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
只應紅杏是知音,灼灼偏宜間竹陰。
幾樹半開金谷曉,誰步宋墻明月下,好香和影上衣襟。
只應紅杏是知音,灼灼偏宜間竹陰。
幾樹半開金谷曉,誰步宋墻明月下,好香和影上衣襟。
只有紅杏算是桃花的知音,那明艷的花朵特別適合生長在竹林的陰影間。幾樹桃花半開,如同金谷園破曉時的美景。是誰在明月下漫步于宋墻旁,那清幽的香氣和花影都沾染到了衣襟上。
知音:能相互理解、賞識的朋友。
灼灼:形容桃花鮮明的樣子。
間:夾雜,這里指生長在。
金谷:即金谷園,西晉石崇的別墅,這里用來形容桃花盛開的美景。
宋墻:宋玉《登徒子好色賦》中有描寫男女在墻下約會的情節,這里可能暗示愛情相關情境。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創作時,詩人可能處于一個有桃花盛開的清幽之地,或許恰逢明月夜,看到桃花美景觸發了內心的情感,可能也受到當時文學中以花抒情傳統的影響而創作。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桃花,其突出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優美、情感細膩。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的敏銳捕捉和獨特表達。
沅湘水闊風蕭蕭,水風敲佩天光搖。為彈寶瑟傳幽愫,一點柔紅瀉香露。蒼梧恨鎖云欲流,湘花背日烘春愁。人間有夢到不得,仙山翠滑江浪黑。
馥馥飄清氣,霏霏點綠苔。高城殘角斷,吹送冷香來。
遠樹高低見,清溪曲折流。草眠耕后犢,波泛狎馀鷗。醒醉無人管,登臨各自愁。扁舟大如葉,爛漫作春游。
有人有所知,有事有是非。聞道無相理,心執不生疑。五歲更不長,祇作阿孩兒。將拳口里咬,百年不肯離。假花雖端正,究竟不充饑。都緣癡孩子,不識是權宜。如來無相理,有作盡皆非。
舊痕凄斷,是年時攜手,虎坊橋畔。愁護暮鴉,芳樹陰陰后堂見。還踏天街月影,乍忘了、西風冰簟。誰管他、如葉青衫,弦底玉龍怨。爭羨,御香染。盡夜夜露痕,襟袖難浣。幾時清淺,贏得銅仙淚空滿。重覓剪燈心事,除付與、夢中庭院。卻又怕、尋去也,夢中都換。
鹿床自制梅花硯,鐵石風流宋廣平。只合隨身玉堂直,豈期淪劫錦衣城。書耽破體原臣罪,畫愛寒山不世情。潤飾承平讓公等,終然退斥出孤貞。
流年忽忽又殘春,策杖郊原肯厭頻。往古來今何足校,閒花幽草自爭新。旋開酒蟻成高會,共解名韁作逸民。隨處怡然真有味,不須千里憶吳莼。
春天一夜雨霶?,添得溪流意氣多。剛把山僧推倒卻,不知到海后如何。
天賦幽人事事幽,西湖佳處七年留。荷香欲老茭如臂,得意斜陽一小舟。
萬景樓頭盡日留,烏尤嶺上及春游。溪潭杳渺游魚樂,林木陰森倦鳥投。千尺梵身名不謬,半輪山月句難酬。爭流競秀君休問,更有江聲撼一州。
金爐钑就裙紋折。香燼低云月。玉鈿黏唾上眉心。不似壽陽檐下、六花清。翠禽飛起南枝動。驚破西湖夢。仗誰為作水龍聲。吹綻寒葩詩眼、為君青。
空山含薄暝,遠樹帶輕煙。何處尋芳跡,鐘聲落照邊。
別意千重酒暫停,放歌一曲向君聽。家貧禮數多相失,雨久支干盡不靈。古巷聚人祠櫟社,暮潮催客散樟亭。孤帆又傍誰家宿,遙見沙田燐火青。
一生解縛鈍,渾身納里眠。心中無意識,耳無繩索牽。心本無系縛,同塵亦無喧。
一霎狂飆破曉陰,春光極目幾千尋。會須勝事追蓮社,更約幽人訪竹林。渺渺平田涵白水,蕭蕭蒼檜聒清音。鄭虔才大猶遭罵,重愧持杯許脫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