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楊廷秀太和萬安道中所寄七首 其五
先生力學自誠明,
忠信今知蠻貊行。
憶昔韓蘇兩仙伯,
海成冬市況融晴。
先生力學自誠明,
忠信今知蠻貊行。
憶昔韓蘇兩仙伯,
海成冬市況融晴。
先生努力學習從真誠中通達事理,如今方知忠誠守信能在偏遠之地通行。回憶當年韓愈、蘇軾兩位仙伯,海邊冬日市集熱鬧,何況天氣和暖晴朗。
力學:努力學習。
誠明:出自《中庸》'自誠明,謂之性',指由真誠而自然通達事理。
蠻貊(mò):古代對南方、北方少數民族的泛稱,此指偏遠地區。
韓蘇:韓愈與蘇軾的并稱,均為唐宋古文大家。
仙伯:對才德高尚者的尊稱。
海成冬市:海邊冬日熱鬧的市集。
融晴:和暖晴朗的天氣。
此詩為作者次韻回應楊萬里(廷秀)《太和萬安道中所寄七首》而作。時二人或有交游,作者通過詩句贊揚楊氏學問品德,并借韓蘇典故表達對前賢的追慕,反映宋代文人以才德相尚的交往風氣。
全詩以'力學誠明''忠信遠播'贊楊廷秀才德,借韓蘇類比凸顯其地位,末句'海成冬市'以景結情,輕快中見雅趣,體現宋代和詩中推崇學問、注重交游的文學特點。
木葉蕭蕭下
庭階事事幽
自公多暇日
久客不禁秋
寂寞元吾分
過從得舊游
披襟談夙昔
竟夕為淹留
峭碧參差十二峰,冷煙寒樹重重。瑤姬宮殿是仙蹤。金爐珠帳,香靄晝偏濃。
一自楚王驚夢斷,人間無路相逢。至今云雨帶愁容。月斜江上,征棹動晨鐘。
豎不窮三際,橫不亙十方。
大不偪塞虛空,細不入于芥子。
三世諸佛,如覺如夢。
諸大祖師,若存若亡。
與么境界,從上諸圣。尚迷昧如斯,方今學人,且作么生湊泊。
但得雪消去,自然春到來。
巍巍圣德仰如天,
學士承恩重養賢。
虎榜舊名金作字,
鳳樓新制玉為椽。
道根伊洛從今盛,
教本蘇湖自古傳。
二妙正當天下選,
最宜霄漢領群仙。
烽火連天白發生,開函收汝淚縱橫。
枉談陳跡埋經史,剩有馀年到弟兄。
歸計忽興閭墓想,驚魂如聽亂離聲。
傳家世業從今盡,留待桑田學耦耕。
長镵托命吾何有,夜雨聯床老更難。
姑妄聽之容笑傲,萬無可說祝平安。
一生憂患知誰健,十月音書隔歲看。
縱使馀年好相見,人間贏得是辛酸。
九峰三泖畔,書畫一家家。女亦云林似,風流未有涯。
人爭團扇草,更愛瀼西花。白露方凝戾,蒹葭隔暮霞。
作客來吾越,詩歌迥不同。開元南海體,正始曲江風。
唱和勤觀察,聲華助主公。月明開幕飲,不遣酒尊空。
魏塘風雅盛,吳浙恣憑陵。我友周筜谷,言君一季鷹。
燕梢浮碧水,鱸鲙出寒冰。中有楚漁父,援毫畫未曾。
汝共干旌至,光生海上鄉。世家忘獻子,苗裔愛高陽。
水截扶胥口,山開栗里莊。無能具雞黍,荷蓧末情忘。
仆本江南士,請歌江南篇。
江南佳且麗,沃野多良田。
道旁采桑女,湖中木蘭船。
禮讓季札后,文學言偃前。
昆山產良玉,自古盛才賢。
東通滄海波,西接闔城煙。
既饒魚稻利,復當大有年。
登眺何郁郁,井市互糾纏。
商賈競啟關,逋流愿受廛。
使君楚邦彥,敷治若烹鮮。
新從天上來,端坐理徽弦。
齊民本同性,嗜好貴有先。
谷中自虛曠,豈曰聲難傳。
酌酒聽我歌,我歌慎勿諼。
山好能令肺病蘇,詩來把玩更驚吁。蜀人例作殘山看,端喜因詩免受誣。
語不能工恨作堆,撚髭空對翠屏開。清吟賴有雕龍手,繡段聯翩詔后來。
犖確悍頑經數驛,醒然初挹碧嶙峋。眼明驟與真山晤,不比逃虛見似人。
山色陰晴遠更青,誰教睥睨枕巖扃。詩翁意欲移千步,安得朱符祝巨靈。
天運不恒居,乘除互肇端。
始我乘秋邁,旋茲歲聿殫。
序退氣自促,景晦物無歡。
何況霜雪盛,還望阻鄉關。
孤雁追北行,列星回中天。
顧此客行子,廓獨處河干。
憂來如有去,老至亮無還。
幸有黃鶴期,可以慰心顏。
白云山下五羊城,
西江水流東海清。
毓才有如二彭者,
長使老夫雙眼青。
翩翩宛若兩朱鳥,
一留瑤闕一滄溟。
三年定靜養奇翅,
會看翀天時一鳴。
重崗如抱岳如蹲
碧水春風野外昏
不睹瓊林依玉樹
閑看游騎獵平原
東風近墓吹芳芷
夾道疏槐出老根
無限別魂招不得
斷云含雨入孤村
夏里山陰總是秋,清涼五月足勾留。亂蟬古木多藏寺,曲水修篁半結樓。
村落靜,野塘幽,藕花多處便停舟。披衿別人風前思,閑向桑陰看飼牛。
桃李春風二月天,
栽培深倚濟時賢。
講筵密勿逾三接,
大廈優容必萬椽。
一代文章從指授,
兩行衿佩望心傳。
業成不日看高步,
同是鰲峰頂上仙。
沉沉銷盡鴨爐香,
秋雨秋風送晚涼。
拾得幽情無贈處,
一池新墨寫瀟湘。
德山棒如雨點,臨濟喝似雷鳴。雖然聲振一時風流萬世,檢點得來還是強生節目。
華藏則不與么,三間茆屋。
十里松門,健則縱步閒游,困則倒頭酣寢。
身如槁木,心若死灰。
有人笑我愚癡,正爬著儂家癢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