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易宣人
碧云芳草遍河洲,心逐歸潮到海樓。
謝氏門中多翰墨,衛郎年少最風流。
入群野鶴能驚眾,出土新松即傲秋。
近得孟光為伴侶,知君從此不低頭。
碧云芳草遍河洲,心逐歸潮到海樓。
謝氏門中多翰墨,衛郎年少最風流。
入群野鶴能驚眾,出土新松即傲秋。
近得孟光為伴侶,知君從此不低頭。
碧云飄拂、芳草萋萋遍布河洲,我的心隨著歸潮一直到了你的住處。謝家子弟中多有擅長詩文之人,而你年少又最為風流倜儻。你就像入群的野鶴能驚動眾人,又似出土的新松傲立在秋寒中。最近你得到佳偶為伴,我知道你從此更有了底氣。
河洲:河中陸地。
海樓:指易宣人的住處。
謝氏:東晉謝氏家族人才輩出,多善詩文,這里借指易宣人所在家族人才眾多。
衛郎:指衛玠,晉朝美男子,這里形容易宣人年少風流。
孟光:東漢梁鴻之妻,舉案齊眉,這里指易宣人的伴侶。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與易宣人關系交好,在得知易宣人有了伴侶后,懷著欣賞和祝賀的心情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易宣人的才華和風流,祝賀他獲得美滿姻緣。其特點是善用意象和典故,語言優美。在贈友詩中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
獲印兮汾陽,結茆兮湘之崗。
湘之岳兮帝宮謁帝,帝不敢驕兮奔魑魅而走蜚龍。
余行兮余意,一笑兮足驚一世。
人不知兮謂余立異,豈人見兮勝帝。
調古兮湘童,大道兮壺之中。
白璧蒼蠅兮何污,噤不敢陳兮君怒。
蒼蒼上兮皇皇下,樂莫樂兮郴之土。
藐郴城兮楚涯,身非余兮辱余奚為。
策空鳴兮余去,人曰吾能料生不能料死。
生可玩兮不可留,宛故廬兮風翛翛。
懶翁老白結忘年,秋入淡煙疎雨天。
醉把黑甜圓個夢,時將草圣放些顛。
杖藜還盡溪山債,杯酌結交風月緣。
梭督青童馳訥槧,鱗煩紫吏饋雄篇。
金華都似一楪大,卻貯兩枚詩酒仙。
一非一,二非二。
仰面不見天,低頭不見地。
一即一,二即二。
仰面見青天,低頭亦見地。
江月射雙眼,巖云飛兩眉。
自是上饒一團和氣,點化自家方寸真機。
能落筆作泣鬼神之詩,能坐石下爛柯之棋。
千人萬人,瞻禮不已。
笑騎白鹿,獨步天墀。
孤云無定跡,又入亂山居。
既息禪機穩,從教世網疏。
曉香巖屋像,寒呪石潭魚。
待我尋詩境,看君坐隠廬。
近代騷人詠性情,隨心而發自分明。
吐吞風月咽喉爽,咀嚼江山齒頰清。
溪邑近聞工比興,君詩端可派宗盟。
馬頭雪絮吟鞭快,好辦佳篇奏集英。
主靜非專在靜時,至于動處亦隨之。
圣賢學問惟知止,敬義工夫要夾持。
所養勿忘由勿助,其中何慮又何思。
莫教鶻突名軒意,物誘情遷幾坐馳。
前年番兵來,郎戰淮河西。
官軍來上功,不待郎書題。
淮河在何許,妾身那得去。
生死不相待,白骨應解語。
天寒無衣兒啼苦,妾身不如骨上土。
烏乎古云,蔚有時譽。執古刀尺,割棄華組。
宿鈔成山,臆斷意取。群疑塞胸,耳領心悟。
汲汲著書,恢恢養士。猗公之起,惟皇有旨。
猗法之嗣,惟北峰有子。遠矣北峰,曰公是似。
胡不百年,后學之思。公不百年,后學思之。
矧予卜鄰,歲寒疇依。稚予閱朋,至老無幾。
惟茲不磨,昭然永垂。
天下武夷兮第一山溪,升真有洞兮大王天柱交相齊。
不知何年中秋兮玉帝賜宴會曾孫,幔亭結云霞兮彩橋跨虹霓。
欲訪仙跡兮搜剔地靈,溯洄乘舟兮陟險杖藜。
身輕欲生羽翰兮捫煙蘿而躡天梯,下視人境杳邈兮但見亂峰參錯相高低。
龍洞通天池兮巖鶴舞雙翎,鐵骨藏玉匣兮玉蛻和香泥。
月浸觀音石兮恍有金身現普陀,風號玉女峰兮疑是湘江虞妃啼。
仙館學堂兮聞書聲,丹爐茶灶兮曉煙迷。
船架半壑兮使星會泛河漢歸,機留古洞兮天孫去作牽牛妻。
棋盤開巖石兮釣臺瞰晴川,巖有虎嘯兮窠有金雞棲。
獅子伏巖兮耀日氣猶鮮,仙羊化石兮眠云青草萋。
大小藏蘊靈異兮下有龍湫水泠泠,一線天通九有兮旁有風洞涼凄凄。
翰墨羅列兮因之生興,廩石高貯兮可以忘饑。
紅塵迥絕兮山中發蘭桂,神仙何許兮云間聞犬雞。
茶洞幽窅兮懸崖飛瀑布,桃源深邃兮沿流得徑蹊。
有人卜居大隠屏兮學宗周孔事鹽虀,但見此心止止兮煉成大藥服刀圭。
武夷君去后兮有十三仙之同時,代不乏人之兮仙階陸續躋。
或尸解兮只履歸去,或飛升兮鐵笛長嘶。
以今視昔兮吳李可接踵,不須懷古兮感慨而愴凄。
作詩勉同志兮欲倩仙掌摩丹崖,我醉揮椽筆兮大書特書而留題。
大仙心,休莽鹵。
三十三,錯分付。
細推窮在何處,只知昨日雨今日晴,而不知今日晴昨日雨。
靈云陌上桃花飛,翻憶玄沙未徹語。
山曇曇兮起云,山浪浪兮流水。
神何為兮山中,豈懷忠兮放棄。
沃牛炙兮療饑,挈壺兮荷鍤隨之,生不封侯兮死何廟食為。
是耶非耶,余不得而知。
女巫兮擊鼓,坎坎兮祠之下。
帝不下招兮遺怒,馘長蛟兮縛雄虎。
野無烽兮海無瀾,馬不用兮都且閑,都且閑兮神乎何以為御。
振策而風兮回軒為雨,風雨時兮多黍稌,風休雨止兮神何處所。
桂橑兮蘭楣,朝云出游兮莫云來歸。
云輝輝兮神來歸,云霏霏兮神來歸。
十載居間學,瓢泉映潔清。
陶潛黃菊趣,杜老白鷗盟。
云自無心出,春隨有腳行。
知非古巴蜀,使指若為情。
自墾屋頭三四畦,得閑時復事鉏犁。
花粘蛛網礙蜂度,樹帶鷹巢無雀棲。
嘯罷半山聞逸響,詩成絕壁見新題。
老來定力人難轉,菜葉放教流出溪。
親養九旬余,先生壽亦如。
學充淇澳美,訓釋濟南書。
諸老經筵送,俞音寵渥疏。
惜非程子聘,中沮亦時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