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道中
清湘浮影動漣漪,寒日收光下翠微。回首君親正無奈,幽禽俄叫不如歸。
極目瀟湘漾碧瀾,萬峰插水巧彎環。我來日日忘饑坐,卻愛真山似假山。
萬死猶輕罪有馀,恩容循省但流居。瀟湘二水相逢處,無復波濤今自如。
清湘浮影動漣漪,寒日收光下翠微。回首君親正無奈,幽禽俄叫不如歸。
極目瀟湘漾碧瀾,萬峰插水巧彎環。我來日日忘饑坐,卻愛真山似假山。
萬死猶輕罪有馀,恩容循省但流居。瀟湘二水相逢處,無復波濤今自如。
清澈的湘江上倒影隨漣漪波動,寒冷的太陽收斂光芒沉入青翠山巒。回頭望故鄉與親人正無奈,忽然傳來幽禽‘不如歸’的啼喚。極目遠眺瀟湘水漾起碧綠波瀾,千萬峰巒插入水中曲折環繞。我每日在此忘卻饑餓久坐,只因真愛這真山勝似人工假山。即便萬死也難抵我罪孽深重,承蒙恩典允我反省在此流放??茨菫t湘二水交匯之處,如今已無波濤歸于平靜自如。
清湘:指湘江,因江水清澈得名。
翠微:青翠的山氣,此處代指青山。
幽禽:鳴聲幽雅的鳥,如杜鵑等。
俄:突然,頃刻。
彎環:曲折環繞。
恩容:承蒙恩典寬容。
循?。▁ún xǐng):反省,檢查自己的思想行為。
流居:流放居住。
此詩或作于作者流放瀟湘期間。詩中‘流居’‘恩容循省’等語,暗示詩人因獲罪被貶,在瀟湘道中反省自身。創作時,詩人既被當地山水之美觸動,又因流放身份心懷愧疚,故借景抒懷,寫下此作。
全詩以瀟湘道中所見山水為線索,前半寫景明麗,后半轉寫心境,將自然之美與流放之思結合,既展現了瀟湘山水的獨特魅力,又抒發了詩人復雜的內心情感,是情景交融的山水抒情之作。
刷羽梁王池,春至欲言歸。牽我東南恨,隨君西北飛。如帷復如薺,歷歷映滄洲。故障千里目,剩作一重愁。
先集看維霰,寒凝氣轉驕。厓枯同隕葉,林凍任封條。古柏難全翠,高松亦半凋。臨風誇玉樹,伴月詫銀橋。臺下歌黃竹,關頭憶紫貂。征夫愁遠道,思婦怨長宵。進退功難定,盈虛道亦昭。寒灰當候琯,孤枕夢春韶。青女機仍伏,玄皇駕獨遙。條風催始歲,愛日轉三朝。六出花爭卸,千巖凍并消。寒還欺宿莽,生已動幽標。開戶迎花信,編籬待藥苗。歡吟邀彩筆,勝事試華鑣。更喜陽和滿,群方樂共饒。
白駒嘉客返,良馬大夫來。爾作同車客,人知入幕才。拜親孤婺出,見子二雛催。著作吾何敢,憑君玉尺裁。
青燈別酒夜沉沉,力負相思自不任。閒里更誰留我醉,興來無復伴君吟。一枝仙桂知難擬,千頃黃陂未厭深。為向荊州王粲道,安排佳境約相尋。
帝子揮戈復故都,三監才略佐鴻圖。扶危不仗蒼髯老,誰奉新王六尺孤。
潮頭帶雨泊江城,宦況儒風一色清。人自天涯瞻日表,道傳東魯下南平。出門劍氣乘時耀,在簴鐘聲待扣鳴。未問去留皆是客,共看秋水不勝情。
百紫千紅一徑深,胭脂為地粉為林。有人來問春何在,向道花間無處尋。
雨后乘舟坐晚涼,美人西望路茫茫。人間是處皆塵土,清靜惟留水一方。
杏梁賓未散,桂宮明欲沈。曖色輕幃里,低光照寶琴。徘徊云髻影,的爍綺疏金。恨君秋月夜,遺我洞房陰。
長信宮中,留不住、一枝春色。何處覓、風臺月榭,玉樓金闕。樹底鶯聲和夢斷,簾前燕翅迎風側。恨紅酣、綠醉也年年,今偏歇。紅蠟盡,青蛾滅;隋堤柳,無人識??措僦瑴I落,玉壺凝血。青冢不生邊地草,綠珠拚碎高樓月。愿千秋、留取驛中詞,應無缺。
閣因梅僻靜,梅為閣精神。影落羅浮月,香分庾嶺春。
湖上青山繞屋斜,蕭條重枉使君車。到來縱遣柴門閉,只在東鄰賣酒家。
六十一回經歲寒,狐裘初試向長安。南人不識千金價,北地尤珍一腋看。白盜己非前轍遠,紫貂雖好策勛難。衰慵尚戀君恩重,辦得朝趨候夜闌。
夜永步空庭,石砌霜飛滑。來往獨無言,付與寒蛩說。風細撫芭蕉,金井飛梧葉。何處笛聲清,秋入中天月。
塵土誰能便息閒,羨君林臥足幽攀。長吟未厭聊題閣,大隱元知不在山。春至小園花有暈,人稀深巷蘚成斑。秪應剩買逋仙鶴,水曲城陰自放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