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日本國僧敬龍歸
扶桑已在渺茫中,
家在扶桑東更東。
此去與師誰共到,
一船明月一帆風。
扶桑已在渺茫中,
家在扶桑東更東。
此去與師誰共到,
一船明月一帆風。
扶桑在渺茫的大海那邊,而你家還在扶桑的東邊的東邊。這次離去不知何人能與你共到,只有明月陪伴著你,一帆順風送你回鄉。
扶桑:傳說中的東方海中的古國名,此處指日本。
渺茫:遙遠模糊。
師:對僧人的尊稱。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中日文化交流頻繁,日本僧人常來中國學習佛法等。敬龍在中國學有所成后準備回國,詩人寫下此詩為其送行。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意境優美,情感真摯。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友人的深情,在送別詩中別具一格,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技巧。
老藤支我步湖滣,
借與晴光一欠伸。
楊柳得春青眼舊,
山巒留雪白頭新。
鐵瑯珰語尋齋缽,
銀鱍剌肥收釣緡。
有兩黃冠共棋局,
相攜便作所歡人。
十畝山園賦遂初
左花右竹了無余
擇陰老我自麋鹿
甘帶何人不蝍蛆
佛社獨容陶令醉
帝城難作子公書
行山且不攜詩卷
只許鴟夷載后車
江山渺愁予,歲月如羽疾。
適烹雨前茶,已擘霜后橘。
夜窗秋氣悲,栩栩夢圭蓽。
荒唐失飯牛,迂闊坐捫虱。
書生夫何愚,因子請具述。
端平元二間,舊學赍良弼。
聘賢驛流庚,馭吏魚去乙。
人言萬化新,太平適今日。
起與鉏耒辭,欲補萬分一。
寧知事大謬,青衫乃吾桎。
五月謁吏銓,禁營干宥密。
六月道南徐,宵掠無寧室。
七月絕濤江,秦渺亂師律。
戍樓角聲哀,夕烽酣戰卒。
兵精晝經天,肉食者遑恤。
臨風一長嘆,歸計吾已必。
胡為癡兒事,屢奏齊王瑟。
愿言猛士心,化作班侯筆。
客有攜詩夜扣扃
典衣何惜倒吾缾
山城難覓葡萄綠
竹火終強鵓鴿青
迕俗坐談捫虱略
治生欲讀相牛經
向來人亦多稱好
正坐無錢語不靈
我生胡不辰,八齡失吾祖。
今垂四十年,眉目略可覩。
當時深根培,所望大門戶。
岳也忝一科,遺余曾不補。
而乃輕濤江,飛檄淮南府。
父兄肯相隨,薄飯共貧苦。
寧知事大謬,俱作一抔土。
去年汶素蹕,永痛松柏古。
祿釜亦已矣,尚安事圭組。
今年誤一出,竟犯時輩怒。
去國不及炊,觸熱到環堵。
無何七月望,新露灑秋宇。
近郊有蘭若,梵唄薄云雨。
彼氓一念存,提攜頗旁午。
因果夫何如,亦各言恃怙。
伊予祖父兄,超然定何許。
然皆其忌月,悲豈不氓愈。
齋盂饌伊蒲,從眾共傴僂。
蓋以妄塞悲,有淚泚清酤。
猿驚鶴怨老江蘺
留得離騷到景差
愚智共知窮有分
浮休俱與醉無涯
人間狡兔自三窟
身外鷦鷯只一枝
非意相干吾豈敢
年來端為冷虀吹
室中度以幾,其修去尋一。
廣長尺而贏,崇為咫者七。
牖一以為明,墐三以為密。
不供并橫肱,所貴劣容膝。
蠖屈忘春霆,龜穹美朝日。
玄冥方用事,萬木僵欲凓。
窮陰易中人,戒子謹無出。
于時則然耳,天者儻可必。
相爾室外寒,磚爐坐捫虱。
誰??螯如徑尺盤,
更分鱟似惠文冠。
曲生醉嚼玉五殼,
劍客生劙珠一簞。
我與爾元同蠢動,
冤哉烹亦到蹣跚。
不知南食詩何似,
待問昌黎老子看。
書冊元非幕府才,
江山牽率老夫來。
略分秋色歸吟卷,
又誤春蓑下釣臺。
有意及時常??軻,
無心于物莫驚猜。
幽居亦有窮生活,
麥隴蔬畦手自栽。
書生一何愚,
出與世紛敵。
眇哉朱兩轓,
強名二千石。
于世竟無補,
苒苒老已逼。
歸尋紫陽人,
獨速釣寒碧。
送別孤山步繞湖
闌干盡處倚菰蒲
翁之樂者山林也
客亦知夫水月乎
萬事不如歸自好
百年聊與醉為徒
藕花初醒莼絲老
喚住罾船鲙腹腴
巧語如簧不待頻
東皇已為轉洪鈞
五更風雨知巢冷
幾處宮商隔塢春
時說一篇新陸賈
橫連六國舊蘇秦
恃吾舌在吾何患
從古不無渠輩人
晨興抹兩屨,為口見驅迫。課童督秋刈,野獲夜彭魄。田翁適過予,?縷黑而瘠。具言土力貧,年登苦囏阨。一飯不自期,未議了稱責。昨者耆長來,名復掛欠籍。截絹入官輸,官怒邊幅窄。拋擲下堂階,退字印文赤。賣牛重買絲,篝燈不停息。明當扣東鄰,假牛下牟麥。久貧少人情,恐復不見借。既去重感傷,行行猶欠息。我歸不能眠,草根鳴蟋蟀。
圣澤如春雨露寬,
棄遺猶不絕衣冠。
萬釘寶帶翁無分,
一幅花綾孫有官。
得免白丁何啻足,
親曾黃甲不堪看。
九經幸自瀾翻熟,
但守青燈雪屋寒。
得種初非相府蓮
誰令連蔕擢山泉
東西玉已幾相屬
大小喬今雙欲仙
塢曰荷嘉真是矣
人言花是豈其然
山居但憶遠公社
卻與遺民孰后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