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意詩 其四 良宵引
丁東蓮漏隔花滴,花影離離月波白。
水精簾卷碧窗幽,座上清風拂瑤席。
素琴徐撥玉玲玲,遠寺疏鐘相間鳴。
夜深錯認天仙下,空里微搖環佩聲。
丁東蓮漏隔花滴,花影離離月波白。
水精簾卷碧窗幽,座上清風拂瑤席。
素琴徐撥玉玲玲,遠寺疏鐘相間鳴。
夜深錯認天仙下,空里微搖環佩聲。
蓮花漏的滴水聲隔著花叢傳來,丁東作響,花影錯落,月光下的水波泛著白光。水晶簾卷起,綠色的窗戶顯得格外幽靜,座位上清風輕輕拂過精美的坐席。緩緩撥動素琴,發出清脆的聲響,遠處寺廟稀疏的鐘聲與之相間鳴響。夜深時,仿佛錯以為天仙下凡,空中微微傳來環佩的聲響。
蓮漏:古代一種計時器,以蓮花為造型。
離離:錯落、繁茂的樣子。
水精簾:即水晶簾。
瑤席:精美的坐席。
玲玲:形容聲音清脆。
環佩聲:古人身上佩戴的玉環玉佩相互碰撞發出的聲音。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描繪的良宵美景和琴音相伴的場景推測,可能是詩人在一個寧靜的夜晚,獨坐窗前,撫琴賞景時有感而發。當時詩人心境平和,沉浸在這美好的氛圍中,從而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良宵美景與琴音交織的美妙境界。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視聽結合的描寫手法使畫面生動。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生活中美好瞬間的捕捉和細膩表達。
卿寺遷喬久,家山入夢頻。
暫辭黃閣老,歸慰白頭親。
道路無多慮,將迎有故人。
圣朝須佐理,莫戀錦江春。
發兵每嘆白人頭
況復艱危歷九秋
比景即看在內地
瀾滄能免為他愁
衣冠未許群羌僰
國士終難寄海鷗
嘆息祖宗規畫遠
西南容易棄并州
禮周三獻,樂闋九成。
肅承靈福,悚惕兼盈。
三更老衲臥禪床,
靜笑羲和太著忙。
塵世勞勞何日息?
吾將散發到扶桑。
清湘浮影動漣漪,寒日收光下翠微。回首君親正無奈,幽禽俄叫不如歸。
極目瀟湘漾碧瀾,萬峰插水巧彎環。我來日日忘饑坐,卻愛真山似假山。
萬死猶輕罪有馀,恩容循省但流居。瀟湘二水相逢處,無復波濤今自如。
無嫌烏帽走黃塵,
塵外塵中總有人。
口但輕輕吹鳥毳,
腸休軋軋轉車輪。
漫張明月清風眼,
試玩游絲落絮身。
半夜妙心花忽發,
十方一剎現渾銀。
野迥秋濃,竹光團綠江村路。墜鬟如霧。幾點吳山暮。
澹月微茫,啼雁煙中去。歸期誤。錦箋誰付。怕近維舟處。
身心廓如,
手段卷舒。
似華作蜜,
如井覷驢。
外不痕兮空印普應,
中無象兮道環常虛。
亡機孤坐兮自不為礙,
把臂同行兮誰敢相疏。
師怨白云相望久,
撇然便欲攬征衣。
其如飛雪能留客,
不放禪翁及早歸。
空梁落月思何如,闊別無因問起居。
春事闌珊殘雨外,羈愁襞積五更初。
江頭倚棹帆將卸,竹里行廚酌久疏。
握手笑談應不遠,聊憑驛使附雙魚。
執手與歡別,
合會在何時。
明燈照空局,
悠然未有期。
燈花落復落,
鳴雞寒更瘖。
不怨無修綆,
但愁井底深。
四壁香成界,芳祠枕水濱。
蓮開門掩月,池白浪翻銀。
滴露搖清夢,空花悟色身。
卻無鴛作侶,信是玉為神。
粉墜勻波面,扉閑瞰石唇。
涼飆回紫陌,素影淡紅塵。
寂靜雙魚健,闇飔一鷺馴。
相期芻束奠,誠動路旁人。
蘭菊不競芳,鴻燕各有時。可以人不如,大哉義曰隨。
霜林盡處碧溪傍,小露檀心媚夕陽。天下三春無正色,人閒一味有真香。相思誰向風前寄,趁早先從雪后芳。朝夕催人頭欲白,故園正在水云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