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孫受命
圣澤如春雨露寬,
棄遺猶不絕衣冠。
萬釘寶帶翁無分,
一幅花綾孫有官。
得免白丁何啻足,
親曾黃甲不堪看。
九經幸自瀾翻熟,
但守青燈雪屋寒。
圣澤如春雨露寬,
棄遺猶不絕衣冠。
萬釘寶帶翁無分,
一幅花綾孫有官。
得免白丁何啻足,
親曾黃甲不堪看。
九經幸自瀾翻熟,
但守青燈雪屋寒。
皇帝的恩澤如同春天的雨露般寬廣,即便被遺忘仍未斷絕士人的衣冠。萬釘寶帶的高官服飾我這老翁沒有緣分,一幅花綾的任命文書孫子卻得了官職。能免除平民身份何止是滿足,我曾中進士如今境遇卻不堪回看。所幸九經早已爛熟于心,只能守著青燈在寒冷的書屋中苦讀。
圣澤:皇帝的恩澤。
衣冠:代指士大夫階層。
萬釘寶帶:古代高級官員佩戴的飾有萬釘的腰帶,象征顯貴。
花綾:此處指用綾羅制成的官員任命文書。
白?。何慈〉霉γ钠矫?。
黃甲:科舉時代進士的榜帖,因用黃紙書寫故稱。
九經:儒家九部經典,具體指《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瀾翻:形容言辭或文章如波浪翻涌,此處指對九經極為熟悉。
青燈雪屋:青熒的油燈與寒冷的書屋,代指清苦的讀書環境。
此詩或創作于宋代科舉與恩蔭制度并行的背景下。詩人作為未獲高位的士人,目睹孫子通過某種途徑(可能是恩蔭或科舉)獲得官職,自身雖曾中進士卻境遇平平,故借詩表達對皇恩的感懷、對子孫的欣慰,以及堅守學術清苦的心境。
全詩圍繞'孫有官'與'翁無分'的對比展開,既反映宋代士人階層的生存狀態,也展現詩人對功名的淡泊與對學術的堅守。語言平實而情感真摯,是一首典型的反映士人心態的抒情之作。
石洞幾時辟,石門長不扃。貪看一派水,三載兩回經。誰把銀河水,直從天半傾。好流人世去,一洗四維清。
葛衣未晚薄寒生,獨怪西風不勢情。吟思幾番來野景,離愁一半在秋聲??战坐B生無際,缺月疏桐畫未成。如此江山更流落,驚心曉鏡雪千莖。
匆匆光景到香醪,萬里天涯兩鬢毛。北海風回帆腹飽,長河霜冷岸痕高。寒城斂霧山俱出,老句橫秋氣亦豪。拱北樓高滄海近,夕陽闌檻倚秋濤。
靈溪試為訪金丹。
空林寂無人,清言共誰訂。流水澗中鳴,泠然動我聽。
大地蒼蒼橫漠塊,微軀颯颯似窮柯。有魂驚雀難棲下,無日閑花可發么?一夜青風無賴子,萬條黃片有情鵝。世人如此自盤古,更用精神苦繞何。
昔在杕膝下,拊頂稱佳兒。珠鳳已驗文,棋虎亦彰奇。所企自有立,名位豈足期。自從勝簪弁,顛隮逢百罹。握志壯室馀,薦名僅鄉司。逸足遠市肆,永愧英賢規。
記別宜城八載強,思君嘗夢在羹墻。淮陽應結耆英社,藜閣猶流太乙光。桃李春風欣灼灼,蒹葭秋水感蒼蒼。文章自昔追歐九,會有新書續舊唐。
年垂八百竟如何,終見浮生逐逝波。服御無人傳秘訣,道徬高冢謾嵯峨。
云散平明雨未涼,十三徽澀不成章。佳人微雪年年遠,芳草虔心寸寸長。青鳥三冬收短羽,雕車一夜走回腸。蠻箋認取平安字,始有情懷動酒狂。
冥冥子規林,蕭蕭綠楊路。白馬誰家兒,揚鞭西南去。去去知何為,不辭還濘苦。陰陽速相禪,乾坤幾新故。丈夫慎馳騖,出門已艱步。悠悠獨鳥沒,霧暗連村樹。
薊北承恩早,江南到日歡。稻香三堰熟,茗細二泉寒。臨帖開山笥,移舟弄釣竿。知君西笑后,還復向長安。
虛窗午坐邀談麈,小閣書函數帙塵。如夢野人溪鹿失,遠懷幽客海鷗馴。鋤煙壟外村炊析,襭藻池邊社酌新。疏雨綠陰垂柳岸,愴神先度一分春。
曬網白鷗沙,沖煙青箬笠。欸乃一聲長,江空楚天碧。
竹軒啟蓬扉,中有校書叟。扶筇抱古桐,來覓賞音友。蓮塘花亂開,香氣入戶牖。扁舟蕩蘭橈,載送百壺酒。山僧出古寺,杖钖競奔走。何如俯清流,笑飲拍銅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