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 其二 乙丑九日前二日偕元擇、茂叔、季功登高作
去歲銀山塔上。今歲金山塔上。屈指到泉江。再重陽。
有菊不妨同戴。有酒不妨同醉。嘉客與佳賓。兩俱新。
去歲銀山塔上。今歲金山塔上。屈指到泉江。再重陽。
有菊不妨同戴。有酒不妨同醉。嘉客與佳賓。兩俱新。
去年在銀山塔上共度重陽,今年又相聚于金山塔上。屈指算來已到泉江之地,轉眼又將迎來重陽佳節。有菊花不妨一同佩戴,有美酒不妨一起暢飲。今日同游的嘉客與佳賓,皆是初次相逢的新朋友。
乙丑:干支紀年,具體年份需結合作者生平考證,此處指創作當年。
九日前二日: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的前兩天,即九月初七。
銀山、金山:可能為地名或山名,具體所指需結合作者行蹤考證,此處代指兩年間登高的不同地點。
屈指:彎曲手指計算,形容時間短暫易逝。
泉江:水名,位于今江西境內,可能為作者此時駐足之地。
再重陽:再次迎來重陽節,指時隔一年后又至重陽。
嘉客、佳賓:均指尊貴的客人,此處強調友人皆為新結識者。
此詞為作者乙丑年(具體年份待考)九月初七與友人元擇、茂叔、季功登高時所作。時近重陽,作者與新識友人同游,觸景生情,以輕快筆調記錄下這一時的相聚之樂。
全詞以今昔登高地點對比開篇,繼寫與新友共賞菊酒的歡暢,語言通俗明快,情感真摯自然,展現了重陽節與新朋相聚的獨特趣味,是一首富有生活氣息的節令小令。
莫重于祭,非禮不成。
籩豆有踐,爾殽既馨。
神具醉止,薦以齊明。
贊徹孔時,厘事斯成。
〔圜鐘為宮〕
赫赫皇圖,炎炎火德。
侈神之賜,奄有方國。
粢盛既豐,俎豆有??。
于萬斯年,報祀無斁。
神宮巍巍,庭燎有輝。
聲諧備樂,物陳豐儀。
清酤既載,酌言獻之。
惟神醉止,聿來蕃厘。
青律載陽,有鳦頡頏。
祈我繁祉,立子生商。
三牲既薦,玉帛是將。
克禋克祀,有嘉其祥。
有來穆穆,臨此方丘。
其行風動,其止霆收。
躬事匪懈,豐盛潔羞。
百昌咸殖,允矣神休。
〔黃鐘為角〕
升暉麗天,陽德之母。
率無頗偏,兼燭下土。
恭事崇壇,禮樂具舉。
頓御六龍,裴回容與。
籩豆有楚,貳觴斯旅。
神其醉飽,式燕以序。
百靈秘怪,蜿蜒飛舞。
錫我祺祥,有永終古。
百王宗師,生民物軌。
瞻之洋洋,神其寧止。
酌彼金罍,惟清且旨。
登獻惟三,于嘻成禮。
乃眷嘗西顧,偏師暫首征。
靈旗方直指,獷俗自亡精。
禹敘終馴致,堯封漸化成。
不須嚴尉候,于廓海彌清。
????靈宇,神安且翔。
三哲鼎峙,中薦嘉觴。
凜若義氣,千載彌光。
猗其祐之,錫羨無疆。
皇矣圣祖,丕赫神武。
秉運宅中,威加九土。
德厚功崇,頌聲載路。
陟配方祗,對天之祜。
神哉沛矣,厥靈載揚。
揚靈如何,剡剡皇皇。
我其承之,繩繩齊莊。
往從鬰人,爰俠斯芳。
百川所歸,天地之左。
澒洞鴻蒙,功高善下。
行都攸依,百祿是荷。
制幣嘉玉,以侑以妥。
熒惑在天,惟火與合。
繄神主火,純一不雜。
作配熒惑,祀功則然。
不腆之幣,于以告虔。
盛德惟木,勾芒御神。
沂岱淮海,厥功在民。
爰熙壇坎,裒對庶神。
于以歆格,靈貽具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