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 其一
郁郁燕趙間,荒墳遠相屬。
武靈非故宮,尉佗自南矚。
翁仲款魋結,石馬閟胡服。
上有黃鳥鳴,飛飛睨幽谷。
既避巨君猾,復恥群莽禿。
忽怪夷吾衽,亦傷微管牧。
兩畿繼蕪穢,陽爻嗟在六。
禹鼎何芒芒,眾司誠覆餗。
魍魎見白日,荊榛蔽玄玉。
道聞木偶言,欪哉亂心曲。
郁郁燕趙間,荒墳遠相屬。
武靈非故宮,尉佗自南矚。
翁仲款魋結,石馬閟胡服。
上有黃鳥鳴,飛飛睨幽谷。
既避巨君猾,復恥群莽禿。
忽怪夷吾衽,亦傷微管牧。
兩畿繼蕪穢,陽爻嗟在六。
禹鼎何芒芒,眾司誠覆餗。
魍魎見白日,荊榛蔽玄玉。
道聞木偶言,欪哉亂心曲。
燕趙大地一片郁郁蒼蒼,遠處荒墳連綿不斷。趙武靈王的宮殿已非舊時模樣,尉佗在南方眺望。墓前石人像對著梳著椎髻的人,石馬藏著胡服的樣子。上面有黃鳥在飛鳴,斜著眼睛看著幽深山谷。既躲避了王莽那樣的狡猾之徒,又以像新莽眾人那樣的禿發為恥。忽然驚訝管仲使華夏免于披發左衽,也感傷沒有管仲那樣的人拯救國家。兩京地區接著荒蕪,陽爻處于第六位令人嘆息。大禹的九鼎那樣渺茫,眾官員實在是失職。鬼怪在白天出現,荊棘遮蔽了美玉。路上聽到木偶的話,唉,擾亂了我的心緒。
郁郁:茂盛的樣子,這里形容荒墳眾多。燕趙:古代地區名,在今河北、山西一帶。
屬:連接。
武靈:趙武靈王,戰國時趙國君主,曾推行“胡服騎射”。
尉佗:即趙佗,秦朝將領,后在嶺南建立南越國。
翁仲:墓前的石人像。款:對著。魋結:梳成椎形的發髻,指少數民族的發型。
閟:隱藏。
巨君:王莽的字,他篡奪西漢政權,建立新朝。
群莽禿:新莽時流行禿發,這里指新莽的人。
夷吾:管仲的字,春秋時齊國名相。衽:衣襟,“夷吾衽”指管仲使華夏免于披發左衽。
微管:出自《論語》“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指沒有管仲。
兩畿:指京城附近地區。
陽爻嗟在六:《易經》中陽爻居第六位不吉,這里有國運衰微之意。
禹鼎:相傳為大禹所鑄,象征國家權力。芒芒:渺茫。
眾司:眾官員。覆餗:指失職。
魍魎:鬼怪。
玄玉:黑色的美玉,比喻賢才。
欪哉:嘆息聲。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中對國家衰敗、奸臣當道等描寫推測,可能創作于社會動蕩、政治黑暗時期。詩人目睹國家的混亂、賢才的不得志,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國家的興衰和社會的黑暗。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借古諷今,通過多種意象營造出悲涼的氛圍。在文學史上雖不太知名,但展現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和憂慮。
吟思那知歲月新,初鶯啼雨早經旬。
娟娟野竹通寒水,洗洗江梅冷照人。
鷲嶺并游勞夢寐,虎溪一笑尚參辰。
千金褒字形篇尾,跡未相同意已親。
垂老貧彌甚,虛教遇太平。灶閑無馬穴,釜冷有魚生。妾病常停織,兒饑屢輟耕。癡頑惟此老,未廢浩歌聲。
左券頻稱貸,西成少蓋藏。苦饑炊稻種,緣病賣桑黃。土焙憐煙暖,藜羹愛糝香。君看首陽叟,窮死亦何傷。
寒深洞口無三伏,
風急崖前有六花。
何處山僧乘興到?
共融新水瀹新茶。
萵苣宜生啖,
蔓菁可熟菹。
從今添菜譜,
自合訂農書。
當年羽扇風流,一場蕉鹿誰能記。蘆花深處,溪灣幾曲,水平如坻。緩帶風飄,懸旌日落,軒然波起。是何人行俠,中流轉手,三語掾,千鈞系。
云母山前重過,聽淙淙、石聲猶是。扁舟容與,長年問訊,官今余幾。遙指江潭,散垂煙柳,樹猶如此。盡婆娑老子,呼兒進酒,語封侯事。
為吾大患為吾身,
假合將來認作真。
烏兔有誰相與老,
燕鶯于我已非春。
再生未死客中客,
萬事無聞人外人。
獨有梅花尚知己,
不妨一醉且同塵。
茵蔯欲成蒿,
蘼蕪亦云謝。
水漲污耶深,
時蟄看已化。
纖腰尚蜿蜒,
弱翅舉復下。
婉轉如有情,
追逐不能罷。
莫把閒愁向客談,
且看晴雪映疏簾。
欲聽夜雨無篷艇,
更種紅蕉碧葦添。
唐巡光帝則,
夏務穆宸儀。
珠旗揚翼鳳,
玉獸儼丹螭。
流吹和春鳥,
交弄拂花枝。
只趁重陽選菊栽
當欄殊不及時開
風霜日緊猶何待
甚得迎春見識來
尋勝春郊踏綠畦,
幾重山色望中迷。
亸鞭谷口頻驚馬,
看鏡巖前欲舞雞。
樹密漫聞鐘遠近,
云橫誰辨路高低。
逢僧引到青峰處,
日出東方月落西。
多君抱鐸向江華,眼底青氈宦況賒。
劍倚寒光衡岳路,詩成月色洞庭槎。
軒齋夜雨九重夢,桃李春風千樹花。
他日公孫開杰閣,正看椽筆潤官家。
我亦皇朝士,到今亡奈何。
偷生愧龔勝,報國待荊軻。
小作平原飲,仍悲敕勒歌。
愿教飛將在,還我舊山河。
閒云之動,野水之流。
體萬像之平等,了一身而自由。
機輪無滯兮,鑿枘相投。
詩興句牽日日新,
年光初破雨彌旬。
舊游已得新工部,
佳句今逢休上人。
云外馳心關水石,
江邊搔首望星辰。
泥深未愛尋山屐,
誰與西庵杖屨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