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程詠懷
瑟瑟涼生柳數行,蝦須簾外有風霜。
人辭白下秋偏早,歲過黃門鬢漸蒼。
還壁音塵隨逝水,憑闌心事寄斜陽。
欲將智慧除煩惱,未敢臨風憶建康。
瑟瑟涼生柳數行,蝦須簾外有風霜。
人辭白下秋偏早,歲過黃門鬢漸蒼。
還壁音塵隨逝水,憑闌心事寄斜陽。
欲將智慧除煩惱,未敢臨風憶建康。
幾行柳樹間生出瑟瑟涼氣,蝦須簾外已有風霜。人離開南京時秋天似乎來得特別早,歲月流逝過黃門后兩鬢漸漸斑白。歸還玉璧的消息如逝去的流水不再有,倚著欄桿的心事只能寄托給斜陽。想要用智慧消除煩惱,卻不敢迎著風回憶建康。
瑟瑟:形容風聲或其他輕微的聲音。
蝦須簾:一種簾子。
白下:古地名,在今江蘇南京。
黃門:這里可能代指歲月、官職等,需結合具體背景。
還壁:可能化用‘完璧歸趙’典故,指某種消息或事情。
憑闌:靠著欄桿。
建康:今江蘇南京。
具體創作背景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在離開南京的歸程中,感慨歲月流逝,過去的事情已如流水般消逝,心中有諸多煩惱和惆悵。可能當時社會處于動蕩或變遷時期,詩人自身也經歷了一些人事變化。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在歸程中的懷想與感慨,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細膩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內心世界。
暫別廟堂上,雄藩去豁情。
秋風生雁渚,晚霧濕龍旌。
吟里過侯服,夢中歸帝城。
下車軍庶樂,千里月華清。
閑吟游古觀,靜慮相神仙。
上景非難度,陰功不易全。
醮壇松作蓋,丹井蘚成錢。
浩浩紅塵里,誰來叩自然。
流品是鴛鴦,翻飛云水鄉。
風高離極浦,煙暝下方塘。
比鷺行藏別,穿荷羽翼香。
雙雙浴輕浪,誰見在瀟湘。
折向離亭畔,春光滿手生。
群花豈無艷,柔質自多情。
夾岸籠溪月,兼風撼野鶯。
隋堤三月暮,飛絮想縱橫。
煙冷暮江濱,高歌散誕身。
移舟過蓼岸,待月正絲綸。
亦與樵翁約,同游酒市春。
白頭云水上,不識獨醒人。
丹墀朝退后,靜院即冥搜。
盡日卷簾坐,前峰當檻秋。
烹茶留野客,展畫看滄洲。
見說東林夜,尋常秉燭游。
只應紅杏是知音,灼灼偏宜間竹陰。
幾樹半開金谷曉,誰步宋墻明月下,好香和影上衣襟。
虎溪久駐靈蹤,禪外詩魔尚濃。
卷宿吟銷永日,自說年來老病,出門漸覺疏慵。
早是春愁觸目生,
那堪春夕酒初醒。
貫珠聲罷人歸去,
半落桃花月在庭。
昔年廬岳閑游日,
乘興因尋物外僧。
寄宿愛聽松葉雨,
一念支公安可見,
影堂何處暮云凝。
仙壇遺跡在,苔合落花明。
絳節何年返,白云終日生。
旋新芳草色,依舊偃松聲。
欲問希夷事,音塵隔上清。
扁舟倦行役,寂寂宿江干。
半夜風雷過,一天星斗寒。
潮平沙觜沒,霜苦雁聲殘。
漁父何疏逸,扣舷歌未闌。
巫峽云深湘水遙,
更無消息夢空勞。
夢回深夜不成寐,
起立閑庭花月高。
忽起尋師興,穿云不覺勞。
相留看山雪,盡日論風騷。
竹影搖禪榻,茶煙上毳袍。
夢魂曾去否,舊國阻波濤。
寒松肌骨鶴心情,混俗陶陶隱姓名。
白發只聞悲短景,每許相親應計分,琴余常見話蓬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