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夕偶作
早是春愁觸目生,
那堪春夕酒初醒。
貫珠聲罷人歸去,
半落桃花月在庭。
早是春愁觸目生,
那堪春夕酒初醒。
貫珠聲罷人歸去,
半落桃花月在庭。
一早便因春景觸發了滿目的春愁,更何況在這春夜酒剛醒來。如貫珠般美妙的歌聲停歇,人們都已離去,庭中桃花半落,只有明月高懸。
早是:已是。
那堪:怎能忍受,何況。
貫珠聲:形容歌聲圓潤清脆,如同成串的珠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春愁等情感可推測,可能創作于一個春日夜晚。當時詩人或許處于人生不如意階段,看到春景易逝,觸景生情,借詩抒發內心愁悶。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春愁和孤寂之情。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借春夜之景委婉表達愁緒。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體現了詩人借景抒情的創作手法和細膩的情感表達。
稍將書札報黃堂,僅得官亭系野航。文物愿窺中秘直,風流曾識省曹郎。莫言長孺今閉閤,舊說葛豐能擊彊。未信吾州留得住,天書咫尺會徵黃。
公為州牧我州民,敢敘當年半面親。故喜來歸逢稔歲,況于游倦得閒身。無功良醞不可戀,仲叔豬肝猶累人。最是妻孥苦驚怪,奈何造請尚趨晨。
曲曲彎彎,平平坦坦。
七穿八穴,十字縱橫。
是汝諸人,不妨東行西行,
第一莫教撞著跛腳老云門。
湟川山水舊傳名,暇日來游燕喜亭。
細捫蘿藤尋古剎,徐穿巖洞覓仙靈。
臥龍故址云常白,夢得遺墟草漫青。
千載風流人不見,惟聞山下水泠泠。
秋半秋香花信遲,
攀枝擘葉看纖微。
昨朝尚作茶槍瘦,
今雨催成粟粒肥。
東風舞倦腰支,幾多時,惆悵春前綠鬢欲成絲。
枝頭絮,吹不去,為相思。長把愁煙恨雨自禁持。
少微星掩碧天空,耆舊彫殘此日中。
一代文章傳倚馬,百年心跡寄冥鴻。
身藏人海何妨隱,名列儒林未是窮。
悵望青山埋骨地,要離冢畔起秋風。
百蝶仙裙風易裊。藕覆低垂,淺露驚鴻爪。元夕初過寒尚峭。呼別棹,雪花點點輕帆杪。
別院羊燈收未了。高揭珠簾,特地留人照。眾里偏他回避早。猜不到,羅幃昨夜曾雙笑。
雁鶩謀誠短,夔龍地敢論。
幻頻看海市,夢亦怯天門。
事過疑羊祜,時清醉屈原。
側身知亢悔,柔道欲占坤。
搖落江城愧此身,驚心歲晚又回春。
窮年草土愁依舊,勝地風云景漸新。
息浪乘流輕畫槳,負暄吹黍見村人。
但祈大有從今始,歸向溪頭擷野莼。
破愁自有一杯茶,休向牧童問酒家。
靜聽林間歸鳥語,閑看嶺上夕陽斜。
杖鞋常踏三更月,桃李曾栽萬里花。
七十年華身尚健,老妻并坐話桑麻。
梅天一日幾陰晴,對酒無聊醉不成。
巧歷莫能知雨點,孤桐那解寫溪聲。
林深鳥爵來無數,草茂鋤耰去即生。
明日云開天萬里,御風吾欲過青城。
蠻煙瘴雨暗江濱,瘦盡梅花悟昔因。到底不知風雪苦,策驢猶自覓前身。
硯冰料峭筆呵頻,聳立吟肩雪一身。怕冷詩僮私自語,可憐辛苦作詞人。
枳棘翹翹露葉低,瑯玕寧與玉屏齊。荊蘭竹石閑相倚,好把離騷置品題。
蘭葉蕭蕭竹節疏,石形奇瘦稱清虛。賢愚并處資修德,荊棘旁生莫剪除。
路盈秋色。野樹芳溪隔。
問取霧迷香挹。與誰來抒趣。
逸賦能嘲客。笑醉人衣白。
落帽雨寒吹赤。楓山遠、暮云碧。
讀書不為名,今人與古比。讀書亦為名,都從采芹始。
少小從予游,及門推質美。果處囊中錐,穎脫便如此。
爾看馬空群,一發直千里。勿以著初鞭,而畫半途止。
古來范子期,重任秀才起。小就而大成,吾將拭目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