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 其一
書冊元非幕府才,
江山牽率老夫來。
略分秋色歸吟卷,
又誤春蓑下釣臺。
有意及時常??軻,
無心于物莫驚猜。
幽居亦有窮生活,
麥隴蔬畦手自栽。
書冊元非幕府才,
江山牽率老夫來。
略分秋色歸吟卷,
又誤春蓑下釣臺。
有意及時常??軻,
無心于物莫驚猜。
幽居亦有窮生活,
麥隴蔬畦手自栽。
讀書本非我這幕府的材料,被江山景色牽引我這老頭子前來。暫且把秋色收進吟哦的詩卷,又耽誤了春日披著蓑衣去釣臺。有心趁時作為卻常遇坎坷,對萬物無心便無需驚疑猜測。幽居也有清苦的生活,麥隴菜畦都要自己動手栽種。
次韻:和詩的一種方式,指按照原詩的韻腳及用韻順序創作。
幕府才:指適合在官府中擔任幕僚的才能。
牽率:牽引、帶領,此處指被景色吸引。
??軻(kǎn kē):同“坎坷”,比喻人生道路不順。
麥隴:種植麥子的田埂;蔬畦:種植蔬菜的田壟。
此詩約作于作者退出官場、隱居田園時期。次韻酬和友人之作,反映了其從仕途轉向幽居的人生轉折,詩中“江山牽率”“幽居生活”等語,可見作者對自然田園的親近與對官場的疏離。
詩歌以自嘲始,感慨自身非幕府之才;繼以賞秋、思隱的閑趣,過渡到對人生坎坷的釋然;終以躬耕隴畝的日常作結,層層遞進,展現了從失意到自適的心境變化,體現了文人隱居生活中“窮而樂”的精神境界。
新交勝舊交,生別猶死別。饑魂散欲飛,愁腸鬰以結。
去住誠兩難,主客新握別。家山杳何許,千丈高嶻嶭。
試登黃甘望,百里見積雪。我甔無儲粟,我篋無重褐。
妻孥幸團欒,忘此饑與渴。倚君為大廈,顧我顏色悅。
無家未易歸,無產難久歇。鄉校著我名,免在編氓列。
麥田望有秋,桑葉行可掇。貰貲延余年,空囊誰負竊。
不敢久累君,去去春二月。為我謝王戴,徽音無斷絕。
絕憐幽谷此相親,屋角來禽作小春。
梅笑故知情熟客,犬迎不是眼生人。
青燈知子別來意,烏幾扶吾病后身。
莫怪柴門長日掩,俗交正復厭頻頻。
中有黃金白玉姝,莫欺紅粒綴茱萸。
曉風吹面成冰腦,夜雪流脂結玉酥。
凍蘂未期春鳥啄,寒香不上暖蜂須。
一生欲壓孤山句,囊錦空垂氣浪麤。
薄暮悲歡意,無家去住間。
三間臨水屋,半樹夕陽山。
石雨疎成密,沙潮去未還。
數旬成臥病,轉老轉多艱。
水邊曾看題碑石,知是詩人扁寺名。
僧趁釣舟來赴供,魚聽堂鼓候拋生。
無多空地鋤松影,盡有寒湖載月明。
只合閑身吟向此,細將心事共鷗評。
從此與君別,臨行更一傾。
縱令愁作海,誰送酒如澠。
已悟興亡理,空留物我情。
不知陶靖節,何物了平生。
重來洞庭野,往事付行云。
樂奏思黃帝,珠寒訝鄂君。
朝廷用儒術,兵甲洗妖氛。
好在胸中策,堂堂整六軍。
晚易圖書燼,篆畦花木新。
承平三世積,喪亂一朝貧。
清曉憑欄意,空山袖手人。
平生欲學杜,漂泊始成真。
邵子花開二十四,吟詩驚動洛諸公。我家兩株三十枝,歡喜亦與邵子同。
作詩七絕惱正仲,過旬不見回郵筒。正仲材高氣浩博,鄙我瑣細無豪雄。
文叔今見小敵怯,八駿豈肯盤蟻封。再三思索得其意,笑我不知時節異。
洛陽城中天地中,春色花光好天氣。此時高韻一兩篇,流出胸中真樂事。
我生初見錢塘春,歌舞西湖早已顰。如今不見湖山面,鳥歌似哭花為塵。
作詩告人誰為聽,當哀而樂非天真。我謝正仲此意厚,請不吟詩但飲酒。
煙雨一葉小,江湖大廈寬。
全家足風月,高枕恣波瀾。
白雪披蓑立,青山揭笠看。
莫將文叔事,溷我釣魚竿。
東晉風流繼令名,家傳真本換鵝經。
廉勤自得官中趣,貧節親書座右銘。
民感庥仁忘赴壑,子明詩禮為趨庭。
疾風誰料摧梁木,猿鶴悲鳴不忍聽。
此夜十分月,年時中半秋。
華夷同一照,今古幾多愁。
顥氣橫空白,天光際海浮。
兒時讀書處,桂子落巖幽。
志在千尋上,根蟠十里間。
不除當路樹,為作對門山。
田近龍常見,枝低鶻可攀。
向來戎馬入,世故涉艱難。
煙波秋草外,活計一漁篷。
淡月明寒葦,新霜醉曉楓。
身雖殊出處,道豈有窮通。
俯仰看人面,何如數過鴻。
日暮空歸里,時艱未到家。
稼收遷野鼠,柿熟亂慈鴉。
冬煖生蘆筍,人閑對菊花。
亡書何處補,無用自咨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