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袁州司戶司馬行二首
四海司馬氏,大州從事賢。剸裁無劇務,抑郁已三年。人在甘棠里,夢回春草邊。知音有當路,何日踐英躔。
一見已草草,那堪更別離。事當防快意,學亦進潛思。此道今誰語,如公豈我私。何時一窗下,重與論心期。
四海司馬氏,大州從事賢。剸裁無劇務,抑郁已三年。人在甘棠里,夢回春草邊。知音有當路,何日踐英躔。
一見已草草,那堪更別離。事當防快意,學亦進潛思。此道今誰語,如公豈我私。何時一窗下,重與論心期。
四海之內司馬家族人才眾多,您在大州擔任從事賢能出眾。您處理事務游刃有余,卻已抑郁不得志三年。您身處百姓愛戴的環境,夢中還念著美好春光。當權者中有您的知音,不知何時能踏上輝煌之路。初次相見就如此匆忙,怎能忍受再次分離。做事應防止只圖一時快意,做學問也要深入思考。如今這道理還有誰能說清,像您這樣的人怎會對我有私心。何時能在同一窗下,再次暢談交心。
司戶司馬:官職名。從事:官名。剸裁:處理、裁決。劇務:繁重的事務。甘棠:典出《詩經·召南·甘棠》,后用以稱頌地方官的惠政。春草:常象征美好事物。當路:當權者。英躔:指輝煌的境地。草草:倉促。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袁州,友人即將離開此地,詩人有感于友人賢能卻在任上抑郁不得志,且即將分別而創作此詩,表達對友人的情感和期許。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既有對友人的理解同情,又有對未來的期望。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古代文人之間深厚的情誼和對人生的思考。
十日禪房養性靈,晴光又喜一陽生。明朝何處尋梅去,特向新詩記太平。
云箋璀璨翰如飛,剩載詩書使者歸。共喜江頭新雨霽,重臨舴艋又囊衣。
綠槐樹下云初散
苦竹籬根月又生
今往昨來成幻夢
云亡如在不分明
鴛鴦豈復乘潮至
螻蟈空聞徹夜聲
若是丈夫無淚落
也應賒取哭斯情
相位期三入,
人心望一新。
名稱高世表,
器識自天真。
孰謂仁人壽,
空憐吾道貧。
彼蒼如有意,
應百贖其身。
美色絕殊眾,暗香時著人。齊州終自別,不比嶺頭春。
可但深宜晚,須知巧耐寒。北人渾未識,祇作棣棠看。
舊作酴醾白,新翻蛺蝶黃。不須多變態,固自有真香。
不獨看花懶,吟詩味亦忘。此花誰可賦,顧曲有周郎。
經籍盡焚秦室亂,
孫吳有禁本朝危。
圣賢文字初何罪,
群小盈庭事可悲。
旬日嚴冬雨,
行人各斷魂。
朔風吹粵嶠,
猶自掩柴門。
自幼好道喜神仙,臨風輒欲生羽翮。側聞三十六洞天,乃是神仙之窟宅。吾鄉百里聚其三,巨靈知費幾鏤刻。玉笥麻姑不足數,羅浮天臺乃敢與之敵。嗟此神皋近屋廬,奈何終日披圖徒嘖嘖。爰是齋心有七日,不攜藜杖獨登歷。半日到黃山,黃山凡九曲。石澗為腸胃,屈盤山之腹。緣源日暮溪聲中,行行欲盡路復通。岡巒萬疊凝積翠,過此大都山為宗。有時飛泉注巨壑,風訇雷吼何隆隆。登崇岡,入煙靄。憩山亭,望華蓋。山亭高高可望仙,華蓋三峰若華蓋。云昔浮丘老仙伯,于此跨鶴遺九垓。我來褰裳陟其頂,果然崚極冠天扃。俯視萬有盡鴻濛,獨立長嘯來天風。片香頂禮心魂肅,仙翁賜我青芙蓉。子有綠髓墮塵壒,服此還丹為玉童。爐峰不可上,還窺紫元洞。洞口白云封,訶護有蛇龍。曩惟仙人白瓊海,飛步一摹云篆蹤。