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
堤畔初黃柳,垂垂識客愁。
軒亭銷麗日,風露共清秋。
世外閒雙槳,天涯訊一鷗。
君看十剎海,何似百花洲。
堤畔初黃柳,垂垂識客愁。
軒亭銷麗日,風露共清秋。
世外閒雙槳,天涯訊一鷗。
君看十剎海,何似百花洲。
湖堤旁邊柳樹剛剛泛出嫩黃,那低垂的柳枝仿佛知曉我的哀愁。在軒亭中消磨著美好的時光,微風和露水一同帶來清秋的氣息。像在塵世之外悠閑地劃動雙槳,向天涯的一只海鷗問詢消息。你看那十剎海,怎能比得上這百花洲呢。
垂垂:低垂的樣子。
軒亭:有窗的亭子。
銷:消磨。
閒:同“閑”,悠閑。
訊:問詢。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天涯訊一鷗”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漂泊狀態,在游覽東湖時有感而發,借景抒情,表達內心的情感。
這首詩以東湖之景為主題,描繪了秋日東湖的景色,抒發了詩人的愁緒和對美景的喜愛。詩中運用多種表現手法,語言清新,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嶺下晨炊黍,津頭暮系船。
寒潮吞別浦,老木慘蒼煙。
市徙新山步,耕侵古廟壖。
閑人不蓄幘,散發醉江天。
新雁南來歲又殘,蕭蕭風雨暗江干。
客疏似悉爾來病,酒薄不禁如許寒。
草絡籬頭花尚碧,樹當浦口葉初丹。
醉來且擁黃?睡,莫問何時后土干。
圍坐團欒且勿嘩,飯余共舉此甌茶。
粗知道義死無憾,已迫耄期生有涯。
小圃花光還滿眼,高城漏鼓不停撾。
閑人一笑真當勉,小榼何妨問酒家。
濯錦滄浪客,青蓮澹蕩人。
才名塞天地,身世老風塵。
士固難推挽,人誰不賤貧。
明窗數編在,長與物華新。
身世茫如夢,門庭冷似冰。
逢迎賣藥叟,辭謝乞錢僧。
羸疾時時劇,衰顏日日增。
人扶亦可出,要是藉烏藤。
唐虞千載仰巍巍,太息儒生每背馳。
經未盡亡君更考,古無不死我何悲。
釣耕本是求賢地,宵旰今逢愿治時。
寄謝公卿各努力,為吾君筑太平基。
乘興出游眺,初不言所之。家人固難求,我亦不自知。
投杖卻人扶,疾步莫能追。荒寒野廟壖,枯涸漚菅池。
過門爭邀留,具食不容辭。濁醪小甕釀,香飯別甑炊。
瓦盆進豚肩,石臼搗花飺。新冬不易見,醉倒理亦宜。
舉手謝主人,外強中實衰。一觴可以起,它日更為期。
北連大澤驚秋早,東限連林覺曉遲。
數筯藥苗留客話,一爐松火約僧棋。
人間掃跡雖堪笑,物外論心頗自奇。
有恨未償猶絕嘆,青城交舊待多時。
岷山剡曲各天涯,死籍前時偶脫遺。
三徑就荒俱已老,一樽相屬永無期。
寢門哀慟今何及,泉壤從游后不疑。
邂逅子孫能記此,交情應似兩翁時。
梅子生仁已帶酸,楝花墮地尚微寒。
室無長物惟空榻,頭不加巾但小冠。
蠶簇倚墻絲盎起,稻秧經雨水陂寬。
郊原清潤身差健,剩欲閑游一跨鞍。
細雨如絲映晚暉,店家小憩換征衣。
春農耕罷負犁去,村社祭余懷肉歸。
黃犢自依殘照臥,白鷗爭傍小灘飛。
道邊舊識凋零盡,誰記遼天老令威。
昔忝諸生后,初非一世豪。
但希鄉有秩,敢望郡功曹。
斂版寧為辱,扶犁亦足高。
兒孫勿妄想,底處不徒勞。
了了復惺惺,蓍龜未是靈。
閑中有富貴,壽外更康寧。
身備鄉三老,家傳子一經。
春回元不記,出戶四山青。
落葉鳴遙夜,啼螀送暮秋。
不知何許笛,故此作時愁。
青海三年戍,黃旗萬里侯。
何如石帆下,煙雨釣滄洲。
苦雨秋將晚,羈愁酒易醺。
百年終腐骨,萬事盡浮云。
果熟多猿嗛,林疏過鹿群。
亦思書觸目,老懶不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