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頤齋詩筒走寄 其二
剪燭西窗聽雨聲,
曉天又弄半陰晴。
黃金塢里知無分,
紫翠樓前忍負盟。
君有磚花占日影,
我慚瓦釜答雷鳴。
今朝茹素無清供,
喜得鄰分玉版羹。
剪燭西窗聽雨聲,
曉天又弄半陰晴。
黃金塢里知無分,
紫翠樓前忍負盟。
君有磚花占日影,
我慚瓦釜答雷鳴。
今朝茹素無清供,
喜得鄰分玉版羹。
西窗下剪去燭芯靜聽雨聲,清晨天空又呈現半陰半晴。我已知與黃金塢無緣,面對紫翠樓前怎忍辜負舊約。你有用磚花觀測日影的雅趣,我卻慚愧以瓦釜回應雷鳴般的詩作。今日吃素沒有清供,欣喜鄰居送來了玉版羹。
剪燭西窗:化用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指夜談聽雨的情景。
黃金塢:未詳具體所指,或代指富貴之地;紫翠樓:可能為詩人與友人曾游之地,代指舊約場所。
磚花占日影:用磚上花紋觀測日影,指友人有雅致的生活情趣。
瓦釜答雷鳴:化用《楚辭·卜居》"黃鐘毀棄,瓦釜雷鳴",此處自謙詩作粗陋,難與友人佳作匹配。
玉版羹:蘇軾《玉版詩》注"玉版,筍也",指用竹筍做的素羹。
此詩為詩人回應友人頤齋通過詩筒寄贈的詩作(其二),當作于南宋文人交游頻繁的背景下。詩中提及"磚花占日影""瓦釜答雷鳴",可見二人以詩唱和,內容涉及日常生活與雅趣,反映當時文人以詩會友的閑適交往。
全詩圍繞與友人的酬答展開,通過夜雨、陰晴、素羹等生活場景,展現文人交游的真摯與平淡中的雅趣。用典自然,語言質樸,情感真誠,是南宋日常唱和詩的典型之作。
碣館英靈在,瑤山美謚尊。
剪桐悲曩戲,攻玉愴新恩。
宮仗傳馳道,朝衣送國門。
千秋谷門外,明月照西園。
圣謨九德,真言五千。慶集昌胄,符開帝先。
高文杖鉞,克配彼天。三宗握鏡,六合渙燃。
帝其承祀,率禮罔愆。圖書霧出,日月清懸。
舞形德類,詠諗功傳。黃龍蜿蟺,彩云蹁躚。
五行氣順,八佾風宣。介此百祿,于皇萬年。
頹光無淹晷,逝水有迅流。綠苔紛易歇,紅顏不再求。
歌笑當及春,無令壯志秋。
弱年仕關輔,簃門豁御溝。敷愉東城際,婉孌南陌頭。
荷花嬌綠水,楊葉暖青樓。中有綺羅人,可憐名莫愁。
畫屏繞金膝,珠簾懸玉鉤。纖指調寶琴,泠泠哀且柔。
贈君鴛鴦帶,因以鹔鹴裘。窗曉吟日坐,閨夕秉燭游。
無作北門客,咄咄懷百憂。
愷宴惟今席,余歡殊未窮。
入云歌裊裊,向日伎叢叢。
駛管催酣興,留關待曲終。
長安若為樂,應與萬方同。
聞君招隱地,髣髴武陵春。
緝芰知還楚,披榛似避秦。
崩查年祀積,幽草歲時新。
一謝滄浪水,安知有逸人。
北風吹早雁,日夕渡河飛。
氣冷膠應折,霜明草正腓。
老臣帷幄筭,元宰廟堂機。
餞飲廻仙蹕,臨戎解御衣。
軍裝乘曉發,師律候春歸。
方佇勛庸盛,天詞降紫微。
梁國深文雅,淮王愛道仙。
帝歡同宴日,神奪上賓年。
旒旐飛行樹,帷宮宿野煙。
指言君愛弟,揮淚滿山川。
肅肅藝祖,滔滔濬源。
有雄玉劒,作鎮金門。
玄王貽緒,后稷謀孫。
肇禋九廟,四海來尊。
金壇啟曙闈,真氣肅微微。
落月銜仙竇,初霞拂羽衣。
香隨龍節下,云逐鳳簫飛。
暫住蓬萊戲,千年始一歸。
圣人不利己,憂濟在元元。
黃屋非堯意,瑤臺安可論。
吾聞西方化,清凈道彌敦。
奈何窮金玉,雕刻以為尊。
云構山林盡,瑤圖珠翠煩。
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夸愚適增累,矜智道逾昏。
君不見玉關塵色暗邊庭,銅鞮雜虜寇長城。
天子按劍征余勇,將軍受脤事橫行。
七德龍韜開玉帳,千里鼉鼓壘金鉦。
陰山苦霧埋高壘,交河孤月照連營。
連營去去無窮極,擁斾遙遙過絕國。
陣云朝結晦天山,寒沙夕漲迷疎勒。
龍鱗水上開魚貫,馬首山前振雕翼。
長驅萬里詟祈連,分麾三命武功宣。
百發烏號遙碎柳,七尺龍文迥照蓮。
春來秋去移灰琯,蘭閨柳市芳塵斷。
雁門迢遞尺書稀,鴛被相思雙帶緩。
行路難,行路難,誓令氛祲靜臯蘭。
但使封侯龍頟貴,詎隨中婦鳳樓寒。
百齡嗟倏忽,一旦向山阿。
丹桂銷已盡,青松哀更多。
薰風虛聽曲,薤露反成歌。
自有藏舟處,誰憐隙駟過。
西華三公族,東闈五可才。
玉環初受慶,金玦反逢災。
桂殿花空落,桐園月自開。
朝云將暮雨,長繞望思臺。
具禮崇德,備樂承風。
魏推幢主,周贈司空。
不行而至,無成有終。
神興王業,天歸帝功。
聞有獨往客,拂衣捐世心。
結欣薄枉渚,撰念縈舊林。
經亙去崖合,冥緜歸壑深。
琪樹環碧彩,金潭生翠陰。
沿洄弄沙榜,詭仄眺明岑。
夕聞桂里猿,曉玩松上禽。
雜佩蘊孤袖,瓊敷綴雙襟。
我懷滄州想,懿爾白云吟。
秉愿理方協,存期跡易尋。
茲言庶不負,為報巖中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