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春風
乍上嬉春騎。琵琶彈尚未。邊人何處最風流,記。記。記。花巷東頭,雁門南口,兩行妖麗。
粉黛嫌香膩。冰雪天然致。未過寒食已栽鞦,戲。戲。戲。休賽身輕,怕他飛燕,有心贈爾。
乍上嬉春騎。琵琶彈尚未。邊人何處最風流,記。記。記。花巷東頭,雁門南口,兩行妖麗。
粉黛嫌香膩。冰雪天然致。未過寒食已栽鞦,戲。戲。戲。休賽身輕,怕他飛燕,有心贈爾。
剛騎上春游的坐騎,琵琶還未彈起。邊地的人們哪里最風流?記得,記得,記得。在花巷的東頭,雁門的南口,有兩行艷麗的女子。脂粉妝容嫌香氣過于膩人,她們自有冰雪般的天然氣質。還未到寒食節就已架起秋千,戲耍,戲耍,戲耍。不要比試誰身姿輕盈,怕那趙飛燕見了,也有心要贈你贊美。
嬉春騎(qí):春日游玩的坐騎。騎,坐騎。
邊人:邊地的人,此處指邊地居民。
妖麗:艷麗,此處形容女子容貌出眾。
粉黛:原指女子的化妝品,此處代指妝容。
冰雪天然致:形容女子氣質如冰雪般純凈自然。致,氣質、風度。
寒食:傳統節日,在清明前一二日,習俗禁火、蕩秋千等。
栽鞦(qiū):架設秋千。鞦,同“秋千”。
飛燕:指漢成帝皇后趙飛燕,以體態輕盈著稱。
此詞或創作于作者春日游歷邊地(雁門為邊地關隘)時。詞中“邊人”“雁門南口”點明地域特色,結合“嬉春”“栽鞦”等場景,反映了邊地居民春日游樂的生活狀態,或為作者實地見聞后的即興之作。
全詞以輕快筆調描繪邊地春日嬉游場景,通過對女子天然氣質的刻畫,突破“濃妝艷抹”的傳統審美,倡導自然之美。語言生動活潑,善用重復與對比,展現了市井生活的鮮活趣味。
倒數一二三,翻成四五六。
蹋斷獨木橋,唱起云門曲。
急似箭,直如弦。
列祖不知何處去,瞎驢依舊痛加鞭。
春暮池塘夕照時,峰環路轉步遲遲。
綠油晴瀉三篙水,紅杏香凝萬斛脂。
趁暖燕泥黏柳絮,憐芳蛛網罩花枝。
興闌歸去籃輿速,刻燭聯吟七字詩。
一成坯,再成英,一再曲折山以名。注川曰溪,注溪曰谷,溪行谷行水聲復。
藍輿背山始入山,水聲已往何時還。未登醉翁亭,先翻醉翁操,山禽飛還水禽噪。
言尋醉翁石,更誦醉翁文。醉翁賓客不可見,山石欲雨溪生云。
咄哉文字亦有靈,能使此山此水無余情。我觀翁時值梅喜且驚,猶復夭矯屈曲如龍形。
醉翁琴,琴喑喑,乃知醉翁待我成古今。我歌一篇翁賞心,滁山高絕滁水深。
出東門,慨以嘆。年如矢,去不還。壯盛已過,出入無歡。
白日昭昭,不照游子顏。雪霜悽愴漫荒原。
鳥無翼,河無船。甘隨草木,俯首凋殘。
嗷嗷八口號寒饑。賃舂作苦精力衰。頹縱有所獲難餔,糜思遠出競刀錐。
天黯慘,日西垂。兒女羅列,跪奉一卮。欲飲未飲心酸悲。
平明就道,妻子牽衣。啼憫我老,問我將何之。
山有豺虎,水有蛟螭。征途況瘁骨肉違。安危莫測,魂夢驚疑。
男兒結志山不移。邪贏穢竇圣所非。遵古道以尋路,將安往而不迷。
停旅橐,解征衣。從今以后,無復別離。生相慰,死相依。
既出群灘險,欣逢夜月清。波澄惟有白,山色自分明。
疏柳風微拂,歸烏夜不驚。轉憐骨肉近,無陰異鄉情。
暑氣銷清夜,逢村即泊舟。孤云歸嶺散,新月入江流。
酒以親知合,詩因官事休。自今惟種秫,何日始重游。
東風吹夢渾無跡。芳徑苔痕積。一簾飛絮正愁人。寂寞紅芳,深護綠蔭新。
憑欄惆悵春何在。頓覺流光改。餞春時節幾多愁,遙指吳淞,天際盼歸舟。
探騎遙從大漠還,
誰吹羌管夕陽間。
梅花楊柳俱零落,
一夜歸心繞故山。
多情真與天同老,別淚紅難掃。不堪香夢熨金堤,長伴百蟲凄澈五更雞。
珠簾畫閣年時路,賺得柔魂住。簪花坐賞已難憑,漫向滿城風絮惜馀春。
望壓大江東,茲峰獨著雄。
潛珍伏其下,神畫隱于中。
舊俗多龐說,因公得髓窮。
從今逢有問,身與到山同。
煙深堤下綠絲新,
花鳥中原過一春。
尺素淮河須早寄,
天涯芳草待歸人。
憶辭燕夏嶺冬并,屈指征途秋送迎。
云物隨緣看逆旅,塵風初別感勞生。
北山未擬均賢什,東海私寬一樂情。
倖沐皇恩因歲月,重脩子職但溫清。
十旬不覺暑寒推,萬里時興夙夜哀。
初向梓桑歌敬止,還從屺岵憶猶來。
江山夢斷漁樵侶,嶺海緣深鹿豕媒。
饒有家園堪結搆,蓬門偏把白云栽。
三十三天第一天,玉皇殿下裊輕煙。
不知劫數今何代,方是延康第二年。
弱水無船歸似箭,華胥有夢且游仙。
攜筇難老亭前坐,且結焚香瀹茗緣。
襟袍空無礙,精神老不衰。家傳司業學,句逼簡齋詩。
荒瘠留陰德,平反有去思。功名赍志沒,回施稱家兒。
傾蓋歡如故,相從滄海隅。方將理詩社,忽已閟泉途。
歸路孤飛旐,交情一束芻。梅霖將客淚,凄澹灑平蕪。
天以元豐號太平,新年風物兆康寧。
農人待種滂沱雨,太史仍占潤澤星。
初日浮陽臨夏屋,宿霜澄澈照寒廳。
玉津池北池南路,還擬同探柳眼青。
明代茶陵漢太丘,當年妙用此剛柔。
默為元氣爭消長,不與群賢競去留。
蜀道典兵防八黨,福清知己共千秋。
大臣納約非無牖,豈必都門逐謝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