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麻子湖遇逆風有作 其三
來去船皆欲便風,天心豈解兩相從。儂帆一順渠應怨,不若從渠且苦儂。
來去船皆欲便風,天心豈解兩相從。儂帆一順渠應怨,不若從渠且苦儂。
詩魂何似,似銀云一片,白藕花邊倚風飐。算青燈照我,五十三年,書叢里,栩栩蘧蘧見慣。
卷舒羅袖底,又似桃根,新買蘇杭聚頭扇。關鎖玉臺中,新詠鈔成,徐郎在、夢中偷看。便雪案埋頭過今生,料脈望、和卿也都情愿。
五音入耳大聲散,
情性破碎不可完。
而今虞舜欲儀鳳,
愿獻泉譜為韶源。
遼鶴歸來事事非
網蟲朱戶掩金徽
已悲落拓閒清晝
更著思量移夕暉
蠶去惟留空繭箔
蝶來曾認舊羅衣
海棠架底陰沈地
疑有亭亭月下歸
天上材官老不材,
從教兀兀走塵埃。
夢中望拜通明殿,
曾見金書兩字來。
了無杰句似平庵,
謾有高年企渭南。
鐵漢堂堂才望八,
銅人嘿嘿久緘三。
曾傳鴻寶枕中訣,
厭聽狙丘稷下談。
畫史貌予殊不似,
清臞安得耳如聃。
宣城太守出風塵
盡道玄暉有后身
紫禁鶯花聞奏語
黃童竹馬待回輪
相逢盡話滄洲趣
樂事猶懷泗水春
重念河汾六經在
薛收曾是受詩人
三吳淪浩劫,異地獨羈遲。
忽聽鄉音熟,偏增客路悲。
未遑通款曲,各自訴流離。
烽火猶如此,同歸待幾時。
國土河沙數,
廣論無遮護。
窮閑一個人,
無裈又沒褲。
三衢正對福星時,
喜得君侯妙撫綏。
甲士散教耕壟畝,
書生閑許從旌旗。
條章最是貧家喜,
禾黍仍防別郡饑。
昨日中官說天意,
即飛丹詔立新碑。
蒼檜丹楓古渡頭
小橋橫處系孤舟
范寬只恐今猶在
寫出山陰一片秋
誰傾銀漢落晴灣,
種得蓮花儼翠鬟。
丞相留題空瀚海,
將軍行壘耀天山。
潮聲夜轉漁燈入,
野色朝開獵騎還。
共說邊城屯細柳,
西風不用玉為關。
一江疏雨翠煙迷,愁結寒云楚甸低。猶憶泊舟蒼石岸,黃陵廟下鷓鴣啼。
鐵網何年出海波,玉根此日迸江莎。重華不返蒼梧遠,愁絕天寒雙翠娥。
死生有定數,夭壽亦同理。數盡壽而終,遠客達鄉里。夭逝非其年,如行半途止。半途可奈何,不復保鄉梓。
田州百粵地,孤廟臨漳水。平生所嬌愛,乃忍棄置此。我夢無由見,啁啾雜蠻鬼。生人語不通,死悲向誰是?兒兮莫怨歸,渠爺在交趾。
精氣尚儼然,孰謂今已亡。遠書每難憑,所往何其荒!胡然數行字,一一報我詳。詳言已非誤,舉室皆皇皇。平時知去遠,音容忽復忘。既念殞爾生,時時在我旁。遂使平生事,推想及毫芒。
文戰雖未勝,詩句已成章。不才尚足悲,況為群從良。憶昔送爾行,灑淚不能去。期爾志四方,轉悲反成怒。寧知南浦別,竟無還鄉路。
爾父何顛沛,奔命不遑顧。爾身不自保,豈能陰為護?逝者長已矣,生者托何處?長號向南陲,魂夢日驚怖。
御吏何憂束濕難,
如今門內已相安。
羔羊正使閑風化,
他日翁歸尚可觀。
沅水一千里,辰溪又泛舟。山云合雨暗,身世與天游。已覺雞聲遠,惟聞櫓韻幽。所經多險涉,還似解離憂。
湛湛江流碧,層層石岸高。蠻謳催健櫓,瘴雨灑輕舠。自勖冰霜操,寧辭旦夕勞。五溪山萬疊,何處是龍標。
怪石雙崖峻,秋江一道平。榜人皆異語,岸鳥亦殊聲。洞戶編茅小,蠻舟刳木輕。雖驚風土異,重喜萬方清。
蒼峽幾千尺,天開萬古馀。波穿石眼瘦,舟壓水心虛。歷歷瞻奇秀,悠悠想化初。所希觀物妙,難覓邵堯夫。
自有煙霞分,觀風任所之。洞馀槃瓠種,江繞伏波祠。秋老芙蓉樹,云深薜荔絲。欲知消遠思,秪是詠新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