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員祠
伍員廟前一丈碑,
上有野鶴雙來棲。
水云杳杳涼去遠,
風雨冥冥秋到遲。
江花相趁野花發,
舊燕不隨新燕歸。
大夫遺恨竟何許,
楚越勾吳今是非。
伍員廟前一丈碑,
上有野鶴雙來棲。
水云杳杳涼去遠,
風雨冥冥秋到遲。
江花相趁野花發,
舊燕不隨新燕歸。
大夫遺恨竟何許,
楚越勾吳今是非。
伍子胥祠廟前立著一丈高的石碑,碑上有兩只野鶴飛來棲息。水天云霧杳渺,涼意漸漸遠去;風雨昏暗,秋日姍姍來遲。江邊的花兒與野花開得正盛,舊年的燕子沒有跟隨新燕歸來。伍子胥的遺恨究竟在哪里?當年的楚、越、勾吳如今已是非難辨。
伍員(yún):即伍子胥,春秋時期吳國大夫,助吳伐楚,后被吳王賜死。
杳杳(yǎo yǎo):深遠、幽遠的樣子。
冥冥(míng míng):昏暗、朦朧的樣子。
相趁:相繼、相接,此處指花兒接連綻放。
大夫:指伍子胥,其曾為吳國大夫。
勾吳:即吳國,“勾”為吳語發聲詞,亦作“句吳”。
此詩為詠史懷古詩,當為詩人途經伍員祠時所作。伍子胥因忠被謗、含恨而終的悲劇,與祠廟的荒涼景象相呼應,詩人借此抒發對歷史人物命運的感懷。
全詩以伍員祠為依托,通過祠前景物的描寫,追思伍子胥的遺恨,感慨歷史變遷。作為詠史之作,以景襯情,含蓄深沉,體現了對歷史人物的深切同情與對世事無常的思考。
深宮長日閉蒼苔,恩寵于今念已灰。莫望他生更相見,君王行滿不輪回。
冽冽西風夜未休,聲聲吹到客邊秋。無端頻灑相思淚,自怪情牽不自由。
我愛舒州趙使君,危樓高架出囂紛。水通桐柏環千古,天近蓬萊擁五云。晴日壺觴花底集,寒更鼓角月中聞。欲題詩句慚崔顥,況是賓僚總好文。
舊歲冬馀雪,今年雨復晴。奉常新奏樂,蕃使近朝正。燈火鰲山路,風光鳳輦城。須煩天一笑,四海盡無兵。
山下云連山上,溪西水接溪東。舟度白鷗飛處,人行綠樹陰中。
麒麟骨骼虎豹文,當年湖湘談兩君。胸中磊落當經史,豈獨下筆空凡群。貴戚權門皆倒屣,南北風云會于此。談笑真堪魯仲連,風流亦到歐陽子。玉堂萬卷圖書新,冉冉翳鳳驂星辰。天孫云錦不浪織,帝旁已染紅嶶春。我身亦生大國楚,尊前作歌能楚舞。屈原賈誼今已矣,世間人才吁可數。
青草橋邊船未歸,曲川微雨暗荊扉。江村盡日無來往,夫在東皋婦給炊。
振衣巖木下,倚杖白云層。落日懸狐塞,清秋度馬陵。千峰寒自出,大澤莽相仍。左瞰邢襄郡,分符憶股肱。
淮源千古貫中州,南北分來九十秋。欲放此鱗歸縱壑,要留佳瑞入王舟。淮泗曾經禹決馀,斯民無復懼為魚。魚枯卻識江南岸,應有臨淵羨不如。
背城數十里,來雁兩三行。落日芙蓉醉,疏林橘柚香。授衣不可得,穫稻更何望。儒術謀身拙,空悲秋夜長。
項王拔劍起,叱咤天為陰。平生萬人敵,虞兮淚沾襟。我才魚上竹,君學猿援林。嘆息無與言,蕭騷雪盈簪。我憐卞和氏,獻璞刖其足。千載無斯人,荊山有遺玉。遺玉何足云,遺賢難自鬻。置身蒿艾中,何人為推轂。蒲輪逆申公,感慨懷漢武。為治顧力行,所答惟一語。寥寥百世下,茲事誰復舉。高松梁棟材,埋沒同草莽。狂奴肆故態,傲睨萬乘君。羊裘不解結,歸釣桐江云。我窮不出戶,經籍自討論。懷哉孔稚圭,空移北山文。
至今難處,半世倉皇街上鼠。陋室吾銘,誰要仲尼置一評?村翁說古,魚死尚能掙破罟。兩樂梁濠,幸莫煎煎逼釣鰲。
鄉路西州是,延平那向東。片帆儂會使,祇是怕隨風。
別去兩經春,寄來書更頻。只期重握手,寧料永傷神。祿養悲賢子,情親泣故人。遙憐籬下菊,今歲為誰新。
飛飛花雨散諸天,那得纖塵到眼前。高閣風多堪避暑,古臺松老不知年。客來蓮社心神靜,僧坐蒲團骨相仙。擬共讀書分佛火,青藜何必更吹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