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無吟
食無肉兮出無友,
居無室兮病無醫。
冬無炭兮夏無泉,
祠有坡翁慰我思。
食無肉兮出無友,
居無室兮病無醫。
冬無炭兮夏無泉,
祠有坡翁慰我思。
吃飯沒有肉吃,出門沒有朋友相伴;居住沒有房屋,生病沒有醫生醫治。冬天沒有炭火取暖,夏天沒有清泉解暑,幸好祠中有東坡先生的精神慰藉我的情思。
食無肉:指飲食條件差,沒有肉吃。
出無友:出門沒有朋友陪伴。
居無室:居住沒有合適的房屋。
病無醫:生病時沒有醫生來治療。
冬無炭:冬天沒有炭火用于取暖。
夏無泉:夏天沒有清泉來解暑。
祠有坡翁:祠中供奉著蘇東坡。坡翁,指蘇軾,號東坡居士。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處于生活困頓的時期,可能遭遇了物質上的匱乏,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他從對蘇軾的敬仰中尋求精神力量。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生活的艱難與困苦,其突出特點是用直白的語言和排比的手法強調困境,又以對坡翁的緬懷體現精神追求。在文學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特定個體在困境中的心境。
平西義戰幾百載,江左空遺子隱臺。
鄉俗尚傳三害去,地基曾見六朝來。
人隨逝水年年遠,山似屏風面面開。
誰與宜興尋舊宅,至今藏在白云堆。
山僧何事下山迎,步徹山腰到寺庭。
清梵一聲沈夕籟,碧嵐千幅展春屏。
自慚韁鎖非真賞,乍見林泉似獨醒。
回首暮鐘留恨處,斷煙層靄倍青青。
從政宜師古,為儒貴席珍。
承流仰循吏,慮患屬孤臣。
休戚同千里,輕肥止一身。
虛名稱有土,慚色見斯民。
羅網甘投足,波瀾恥問津。
狂言干重辟,冷笑待??人。
琴瑟方調節,芻蕘愿采詢。
閉關聊度日,開卷易經春。
地暖畦蔬足,年豐甕粟陳。
惟特三不愧,通塞任天鈞。
炎德侔三代,文章嘆燼余。千金期重賞,諸郡購遺書。
東魯藏經出,西秦挾律除。儒生搜簡畢,謁者騖軒車。
闕史修蘭省,亡詩補石渠。愿觀新四部,清禁直明廬。
玉節重來鎮此州,暫驅千騎上峰頭。
春闌好為良辰惜,俗樂誰知急景流。
山色也疑今日盛,物情渾勝昔年游。
登臨賦詠知難再,持語鄉人早借留。
大明七年暮冬月,宋武南巡立雙闕。
鑾輿先幸凌歊臺,云中簫鼓轟春雷。
六龍一去曉無跡,山花野鳥空相憶。
翠羽鳴鞭來不來,景陵芳草年年碧。
閩見冤魄久艱伸,吾以仁心濟不仁。
十室茍能全一子,萬家無慮活千人。
于公治獄門生相,韓厥成功世有民。
陰德所施陽報在,莫嘆孤宦老朝紳。
經濟書成秘府收,依然蓬蓽在巖丘。
凄涼往事慵開卷,想像髙風合倚樓。
山色無言終日見,泉聲有恨為誰留。
懷賢訪古閑中味,宜與詩人作勝游。
君去金淵十五春,暫歸翻是客中身。
千年丘壟勝當日,兩世親朋無幾人。
麈尾幸能銷白書,馬蹄還厭踏紅塵。
錦衣會有重來約,應笑衰翁漉酒巾。
夕陽芳草自天涯,倦客何須感物華。
無計可能逃世網,有心剛欲慕詩家。
將烹誰惜能鳴鴈,安足翻成強畫蛇。
白髪漸多瞳漸翳,少年相見莫揄揶。
眾菊爭開此獨遲,已過重九見新枝。
自甘化力均先后,不與春芳較盛衰。
秀蘂漸繁微雨夜,清香終在早霜時。
詩人未便移青眼,會有金樽是己知。
住持傳法者,自有祖家風。
一言決洪濤,四海云從龍。
橫身六合外,萬象皆虛空。
易此而就彼,探月澄波中。
臂然心亦然,于法難為功。
宗師滅貪癡,乃可化凡庸。
山嵐秾秀望中青,路轉松陰步步迎。
十里晴郊供野意,萬家和氣發歡聲。
春臺不覺殘春景,樂國偏知眾樂情。
公向蜀人深有意,更憐風物暫閑行。
原廟躬朝獻,高真監孝思。
仙源傳寶歷,干戶產金芝。
火德資生毓,天元固本支。
靈華依玉宇,瑞物陋銅池。
大慶同榮茂,甘泉殺等夷。
洪休均草木,嘉應在仁慈。
舜舉重瞳目,堯開八采眉。
祥光齋殿照,喜氣輔臣知。
三秀書圖牒,千齡保福禧。
愿如郊祀樂,志府播聲詩。
上得層城暫倚欄,況逢佳節萬愁寛。
山青水綠等閑好,酒白花黃隨分歡。
一月放懷能幾許,九秋生感又多端。
龍山勝事今何在,空使騷人賦蕙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