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廬岳舊游寄劉鈞因感鑒上人
昔年廬岳閑游日,
乘興因尋物外僧。
寄宿愛聽松葉雨,
一念支公安可見,
影堂何處暮云凝。
昔年廬岳閑游日,
乘興因尋物外僧。
寄宿愛聽松葉雨,
一念支公安可見,
影堂何處暮云凝。
往年在廬岳悠閑游玩的時候,趁著興致去尋訪世外高僧。寄宿時喜歡聆聽松葉與雨點的聲響。心中想著支公那樣的高僧哪里能夠見到呢,影堂又在何處被傍晚的暮云所籠罩。
廬岳:廬山。
物外僧:世外高僧。
松葉雨:松葉上的雨聲。
支公:東晉高僧支遁,這里泛指高僧。
影堂:寺廟中供奉佛祖、高僧影像的地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推測詩人可能在經歷了一些世事之后,回憶起往昔在廬岳的悠閑游歷,當時尋訪高僧的經歷給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今可能因生活中的某些境遇觸發,從而寫下此詩以寄友人并抒發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懷念往昔廬岳之游和對高僧的追慕。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但也體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精神追求的感悟。
臨分握手且躇躕,雪驛寒暉尚未舒。君仗才名客吳地,好迎春律向江都。斗間氣合雙龍劍,夢里神符五岳書。別后瑤琴疏古調,可堪涼月夜堂虛。
平涼壇西鼓聲吼,伏兵大呼侍中走。君王正喜邊兵休,武將盡賀書生憂。邠寧飛書夜半至,西平老臣先掩涕。君心多猜謀不足,平涼不伏長安伏。枉伐大安園上竹。
達觀萬象付評量,底事虛空一色蒼。高大絕倫包六合,運行無息系三光。忍令顏蹠殊脩短,偏遇堯湯久雨旸。此意微茫還識否,達觀萬象付評量。
漢水泱泱繞鳳林,峴山南路白云深。如何憂國忘家日,尚有求田問舍心。直以文章供潤色,未應風月負登臨。超然便欲遺榮去,卻恐元龍會見侵。
大樹被斬伐,生機并不絕。春來怒抽條,氣象何蓬勃。
綠嵐春雨迷都盡,明月秋山照已空。但有歸來微笑在,不須惆悵少年風。
滇池細馬踏龍沙,宰相朝天路不賒。峽里琴泉春作乳,月中珠樹夜成花。三千禮樂尊儒術,百二山河壯帝家。魚上禹門無點額,直郎宣奏日當衙。千官吉日聽宣麻,白發文臣帝汝嘉。池鳳有毛皆五色,蕊珠無樹不三花。綠綈詔底書分雨,紅錦囊中字剪霞。天路北盤三十六,歸時秋月滿京華。
山南山北種梅花,何似西湖處士家。鐵石誓同堅節操,軒車寧復慕榮華。瑤琴曲奏宮商葉,畫角聲傳夢寐賒。獨鶴歸來天萬里,笑看疏影上窗紗。
眼前亂木不成行,每向窮途哭阮郎。鑄鐵屢聞成錯字,避秦何處覓郊荒。天孫織錦當空幻,誇父爭功逐日忙。算是新書全未解,老懷輸寫大文章。
老牸臥晴坡,回看水中犢。牧子過溪來,前村草痕綠。
樅色暝山寺,溪空月更青。鳥飛息僧梵,人語隔龍扃。燈影花千葉,冰心水一瓶。夕禪元不昧,乞典法王靈。
浴蘭湯兮沐芳,思美人兮沅湘。今日兮何日,搴蕭艾兮滿堂。云之皋兮夢之渚,天沉陰兮又夜雨。謂子都兮仳倠,曰離婁兮矇瞽。珠有颣兮玉有瑕,心悅君兮可柰何。忠不察兮志不讎,終自懟兮沉汨羅。遺菰兮投黍,靈歌兮鬼舞。駕飛軨兮龍蹻,倚惆悵兮延佇。
長日身邊一事無。放癡兒子走相扶。不道牽衣緣底事。笑指。杖藜門外看平湖。好借西鄰霜羽鶴。更著。青松和月兩三株。一片春風千古意。請倩取。龍眠作個壽星圖。
春色關心萬種情,酒杯聊寞可憐生。折花比對佳人面,把臂相同覺命輕。
群仙游兮大羅,時憩息兮巖之阿。玉柱兮金窗,俯洞庭兮煙波。忽中宵兮月上,聽泠泠兮空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