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九里平水至云門陶山歷龍瑞禹祠而歸凡四日八首 其二
細雨如絲映晚暉,店家小憩換征衣。
春農耕罷負犁去,村社祭余懷肉歸。
黃犢自依殘照臥,白鷗爭傍小灘飛。
道邊舊識凋零盡,誰記遼天老令威。
細雨如絲映晚暉,店家小憩換征衣。
春農耕罷負犁去,村社祭余懷肉歸。
黃犢自依殘照臥,白鷗爭傍小灘飛。
道邊舊識凋零盡,誰記遼天老令威。
細雨如絲和傍晚的余暉相互映襯,我在店家稍作休息后換了出行的衣服。春天的農民耕完地扛著犁回去了,參加完村社祭祀的人帶著祭肉回家。小黃牛獨自在夕陽下臥著,白鷗爭著在小灘邊飛翔。路邊過去認識的人都已離世,誰還記得像遼東化鶴歸來的我呢。
晚暉:傍晚的陽光。
小憩:稍作休息。
征衣:旅行時穿的衣服。
村社:古代農村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這里指祭祀活動。
懷肉:帶著祭肉。
殘照:夕陽。
令威:傳說中的遼東人丁令威,學道成仙后化鶴歸來。
此詩為陸游晚年所作。他一生仕途坎坷,晚年回到故鄉(xiāng)。這期間他常游歷周邊鄉(xiāng)村,此詩便是他在一次出游中,從九里平水到云門陶山等地游覽四日后所作,反映了他晚年對鄉(xiāng)村生活的觀察和內心感受。
這首詩描繪鄉(xiāng)村生活場景,展現(xiàn)鄉(xiāng)村寧靜祥和。詩人借景抒情,表達對舊識凋零的感慨。詩風質樸,體現(xiàn)陸游晚年詩歌貼近生活、情感深沉的特點。
樓閣敞湖中,蓬瀛四望通。
席分孤浦月,林響隔溪風。
夜久煙初散,談高酒數(shù)空。
歸來還蕩槳,漁火數(shù)星紅。
婺女光分鄰土壤,赤城標建絕紛埃。
叢祠祗事無終古,靈跡相傳有自來。
屋上飛煙梧鼎熟,水邊迎棹度船回。
大神如在匪徼福,但欲乞靈消禍災。
元武旗撐五丈峣,扶桑霸氣黯然消。
不甘披發(fā)冠冠楚,猶是章身服服堯。
議院廣開民主國,版圖還隸圣明朝。
請看強弩三千彀,鹿耳門前射怒潮。
鐵色對我馬,林林路南山。
草根已變綠,冰雪尚滿顏。
解鑣蒼煙腳,我棲就柴關。
乖時遭飄躓,豈免生事艱。
夙意待周孔,此士豈可還。
濁醪且斟酌,收心一瓶間。
南枝度臘開全少,疏影當軒。一種宜寒。自共清蟾別有緣。
江南風味依然在,玉貌韶顏。今夜憑闌。不似釵頭子細看。
香梅開后風傳信,繡戶先知。霧濕羅衣。冷艷須攀最遠枝。
高歌羌管吹遙夜,看即分披。已恨來遲。不見娉婷帶雪時。
鑿石誅茅費幾工,無邊佳勝入亭中。
先天次第羅諸卦,造化尋常散八風。
近起草煙拖翡翠,遠來山雨洗芙蓉。
太元莫笑前聞拙,后學今誰解逼雄。
躡天高路自逶迤,
吹盡殘梅雪滿枝。
下有培塿上松柏,
一身來去獨遲遲。
大室東南望,分明鸞鶴飛。
何嘗無路往,自是有心違。
隱谷松聲淡,仙區(qū)藥甲肥。
行年六十一,非外更知非。
中峰青苔壁,一點云生時。
豈意石堂里,得逢焦鍊師。
爐香凈琴案,松影閑瑤墀。
拜受長年藥,翩翻西海期。
雨打風吹可奈何,
眼看花事漸蹉跎。
人今欲去花還好,
偏道花時風雨多。
光風轉處影搖春,
寂寂茅檐自養(yǎng)真。
痛飲讀騷纕且紉,
應言憔悴昔何人。
落燈風定,舞絮天成。聽沙沙雜雜,檐聲滴亂酒床聲。
聞說南山,小隊輕裘競射生。吾儕無事,且扶老懶,共博春酲。
起望尊前,林皋頓皓,軒檻將盈。恰蕭然、四垂陰重,六出花輕。
多少征人,琵琶風雪醉龍庭。問他何似,疏狂老子,詩酒埋名。
水氣橫浮飛鳥外,嵐光平墮酒杯間。
春寒重門里。試借珠簾遮燕壘。管弦巷陌,記得去年羅綺。
芳草閑愁月一痕,游絲斷夢云千縷。身世無憑,年華似水。
九疊屏山悶倚。一夜東風謝桃李。日高猶苦春酲,未忺梳洗。
別離情緒傷啼鴂,相思尺素煩雙鯉。長亭十里,客心千里。
誰謂爾堅。
石打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