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都酺宴四首 四
愷宴惟今席,余歡殊未窮。
入云歌裊裊,向日伎叢叢。
駛管催酣興,留關待曲終。
長安若為樂,應與萬方同。
愷宴惟今席,余歡殊未窮。
入云歌裊裊,向日伎叢叢。
駛管催酣興,留關待曲終。
長安若為樂,應與萬方同。
歡樂的宴會就在今日這席上,余下的歡樂還遠沒有盡頭。歌聲裊裊直入云霄,對著太陽,歌舞伎人叢聚。急促的管樂聲催促著人們盡情暢飲,留住關卡等待樂曲終了。如果說長安是快樂的地方,那這快樂應該和天下人相同。
愷宴:歡樂的宴會。
殊:很,極。
裊裊:形容聲音婉轉悠長。
伎:歌舞藝人。
駛管:急促的管樂聲。
留關:留住關卡,這里可能是等待之意。
萬方:天下各地。
“東都”指洛陽,酺宴是古代帝王為表示歡慶,特賜臣民聚會飲酒。此詩應是在東都舉辦酺宴時創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繁榮的時期,帝王通過舉辦宴會來與民同樂,詩人參加宴會后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東都酺宴的歡樂場景,突出宴會的熱鬧和余興未盡。其特點是生動展現宴會氛圍,情感積極。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人們的精神風貌。
窮途逢偉觀,小閣江萬里。薄暮岸幅巾,寒煙四山起。
天河注平淮,斗柄臥蘆葦。欲返還少留,燈青客船尾。
孫劉昔虎視,鐵騎如風雷。白水列蒼嶂,今焉侑予杯。
功名詫一時,空云暫崔嵬。衲子真英雄,一龕老巖隈。
河伯泛洪濤,奮鬣揚?逝。
笑彼鯉與魴,胡為潛淵泥。
濤落乃無常,翻為螻蟻制。
濕沫誰相濡,中廚供甘脆。
寄語舊匹儔,白龍以為誡。
道理初從紙上求,
因而處世得優游。
于今但閱人間世,
自有文章筆下流。
期門取次出貔貅,首路軍聲胡騎愁。
何獨止戈非廟算,還應聚米是邊籌。
嚇蠻事往疑虛語,諭蜀才窮愧老謀!
自古殊勛歸躍馬,幾人談笑得封侯!
詔版熏芝矞露濃,
千齡華旦此親逢。
平刑六百叨優秩,
已愧瑯邪邴曼容。
直出直入,
當面不識。
更擬如何,
著甚死急。
報答春愁有醉鄉,
老懷那復得剛腸。
門前一澗桃爭發,
不分夭紅膩水光。
不從草昧助誅新,爭肯時平拜諫臣。
天上功名非強厭,山中情性本來真。
可憐漢業頻更主,只有嚴灘未屬人。
歲歲釣臺煙雨外,白鷗無恙水潾潾。
花傍高樓半掩扉,
河豚風起釣魚磯。
沙鷗似解閒人意,
時向蒹葭深處飛。
高堂綵戲壽如山,
簾幕春風燕語閒。
今日老萊頭復雪,
庭前依舊舞斑斕。
花柔英氣,酒祓深愁,高樓明月清宵。燕昵鶯癡,劇憐豆蔻香梢。十年絮泥心事,又東風、催起春潮。爭忍俊,是犀心一點,鳳咮雙翹。
次第番風過也,怕綠陰結子,春去難招。好托微波,殷勤為護雙橈。天涯自驚老大,且尊前、偎倚纖腰。銀燭灺,漸曲終人渺,惆悵紅橋。
南射滄溟十丈魚,碧潭搖影動清虛。
太行遠望仙人嶂,淇水斜臨高士居。
曉傍楓巖留客飯,夜歸蘿徑即吾廬。
何時共策清藜杖,為覓中山白鹿車。
石竹響颼颼,一行斷壟荒邱。無人野渡水爭流,土城蔓草含愁。
古廟陰森涼氣瀉,楓葉映來都赭。門外寒濤暗打,錯疑簫鼓村社。
征遼東。敵失據。
威靈邁日域。
公孫既授首。群逆破膽。咸震怖。
朔北響應。海表景附。
武功赫赫。德云布。
東風莫謾吹愁至,相攜慰伊春冷。淺白浮樽,新黃褪額,歌侶年時芳俊。簾陰做暝。黯掠破絲絲,酒邊愁影。側帽相看,隔花人說去年病。
珠塵花市又接,杜陵詩思劇,慵喚春醒。檻入新蟾,籬招彩帖,暗促溪橋梅信。蘭宵漏緊。怕燈約黃昏,懶尋鴛徑。社燕多情,舊巢新睡穩。
貂裘匹馬皋蘭道,萬山圍向人冷。盾鼻風酸,旄頭月落,羨煞書生豪俊。蘧廬醉暝。尚疑是關前,群松動影。絕塞刀環,替君歡喜替君病。
團圓一片明月,恐瓊樓玉宇,仙子驚醒。倒盡金卮,擊殘銅缽,道是天涯誰信。柝聲偏緊。有十萬紅珠,照吾歸徑。水調飛來,更情深韻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