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擬約滄江異姓兄。
自是去兇明國是,毋輕函首啟戎奸。
擬約滄江異姓兄。
自是去兇明國是,毋輕函首啟戎奸。
打算與江上志同道合者結為異姓兄弟。自然是要去除奸兇以明國家大義,不要輕易將人首級送出去開啟敵寇的禍端。
擬約:打算相約。
滄江:泛指江。
異姓兄:不同姓氏結為兄弟。
去兇:去除奸兇之人。
國是:國家的重大政策、方針。
毋:不要。
函首:將人頭裝在匣子里。
啟戎奸:開啟敵寇的奸謀、禍端。
由于僅給出詩句,未明確作者等更多信息,難以確切知曉創作背景。推測可能處于國家面臨內憂外患、朝廷存在奸佞當道的時期,詩人有感而發,表達自己的政治見解和愛國之情。
此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憂國之心和對國家正確發展方向的思考,強調去除奸兇、維護國家大義的重要性。詩句直抒胸臆,展現出詩人的正氣和擔當。
靈妙之機,佛祖莫知。
疾則蹉過,遲非所宜。
靈在自己,妙在日用。
吃飯著衣,一靜一動。
動靜兩忘,波停岳聳。
久困焦熬里,持香謁二禪。
會留一宿覺,了得寸心緣。
鶴識小溪路,鐘聞上界天。
龍湫分勺水,法海遍三千。
細行循循,大道坦坦。
得處至要,用處至簡。
從上一千七百人,七縱八橫,大機大用。
肩上無過擔片橫版,頂門只具一只正眼。
譬如斬一握絲,一斬俱斬,一切盡斬。
捫葛敲幽戶,空山得遍觀。
云離朝拜石,苔積上升壇。
秋晚澗聲澀,月明松影寒。
真人不可遇,誰復此燒丹。
昏沉散亂,莫非本地風光。
絕點純清,正是真常流注。
非不非,是不是。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幸然無些子事,何須強說道理。
洪蒙既判,惠然紅日。天地開明,即心是佛。
塵沙剎海,遍界發輝。一絲毫頭,昧之不得。
卻須直下掀翻,休為知見所執。受用只此平常,更無玄妙奇特。
若是衲僧門下,難免痛棒三十。目今且贈四藤,任便東西南北。
回首集云峰,面前青突兀。
臨川攝守得仁侯,閔兩精誠貫顯幽。
五日不將京兆看,豐年惟切杜陵憂。
先欣霡霂滋青稻,佇見滂沱漲碧流。
物外閑人歡喜處,炎天亭受一亭秋。
新安硯石舊多奇,硯入黃扉得所歸。
呵水浮云尤物視,傳衣半夜偉人知。
坡仙為欠十眉詠,李及何妨一硯持。
堪笑泉田老居士,無端渾沌盡新眉。
出現在楊州,留錫于此地。
寶塔凌高空,聲光動萬里。
利物應群機,如月分眾水。
我來??瓣香,一瞻一頂禮。
從教人道自倒還自起。
行晴坐雨荷天休,天地中間獨享秋。
淡日涼風滿衣屨,甘霖薄暮悅田疇。
晴天歷歷供峰嶼,煙雨蒙蒙護島洲。
蹙蹙四方瞻靡騁,愁心如醉嬾新??。
饑鼠簷行驕捷疾,蝸牛角立爭奇崛。
似聞猛虎今陸游,從以臥兔未飄忽。
先生龍臥未風云,春蚓秋蛇供醉筆。
蕭蕭馬鳴旆悠悠,牧民如羊良率易。
人言唐土愧二猴,漢使碧雞真浪出。
屠狗師還戒勿用,驅豬試問問王弼。
沃心裨帝學,古道暢皇風。天下真無敵,君前置一通。
將拚龍尾硯,去作魚頭公。筆底瀾翻舌,談間磊塊胸。
通明云殿上,清切玉堂中。發軔同安簿,深衣獨樂翁。
孝經題幼志,沼鑒見精忠。元祐龍蛇雜,開禧蟊賊訌。
隆冬老儒立,奸黨一碑豐。三晉春秋在,千年綱目同。
長天炤孤憤,清夜好研窮。
雁湖曾是謫臨川,誰道風流愧昔賢。
共覺共兜亂堯世,何須虞芮質周田。
三年遷客僅數舍,一日恩書落九天。
歸去來荒松菊徑,勉旃忠節振家傳。
岫云已喜能成雨,不卜先知今有秋。
作楫作霖三說命,時旸時雨九箕疇。
數行竹樹清風夜,萬頃煙波明月洲。
二客從予游赤壁,歸謀正值酒堪??。
云門一曲,調高千古。
子細推窮,從來無譜。
此曲只應天上有,大士得來無本據。
今日當陽分付,新年諸路化主。
在處富有知音,遇著知音舉似。
舉似則不無,且道是何曲調,臘月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