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坦上人
細行循循,大道坦坦。
得處至要,用處至簡。
從上一千七百人,七縱八橫,大機大用。
肩上無過擔片橫版,頂門只具一只正眼。
譬如斬一握絲,一斬俱斬,一切盡斬。
細行循循,大道坦坦。
得處至要,用處至簡。
從上一千七百人,七縱八橫,大機大用。
肩上無過擔片橫版,頂門只具一只正眼。
譬如斬一握絲,一斬俱斬,一切盡斬。
細致的行為遵循規矩,大道寬廣平坦。領悟之處是最關鍵的,運用起來極為簡單。從過去一千七百人來看,他們縱橫自如,有著高超的機用。肩上不過擔著一塊橫板,頭頂只具備一只洞察真理的正眼。就如同斬斷一把絲線,一刀下去,全部斬斷,一切都被斬斷。
細行:細致的行為。循循:有次序的樣子。
坦坦:寬廣平坦的樣子。
至要:最為關鍵、重要。
至簡:極為簡單。
從上:從過去。一千七百人:泛指眾多前輩高僧。
七縱八橫:形容縱橫自如、不受拘束。
大機大用:指高超的機鋒和運用。
橫版:可能指禪僧修行時攜帶的某種用具。
正眼:佛教中指能洞察真理的眼。
一握絲:一把絲線。
此詩可能創作于佛教禪宗發展的時期,當時禪僧們追求簡潔直接的修行方式,強調直悟本心、擺脫繁瑣。詩人或許是有感于這種修行理念,創作此詩來宣揚和贊賞這種修行精神。
這首詩主旨是宣揚簡潔直接的修行之道,強調抓住關鍵、果斷斬斷煩惱。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簡潔、禪理深刻。在佛教文學中,它體現了禪宗簡潔明快的風格,對后世禪宗思想和文學創作有一定影響。
洞庭江上始生波,裊裊西風怨薜蘿。
商信漸催華發變,涼飆偏覺異鄉多。
梧桐葉寫懷人句,觱栗聲傳出塞歌。
莫怪才人悲宋玉,愁中時序易消磨。
玉薄冰輕不自持,
可能當此惡風吹。
要知此物堅牢質,
不比渠儂耎脆姿。
宇宙茫茫一畫圖,葫蘆依樣換青蚨。
白頭牛馬應人賤,黃卷兒孫可自娛。
挾策未能干富貴,談兵何處友屠沽。
冰霜寂寞天涯客,潦倒乾坤一餓夫。
明暗雙雙照用分,
幾人親到孟嘗門。
街頭不識真彌勒,
卻向靈山問世尊。
繡閣披云倚暮寒,江城雨雪遍峰巒。半空撾鼓三軍樂,五夜燒燈萬姓歡。相國旌旄來隱隱,賓筵珂佩響珊珊。重臨謾憶追游日,獨有陽春和轉難。
雉堞巖巖江水頭,芙蓉香凈浦云收。舊時歌舞空遺跡,此地襜帷重久留。歷歷鳥鳴秋苑樹,斑斑人上夕陽舟。數峰老翠檐前落,想見當初帝子游。
篤耨香濃,兜羅綿軟,諸天金界招手。指月玲瓏,逆風芬馥,爪甲了無塵垢。禪機參透。問彈處、華嚴現否。供向烏皮幾凈,伴人小窗清晝。
蓮臺鎮長合十,愿皈依、赤華青豆。鼻觀聞薰,未必妙因無漏。應是拈花笑后。帶一種、氤氳自靈鷲。小屈雙尖,似持神咒。
人間得失只如斯,得固欣然失豈知。消日總多無義語,安心唯有耐輸棋。鄉書寄去求鵝炙,闌客新來送荔枝。今古騰騰一覺里,管他淳樸與澆漓。
三十年間閃電身,半居白石半紅塵。空中往往書歡字,鏡里頻頻感去人。方帶割來殉酒盞,時瓶破后少茶賓。眼前笑得須當笑,未有脂膠粘日輪。
花前蓬鬢影婆娑,每到花開即浩歌。甘草雖甜終傍苦,蜘蛛縱巧不離羅。常年歡與愁相對,百歲仙于人孰多。白日既知無返理,問君何不買青娥。
葛滕為杖竹為冠,浮世都教一例觀。龍伯山來猶氣岸,醯雞夢里亦酸寒。伊周未必閑經濟,楊墨徒勞辟異端。識得個中些子去,蠻天鬼國也相安。
幸將七牘贖閒身,早晚山中事事新。批類烏為同鼓吏,寒號蟲作守更人。攤書誤置巖前樹,洗墨常翻霧里鱗。醒即長吟睡即定,更于何處覓埃塵。
直以父名戲,其為君命同。
朏能禮自處,似是勝超宗。
無情風雨。只有春難駐。
淚眼留春成獨語。孤負春光如許。
年年開落匆匆。回頭又惜春紅。
收拾殘花一瓣,深深藏我心中。
夜來莫說西山冷,見說廬山夏有冰。
直恐與君相別后,錯聽猿嘯作琴聲。
夜雨空窗外,
時聞滴滴聲。
羈人心萬里,
欹枕到天明。
輕寒料峭雨連纖。
一縷春愁似水添。
瘦到腰圍亦自嫌。
意懨懨。
滿院飛花不捲簾。
認君山。畫屏風小障,祠宇碧陰寒。蕙冷綃帷,椒荒寶殿,香影濃護仙班。更容與湖波無際,但傳聞、環佩下珊珊。一片靈旗,遙空月下,鸞鶴宵還。
休把九歌低唱,奈荃橈曾系,仍隔虛壇。瑟怨聲希,峰橫黛淺。春色疑有無間。便回望、蒼梧云黯,恨當年、龍去未能攀。留得闌干淚痕,竹上斑斑。
早辦靴刀一死輕,全家蕉萃困圍城。
已拌沈水從先絡,誰使逾垣作呂榮。
天意欲全黃口嗣,時危竟弛赤眉兵。
驚魂定后還思痛,自是明祗感至誠。
窮士易為恩,寸苗易為澤。
豈謂盆盎微,種松貶高節。
皎皎云際月,磊磊巖下石。
懷璞弗自衒,流輝乃同澈。
不易展氏介,已甚泄柳迫。
識曲誠有人,雅歌奏清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