻蘊含禪機,體現了禪宗文學“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特色。
侯巴愛鼓瑟,伯牙解鳴琴。師曠聰可塞,史妠聲宜瘖。齊人適寰宇,耳愜臨淄音。休哉大方士,宅心冥古今。
正是清秋月色多,大風終夜鼓洪波。銀山萬疊來高下,鐵騎千群入蕩摩。好夢驚回朝帝闕,歸心并起望天河。明當少轉封姨力,百里平湖頃刻過。
種瓜苦不實,閒草各已花。抱鋤忍朝饑,對之以長嗟。蓬門晝長掩,游釜亦有蝸。破屋乃無茆,雨來安可遮。聊持手中卷,展玩至日斜。榮枯與得喪,來往寧有涯。悠然達其會,憂戚焉能加。
偪仄風塵際,分攜歲月賒。向來聞避地,勝處偶為家。對客談鋒銳,憂時酒量加。中觴莫辭醉,回首又天涯。小別千山隔,相看一笑溫。丹心獵風旆,華發粲霜根。鴨鴨爭呼伴,鴉鴉自識村。更須判劇飲,落月倒洼尊。
治平天子,景至肇嚴禋。華玉禮威神。六龍齊捧鑾輿動,采仗轉鉤陳。歸來瑞氣滿清晨。金石舜韶新。樓前山鶴銜書下,天地已為春。垂炎運,真主嗣瑤圖。海波晏,卿云爛,日月麗皇都。年屢稔、萬寶山儲。廣莫風生律,一氣潛噓。陳法駕、翠羽裝輿。清蹕下天衢。金匏六變,欻然靈顧,來車風馬,拜貺紫壇初。奉神娛。嘉籩薦,美玉奠,照熒?。星彩動,霜華薄,禁閣漏聲疏。回龍馭、寶瑞紛敷。眾心愉。鈞天別奏簫竽。仙人樓上捧赦書。舞鶴更躊躕。丹徼北,窮沙漠,涵皇澤,盛德邁唐虞。千年運,五葉升平。法扆坐中楹。天高日潤,雷動風行。三萬里聲明。靈臺偃伯仆邊兵。事農耕。一氣重滋萌。萬寶迄登成。天生嘉谷,博碩又芳馨。罄齊精。謁款謝嘉生。神明地,當陽定,天位來助見人情。璧圭蔥璨,金石鏗鈜。儀禮盛西京。靈祗喜、福祿來盈。詠夷庚。幔城班上笏,鑾路趣還衡。觚棱雙闕,赭案切三清。動歡聲。恩澤遍寰瀛。皇天眷命集珍符。上圣膺期起天衢。環紫極鴻樞。此時朝野歡娛。樂于于。似住華胥。和氣至,嘉生遂,豆實正芬敷。禮與誠俱。風飄灑,靈來下,喜怡愉。斗隨車轉,月上壇觚。奉禋初。至誠孚。如山岳、福委祥儲。車旋軌、云間雙闕峙,百尺朱繩到地,兩行雉扇排虛。仙鶴銜書。珍袍上笏相趨。共歡呼。號令崇朝,遍滿寰區。陽動春噓。躬盛事,受多祉,千萬祀,天長地久皇圖。
周公復明辟,北面還為臣。賊莽始居攝,久假遂即真。歔欷執孺子,流涕沾衣巾。如何草玄者,劇秦以美新。赤符赫然起,覆宗終殞身。伯禽繼魯后,祚延八百春。流芳與遺臭,誰仁誰不仁。
折若木,拂云輧。紫宮回駕下神京。月落星飛溟渤外,此行應見海塵生。星自爛,月無春。不應天上亦沾塵。浪說乘槎歸去好,可憐無計動司閽。攜采女,落瑤天。為憐云外不知年。下土紅羊千劫盡,思量重設穆王筵。揮玉麈,摘春星。步虛聲寂羽衣輕。閒里便淩東海去,太平風浪幾多層。霜月暗,夜烏驚。誰何更與頌升平。已是重來華表鶴,累累荒冢底干卿。
我今之年六十金,豈意倭奴絆此身。羅漢松楸何人掃,百年堪恨不生辰。
明府登車氣象新,澄清山海不勝春。兒童竹馬歡相接,無復當年佩犢人。
巴川積水極岷峨,巴女明妝艷綺羅。為語秋江風浪急,斷腸休唱《木蘭歌》。
信道隨緣即是緣,初逢恰值臘梅天。云多芳意成新雨,酒趁閑情試小寒。花有序,夢無邊,人潮法海兩相關。紅塵莫問真耶幻,自有心燈照百年。
晉代衣冠已草萊,新亭遺事總堪哀。羯鼓胡角連云起,龍馬鑾輿渡水來。揮麈誰云無壯士,圍棋真信有奇才。當時怪殺王夷甫,我輩談鋒莫浪開。
揚州廟下子規啼,曾看花開萬玉妃。二十四橋明月夜,春風十里捲簾時。
琳宮倚虛碧,瑤海含清輝。翩翩花鳥使,日暮云中歸。弱水隔玄圃,三山橫翠微。明月為我佩,丹霞為我衣。天顏覲咫尺,晃朗朝金扉。
歲在己酉冬,余家牯嶺路。圍爐小樓東,親戚快歡晤。忽然開窗牖,兒童驚喧訴。煙云寒空濛,浮動如霞布。道是鄰居火,回祿來小駐。余乃矍然驚,積薪惑火厝。振衣出后庭,僮仆蹶然寤。西鄰驚吳姬,東舍噪稚孺。里人奔走告,深巷紛馳鶩。遠眺如鷹瞵,探首作狼顧。比鄰有空房,宵小潛昏暮。疇昔穿我墉,今或仍窟兔。殆效楚人炬,乘亂盜府庫。閽人肩長梯,猱升或蟻附。大索不得賊,余乃忽然悟。裊裊固非煙,冷霾何寒冱。天公施狡獪,乃作五里霧。空巷封白云,朦朧迷玉樹。高閣恍凌煙,橫江疑白露。大霧亦偶然,胡乃普驚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