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游詩 其五
我思游兮岳之嵩,華衡恒岱此其中。
玉璧金鉼降靈瑞,太室少室相穹窿。
白霧青炎自然之天地,玉漿石髓淵邃之仙宮。
安得浮邱道人為我接,吹笙控鶴遨游乎緱山之東。
我思游兮岳之嵩,華衡恒岱此其中。
玉璧金鉼降靈瑞,太室少室相穹窿。
白霧青炎自然之天地,玉漿石髓淵邃之仙宮。
安得浮邱道人為我接,吹笙控鶴遨游乎緱山之東。
我心向往游歷那嵩山,華山、衡山、恒山、泰山皆在其中。玉璧金瓶降下靈秀祥瑞,太室山與少室山高高對峙。白霧青焰繚繞的自然天地,玉漿石髓流淌的幽深仙宮。如何能得浮邱道人前來接引,讓我吹笙駕鶴遨游于緱山之東。
岳之嵩:指嵩山,為五岳中的中岳。
華衡恒岱:分別指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東岳泰山。
玉璧金鉼(pēng):玉制的玉璧與金制的瓶,代指降福的祥瑞之物。
太室少室:嵩山的兩座主峰,東為太室山,西為少室山。
玉漿石髓:傳說中仙人飲用的瓊漿玉液,石髓指石鐘乳之類的礦物,被視為仙藥。
浮邱道人:即浮丘公,傳說中的古仙人,曾接引周靈王太子晉升仙。
控鶴:駕馭仙鶴,為仙人出行方式。
緱(gōu)山:在今河南偃師,傳為太子晉駕鶴升仙之地。
《五游詩》為游仙題材組詩,此篇當創作于魏晉至唐代游仙詩盛行時期。詩人或受當時玄學、道教思想影響,借游仙主題寄托對現實的超脫之情,通過描繪嵩山及仙景,表達精神層面的自由追求。
全詩以“思游”為核心,先總述嵩山與五岳的壯麗,再細描仙景的神秘,最后以對浮邱道人的呼喚收束,主旨明確。作為游仙詩,其特色在于將自然山水與神仙傳說融合,展現了浪漫主義的文學魅力。
漸歇敺蚊手,真成把酒天。
長河印曉月,老木聚荒煙。
了了江山夢,區區文字緣。
南階兩三菊,極意作今年。
入林恐不遠,入山恐不深。城市有深遠,不必在山林。
隋珠不自寶,豈在須淵沈。斷弦得遺譜,千載有知音。
山深夜無人,竹密風露集。
長空新過雨,尚覺星斗濕。
避地走天涯,如何免拘縶。
朝憂粟囊盡,莫恐賊報急。
荒城兵火后,所至復未葺。
古寺半頹垣,梟嘯鬼亦泣。
感事念平生,徘徊近階立。
東風吹船窗,未曉天復雨。篙師促添纜,臥聽泥??。
不知城北園,春事今幾許。舊游如宿昔,花柳黙可數。
鄰里先后來,頗復相勞苦。東家獻牛酒,西家饋雞黍。
感渠長久情,愧我無所取。汪侯哦詩處,積水敗環堵。
念此不忍行,不但出入阻。七年此端居,畏病如畏虎。
故人饒與黎,此老可出語。
烏云銜日日不出
驟雨飄風吼三日
扁舟寸步不得行
坐嘆輕鷗如箭疾
我行去家秋復冬
故園回思春夢中
客愁茫茫若江水
生計渺渺隨征鴻
三年京城共憔悴
一杯此地難從容
長溪卷浪雪花碎
遠山橫空眉黛濃
故人別我上江去
亦有書來喚同住
破屋數間君有余
太倉五升吾已具
嚴霜未放鷹隼擊
盤渦恐致蛟龍怒
片帆欲掛任篙師
君但徐行莫深懼
人皆笑君拙,我獨喜君直。
拙則世所無,直則未易識。
昔者中丞公,事主以一德。
從容進退間,多士所取則。
朝廷九鼎重,冠冕萬夫特。
塵埃困大路,此老難再得。
至今門下士,必以身許國。
孰知強弩末,而有百鈞力。
賢孫后來秀,見我好顏色。
收功卻掃中,欲任門內責。
空弮入善陣,匹馬見勍敵。
不嫌不識察,但恨無此獲。
欲赤莫如丹,欲黑莫如墨。
吾常持此言,以辨主與賊。
茍無牛羊害,則有天地塞。
君能但拙直,亦莫忘黑白。
我居江東,惟信之州。子來自南,而與我游。問其所友,一時之秀。其兄韞德,亦既有就。
子學既立,子志甚遠。何以終之,止在不倦。貧賤勿厭,自然無悶。富貴勿羨,害德之本。
彼古之人,能圣與仁。我胡不能,嘆其絕塵。今子歸矣,歲亦有秋。何以告子,惟圣之求。
水流有源,木生有根。惟源與根,入德之門。求圣根源,惟正之守。正之不守,棄師背友。
絲毫之偽,勿萌于心。無有內外,亦無淺深。由此則圣,舍此則病。是以君子,所守先正。
于以贈別,亦以自警。為別后思,且以三省。
殘暑墜空屋,舊書穿破帷。
才蒙小雨潤,遽得好風吹。
逸少每作惡,淵明常病羸。
他鄉憶吾弟,苦語自成詩。
處僻猶多事,
陪公得暫閑。
直緣怕酒去,
不為憶家還。
苦語知無策,
微官直強顏。
高城更南望,
林斷有青山。
昔在中朝時,每從賢俊游。
酒酣握手歡,預懷今日憂。
兩經嶺嶠春,三度江湖秋。
朱卿抱奇節,好語忽見收。
我無濟世策,君有活國謀。
相尋不相笑,夜光猶暗投。
道喪師友絕,寧有民不偷。
風波極浩渺,欲濟能無舟。
瘴癘過庚伏,庶幾其少瘳。
甘心忍殘暑,指日是清秋。
汴水他年別,郴江此日留。
如何理歸夢,只見嶺南州。
伍員廟前一丈碑,
上有野鶴雙來棲。
水云杳杳涼去遠,
風雨冥冥秋到遲。
江花相趁野花發,
舊燕不隨新燕歸。
大夫遺恨竟何許,
楚越勾吳今是非。
耐官丞相后,世固不無人。
位下能安命,身閑不厭貧。
還能死異域,便足繼前塵。
此日何山路,空悲草木新。
斷云西南來,好風東北去。
翩然兩無心,空中忽相遇。
化為一尺雪,照我亭前路。
昔者甚可憐,今來渺無處。
故人多勌色,留我不少住。
覊愁動中腸,疾病增百慮。
虛庭著明月,皎皎如積素。
不見乘鸞子,空懷舊煙霧。
嶠南氣常昏,終日如霧隔。我來已經時,初不辨山色。紛紛翳犯眼,黙黙悸動魄。今晨忽晴快,如語見肝膈。
群峰插天青,野水恣意白。深窺木杪靜,細數鳥道窄。
天心豈無意,直欲慰北客。才經盜賊擾,更脫瘴癘厄。湖湘雖未定,勢已初夏迫。頗聞鐵騎遠,不復更追索。
我歸當何時,俗事累千百。便擬衡山前,今年飽新麥。
憂慮則未已,四海方逼仄。群公獻納際,或肯任此責。先當肅區夏,次用及蠻貃。豈容肆蹂躙,歲必有大獲。天雖未悔禍,世豈無良策。生人茍未盡,狐兔當有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