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遼東徐魯山二首 其二
我亦皇朝士,到今亡奈何。
偷生愧龔勝,報國待荊軻。
小作平原飲,仍悲敕勒歌。
愿教飛將在,還我舊山河。
我亦皇朝士,到今亡奈何。
偷生愧龔勝,報國待荊軻。
小作平原飲,仍悲敕勒歌。
愿教飛將在,還我舊山河。
我也是大明朝的臣子,到如今國破家亡卻無可奈何。茍且偷生愧對龔勝的節義,報國之志只能期待荊軻那樣的勇士。暫且像平原君那樣小聚飲酒,仍為《敕勒歌》中描繪的淪陷山河悲嘆。只愿有漢朝飛將軍李廣那樣的名將在,定要收復我們舊日的大好河山。
皇朝:指明朝。
龔勝:西漢末年名士,王莽篡漢后拒不出仕,絕食而死,以守節著稱。
荊軻:戰國時刺客,曾受燕太子丹之托刺殺秦王,此處代指舍生取義的報國志士。
平原飲:典出戰國平原君趙勝好客養士,此處指友人小聚。
敕勒歌:北朝民歌,原描繪北方草原風光,此處代指淪陷的北方故土。
飛將:指漢代名將李廣,號“飛將軍”,以英勇善戰著稱。
此詩當作于明末清初改朝換代之際。時逢明朝覆滅,詩人身為遺民,面對山河破碎、家國淪喪的現實,與友人徐魯山相交,借贈詩抒發內心的愧疚、悲愴與收復舊山河的強烈愿望。
全詩緊扣“報國”“復國”主題,以歷史典故與現實感慨交織,既體現詩人對節義的堅守,又表達對名將的期盼與收復河山的決心,是一首充滿家國情懷的慷慨之作。
浸滿溪煙楓葉紛,嵚崎蒼弁入青云。捲堂宋室由來事,逐客秦都曾有文。兔苑圃田間可耨,豹林筆研笑須焚。莫嘲寂寞秋風士,于越當年君子軍。
十方國土中,應身何彼此。春在花,月在水。要令當處不留情,好看翻身獅子子。
閩江江水惡,一歲九經過。近午霧方散,中流石更多。漁樵荒舊路,豺虎據深窩。最念沿江戍,天寒獨枕戈。
不須持酒酹花神,此去西湖正及春。一樹官梅應待久,知君才是作羹人。
新翻歌譜甚能奇,宣索蕊官入管吹。按拍未諧爭共笑,含羞無語自凝思。
崔郎志趣在云林,筆底遙岑自淺深。欹枕不忘圖畫事,開函又動隱居心。粉痕白白生云氣,黛色沉沉覆樹陰。幽思不教忘夢寐,耳邊長似有猿吟。
上書時時不報,往事忽忽自嗔。腰間有骨為祟,眼底無計藏身。
盤盤幽徑尋山寺,碌碌征輪得暫停。灤水知春冰半黑,平山消雪草微青。乾坤浩蕩身如寄,今古升沈夢未醒。更上高臺東北望,彎弧直欲射狼星。
牛鳴野窌中,雞登山木上。黃鐘雜姑洗,舂容以清亮。別鵠暮鳴飛,流水春演漾。愛爾弦手忘,令我形神暢。憶昔擅能事,宋袁余所向。錢君生獨后,超軼絕塵鞅。操琴晚聞道,月斧揮天匠。杳如清廟瑟,朱弦聽嘆唱。古道久寂寥,古音亦淪喪。促軫淚沾纓,歌詩重悲悵。
淡墨曾攜寫御箋,龍函今荷賜來鮮。客卿敢問中山事,點點璇霄絳露偏。
城隅賃室夜無眠,觸目袁安臥雪篇。身世共鳴資畔水,稻粱同付嶺南煙。曰歸歲暮情何切,其雨朝陽夢未圓。草澤行吟三百首,教吾一讀一凄然。
乍晴天氣。風過處,游絲千尺。燕雀蹴庭花,啾啁似惜。濕紅輕擲。畫堂東、有女誰家,歌聲徐按,短簫恒笛。者何時、斗室長思,獨自沒人識。雁北去,頻頻虛鑠翼。怎南返、回文定織。已懶應寬人懶咎,似要盟先食。卻如何、前路遲回,定須明白,此番端的。君知否,詞破昨宵無限寂。
歸來暌別悵如何,燕市當年意氣多。我已有心依菽水,君今何事嘆嗟跎。鳳雛自是毛俱奮,鷗侶猶然鬢未皤。國是紛拿殊未了,可容紫帽發長歌。
全家高隱白云關,事不縈懷夢亦閑。欸乃交撐漁市散,隔江城郭是人間。
西山先得日,南枝先得春。朱曦與青帝,豈屬種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