夜宿繁星系檐際,旁睨洞黑無根蒂。道士烹茶話靊霳,四座聞之毛發惴。亦云軍峰碧元洞天更嵲岊,我聞此語轉愁絕。拜辭浮丘下青嶂,日出五更中夜發。上山下山磴道盤,兩日乃抵峰之觀。觀在山顛居峰趾,從趾詣峰十五里。峭壁插天幾萬尋,峰端穿云看滅起。天梯石棧半欹垂,望望懸崖惟一指。爰誓心曰爾毋怛,爰敕足曰爾勿骫。百脈交戛汗浹踵,兩膝枝拄頤隱齊。少焉休天門,踞石關,南墮游絲旴水寒,青煙數點浮群山。既度石關惟鳥道,非復人間風浩浩。煙云瞬息已萬變,惝恍不知身歷高。石骨臨下下空翠,側立煙痕人度處。半趾著石半蹈虛,喘息不聞何知懼。懸行倒立壁上,身為蠛蠓緣屋梁。鷹翅嶙峋來攫人,欲墜不墜萬古張。石版嶺,下則負背上摩膺。鵝頂峰,左有石檻右煙籠。行人咫尺相噭應,幸不見下之空濛。既至延佇斂精魄,默默太息疑夢中。玉闕森列天人居,磬折再拜百慮袪。舉眸群動滅,窅然惟太虛。氣象亦澌盡,太虛乃無廬。選間元氣蕩靈曦,玉海澄瑩無端倪。不敢久留神官怒,撥云披霧尋舊蹊。步至山腰欻雷鳴,上呈日色下陰翳。云馳小馬逐大馬,殷殷俯聽生然疑。下盡山麓一大笑,何人荷笠披蓑衣。翊破云英溜雷雨,孰知我從雨上歸。歸路訪中華,所歷漸平寬。竟日縈原隰,未敢歌路難。陟此山,若旋螺,三周百折猶山阿。綠煙深鎖不徑露,一峰盡處一峰羅。既異碧元之峭崿,亦殊華蓋之嵯峨。倏恬曠,倏幽遐,高而不危深不頗,神功出險開陂陁。嗚呼三山擅靈奇,幽秀險嚴各奠基。告歸三日休勞足,忽然掉頭記依稀。急起走筆右手涂,左手持紙尾。言無詮次只狂掃,少縱迷茫不可追。一章寫寄獅山翁,獅山獅山,此景恨不與君同。覽此當臥游,戶庭生清風。
牛衣空對泣,無端處,淚浪涌成潮。判乞食風情,簫吹吳市,齊眉佳話,舂賃如橋。記當日,絲桐調綠綺,玉佩贈江皋。檢點歡場,漫嗤志短,商量往事,倍覺魂銷。長卿正蕭索,百斤誰買賦,刬地無聊。贏得封侯夢醒,枕畔迢迢。算菽水非甘,難承色笑,貂裘已敝,猶上征徭。最是茂陵秋雨,愁聽瀟瀟。
蒼茫身世感,空回首,憤火欲中燒。悵北國山河,已成破碎,南洲景物,太半蕭條。又何況,長貧終有命,多病更無聊。轉瞬光陰,天荒地老,緬懷陳跡,云散香飄。酒杯容易借,堪嗟是,依舊壘塊難澆。自分頭顱如許,不免虛拋。念對泣牛衣,竟為窮士,裹尸馬革,孰作鬼豪。盡把糊涂舊賬,一筆勾銷。
結茅飛鳥上,
秋色滿懸壺。
白發增幽事,
黃冠屈壯圖。
琴樽山月好,
風雨老臣孤。
莫訝披云至,
浮名此地無。
北望神京叩祝遙,
五云深處奏簫韶。
御爐香靄千官擁,
鵠立通明侍早朝。
所謂伊人,玉貌頎然,碧瞳紫髯。羨荷裳蕙帶,五陵公子,黃冠葛屨,丈室瞿曇。鶴立仙姿,虎頭妙筆,頰上添毫一二三。參同契,任洪崖把臂,彌勒同龕。
飄蕭素發鬖鬖。似柱下猶龍問老聃。向世出世閑,先窺太極,用無用處,椎破連環。形影交忘,畫圖三昩,白板枯禪不待參。從君老,愿擔簦五岳,結制精藍。
諸方五日一參,
壽寧日日升座。
莫怪重說偈言,
過在西來達磨。
上士處處逢渠,
后學時時蹉過。
亂后思名將,
當年拔幟回。
民新花縣治,
山舊竹王開。
望歲移星使,
巡郵認劫灰。
一尊供法酒,
真自賊中來。
壇空松陰陰,山色春更靜。
風移龍蜿蜿,云散日靚靚。
飛襟一里翠,度石雙屐冷。
娟花不出谷,獨對山露醒。
芳香路之半,遠近自春影。
日暮逢歸樵,相看在人境。
詩成頻聽曙雞聲,卻喜靈臺一點明。須識宴安真鴆毒,足知憂患乃吾生。平生雅志在希顏,歲晚工夫始識難。但保寸心長似鐵,何妨萬水與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