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浙西張帥十首 其七
御吏何憂束濕難,
如今門內已相安。
羔羊正使閑風化,
他日翁歸尚可觀。
御吏何憂束濕難,
如今門內已相安。
羔羊正使閑風化,
他日翁歸尚可觀。
管理下屬何須憂慮像捆濕柴般困難?如今府內上下已安定和諧。您如《羔羊》詩中君子般正直,使風化閑雅有序;將來必能如尹翁歸般,留下令人贊嘆的政績。
御吏:管理下屬官吏。
束濕難:比喻約束下屬如捆濕柴般困難(濕柴不易捆緊),此處反用,指張帥管理得法,不再困難。
門內:指官府內。
羔羊:借指《詩經·召南·羔羊》,詩中贊美大夫節儉正直,此處喻張帥品德。
閑風化:使風俗教化閑雅有序。
翁歸:指西漢循吏尹翁歸,以清廉嚴明著稱,此處喻張帥未來政績。
此詩為作者呈給浙西地區長官張帥的組詩之一,當創作于張帥治理下屬有方、境內安定之時,旨在贊頌其治績與品德。
全詩通過對張帥管理能力的肯定(‘門內相安’)、品德的褒揚(‘羔羊風化’)及未來政績的期許(‘翁歸可觀’),展現其治政成效,語言含蓄得體,用典貼切自然。
畫樓依舊鎖秋陰。香斷曲欄深。寒重晶簾猶卷,夢回金鈿難尋。冰泉幾舉相憐,舊色風雨曾禁。多事額黃偷整,半妝描盡傷心。
百計歸難禁,生緣樂未窮。聽鐘榔葉雨,攲枕荔花風。客久閩音化,交深楚俗通。片帆明日遠,云斷海天空。
堤上已垂新柳,屋邊尚有殘梅。雪盡春生湖水,野航竟日悠哉。
雪深揚子岸,看柳盡成梅。山色潛知近,潮聲只聽來。夜禽驚曉散,春物受寒催。粉署生新興,瑤華寄上才。
鐙寒黍夢,箏亂絮痕,華年半侵哀樂。倚遍舊欄斜日,聲聲惱清角。東風懶,鶯訊錯。暗淚染、背花弦索。鳳枝斷,粉涴香黏,自分飄泊。愁鬢送殘山,陣雁來時,荒翠更非昨。問訊故國山色,何人主紅萼。蘼蕪恨,拚刬卻。又怨寫、燕泥簾幕。瘦吟苦,對訴新寒,除是歸鶴。
昔有嚴將軍,積氣壯窮峽。維時漢道季,貙鯨潰河郟。我公弛長纓,不閉蛇虎柙。爾軍從何來,兩強力相壓。天未厭亂離,龍去留空匣。區區報主情,盟血不受歃。笑談履刀鋸,性命輕一掐。吾但戴吾頭,卿自用卿法。
迷時境上千般有,悟去心中一物無。若會笑聲還似哭,方知生與死同途。
楊柳依依半掩扉,新晴疏影弄斜暉。好花覓句忍輕負,幽鳥勸沽良重違。閒愛青苔緣砌上,靜看蝴蝶撲窗飛。雨多不覺蕪菁過,又喜盤中筍蕨肥。
珠林借羽。早緱館夢闌,荒菭妨步。似警翠眉,啼掩云羅誰愁侶。分明紫蓋三清路。剩遼海、斜陽教駐。負霜珍重,參差喚起,縞仙殘舞。凝佇。蓬臺又遠,亂蕪外、懶數燕昏鵑暮。迸恨故雌,一別蘭岑嬋娟誤。新寒漫索金衣語。盡惆悵、雕欄前度。明朝說共東坡,怨孤玉宇。
風沙風葉攪征衣,今日江頭送汝歸。西望故鄉何處是,楚天漠漠片云飛。
懾處炎荒已二年,親朋書問亦茫然。獨君風義能終始,不管煙嵐肯著鞭。
可是看花不厭,城南更欲城東。多謝諸君著語,莫教孤負春風。
彈墨羅襟,沾塵玉篴,幽事尋慣。硯水烘晴,瓶花媚曉,簾外青禽喚。花庵余韻,竹垞殘譜,歲月暗添詞卷。聯題在、園林勝處,好著醉船吟幔。煙沽舊別,荒笳催老,鏡顏偷換。弦外箋愁,燈前顧影,殘夢衣香褪。南州借旅,西園補記,重結汐盟鷗伴。宮城晚、斜陽滿眼,暮云掩斷。
動弦別曲,葉落知秋。隔墻見角,便知是牛。伶俐衲僧,才眨眼商量,已落第三籌。休休,不如無事掛心頭。
一別和州二十年,山長水闊去無緣。因君說起外家事,特地欄邊心悵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