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祭風師六首 初獻升降、盥洗用《欽安》。
神哉沛矣,厥靈載揚。
揚靈如何,剡剡皇皇。
我其承之,繩繩齊莊。
往從鬰人,爰俠斯芳。
神哉沛矣,厥靈載揚。
揚靈如何,剡剡皇皇。
我其承之,繩繩齊莊。
往從鬰人,爰俠斯芳。
神靈啊氣勢充沛,其威靈遠揚。怎樣彰顯威靈呢?光芒閃耀輝煌。我來承接這威靈,心懷敬畏端莊。跟隨掌管香酒的鬰人,秉持這芬芳。
沛:充沛。
厥:其。
剡剡(yǎn yǎn):光芒閃耀的樣子。
皇皇:輝煌。
承:承接。
繩繩(mǐn mǐn):戒慎的樣子。
鬰人:周代官名,掌管香酒。
爰:于是。
俠:通“挾”,秉持。
此詩為紹興年間祭祀風師時所用的樂章。在古代,祭祀是重要的禮儀活動,人們通過祭祀風師等神靈,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當時社會重視祭祀儀式,以表達對神靈的敬畏和感恩。
這首詩是祭祀風師樂章,主旨是表達對風師的崇敬與祈求庇佑。其特點是語言莊重、風格肅穆,在古代祭祀文化中有重要地位,反映了當時人們的信仰和禮儀傳統。
帝業江淮表,丕承七十年。太平南北共,內禪子孫傳。
弓矢深櫜橐,桑麻鬰垅阡。江河春混混,雨露夜涓涓。
治久情多縱,才卑氣或偏。穹蒼宜予弼,淵默正思賢。
四世忠勛積,三朝節概全。威儀新禹服,光彩舊星躔。
本以文為治,尤知政有權。粟紅初穰穰,榆散亦翩翩。
國似傳東魯,名能躐潁川。殊恩方錫馬,盛美又臨軒。
易鎮旌旗遠,趨朝劍履便。想知環去旆,咸似渴思泉。
典誥黃麻出,衣冠紫禁聯。安危看去就,扶掖頼精專。
江岸梅花小,山城桂影圓。歌思惟兩地,動化及無邊。
相復中興舊,書重說命篇。元勛列青史,焜燿祖宗前。
我生隨所止,唯種竹與菊。
菊靚而無華,竹清而不俗。
淵明興悠然,子猷愛之酷。
夫我乃兼之,佳趣于爾足。
青春行樂耳,誰無一林園。
余陰斂宿雨,桃李亦復暄。
坐閑語句到,酒半情意宣。
從容出處易,緬邈聚散難。
記此野城北,望望橫靈山。
遨游倦聽水聲潺,卻愛靈巖引憇間。
樹擁倒暉穿嶂曲,風牽斜雨灑藤彎。
半袈裟里須彌現,隙滹阿中法界寬。
為納千僧渾不見,欲于此地扣禪關。
子規啼不歇,君向越山聽。
既已疎吟伴,誰當共酒瓶。
松花全是粉,柳絮半為萍。
自笑無生計,閑箋相鶴經。
歲月如流書似山,豈堪檢點鬢毛斑。
貧憂消耗記持少,場屋羈縻展拓難。
事物無窮徒著眼,身心未了只長嘆。
直須種種從頭掃,掃到和書也不看。
蛟鱷讒波偶脫身,洞霄真境浣妖氛。
未妨貰酒余杭姥,重與題詩大滌云。
何自玉關休戰鼓,儻容瓊館秦爐熏。
第憂負愧麑裘老,馴虎巖前有勒文。
行行兮何之,郊之疇兮山之徑。
耕藝兮雨晴,樵牧兮昕暝。
室廬兮其倫,老稚兮其性。
負者蹇兮趨者勁,役而歌兮游以詠。
機杼兮國資,雞犬兮家政。
草萋萋其青兮,木蔚蔚其盛。
吭林鳴兮尾川泳,空云騰兮月出嶺。
威之霜兮風以令,胡然而然兮。
森森兮天之命,職我其間兮毋不敬。
片月生林白,沿流澗亦明。
幽人方獨夜,山寺有微行。
野處偏宜夏,貧家不厭晴。
薰風吹老鬢,腐草見飛螢。
有美夫人德,家齊周召來。
義襟赒梓里,孝養備蘭陔。
爵視三槐貴,年登九袠開。
追榮知未艾,卿月近公臺。
一從驅迫入通阛,望渺江湖夢遶山。
日墮紅塵轉湮沒,天教群玉與躋攀。
莫孤文字澹中趣,要識人情奔處間。
多謝故人相警發,驪珠特地出滄灣。
低齋結空野,小竹移孤林。
齋閑竹浄好,日媚幽人心。
南方夏厭暑,獨此留殘陰。
戞雨挫促夢,穿風搜涼襟。
長茵展麗蘚,亂歌奏歡禽。
侍奴裹村服,語客拋塵簪。
志高成利犇,思爽生詩淫。
值圣喜盈卷,感古悲入琴。
山迎穩履遠,月勸澄杯深。
榮名雖未染,幸亦非煙沉。
崎嶇鳥道開煙蘿,長松偃蹇聲蕩摩。
白龍怒吼掛絕壁,蒼兕離立迎清波。
枯筇拄破青苔色,雷雨收功神歛跡。
窮源不得空歸來,掬雪摶珠三太息。
孤根要先覺,一花已后會。而況萬香中,晚乃夸狂醉。
東皇兆群物,無物居其最。對梅欲著語,當在梅之外。
君看龍蛇蟄,中有江河沛。其元陽復雷,其真歲寒檜。
于梅觀此妙,眼力憐湛輩。無能根本求,僅為色香嗜。
一元無識者,孤真可知矣。君獨邃玄機,命筆開風氣。
奇哉天根詞,與世呼夢寐。猶疑轉語下,未為梅之至。
愿聞第一義,更作向上計。會有先天翁,當發無極喟。
風晴霜氣合,沙渚夜鳴榔。
獨喜鱗兼細,時看寸有長。
月斜寒動影,水碧靜傳香。
可愛漁翁樂,溪梅次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