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夏曉
一泓曉氣,冒庭柯之上。露泣風啼發秋想。
月痕如淡掃,半靨窺人,憐欲別,末忍凄然獨往。
憑欄還獨自,何處騷騷,翠竹迎涼遞乾響。
料此際人家,靜掩碧窗,才尋夢、雙眠羅帳。
天遣我、多情不成眠,把一卷、閒愁藕花邊唱。
一泓曉氣,冒庭柯之上。露泣風啼發秋想。
月痕如淡掃,半靨窺人,憐欲別,末忍凄然獨往。
憑欄還獨自,何處騷騷,翠竹迎涼遞乾響。
料此際人家,靜掩碧窗,才尋夢、雙眠羅帳。
天遣我、多情不成眠,把一卷、閒愁藕花邊唱。
清晨的霧氣,彌漫在庭院的樹枝上。露珠似在哭泣,風聲如在悲啼,引發了秋的遐想。月亮的痕跡如淡淡地掃過,像美人半張臉偷偷看人,我憐惜它即將離去,卻不忍獨自凄涼地離開。我獨自倚著欄桿,不知何處傳來沙沙聲,翠竹迎著涼意傳來清脆的聲響。料想此時人家,靜靜地掩著碧窗,才進入夢鄉,雙雙睡在羅帳里。上天讓我多情而難以入眠,只好拿著一卷閑愁,在藕花旁吟唱。
一泓:一片,一道。
庭柯:庭院中的樹木。
月痕:月亮的影子。
半靨:半張臉。
騷騷:象聲詞,這里形容翠竹被風吹動的聲音。
乾響:清脆的聲響。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詞中可推測詩人在一個夏日清晨,觸景生情,或許當時心境孤獨,有許多愁緒難以排解,從而創作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詩人的閑愁與孤獨之情。其特點是景中含情,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創作技巧。
兵廚釀酒宅連池,
為郡優悠每自知。
鈴下文移歸幕府,
案前頤指走簽師。
農桑課罷聊行樂,
朱墨閑來好序棋。
飽食將何報豐祿,
歌時惟詠阜財詩。
大國膺朝寵
樞庭慰母慈
生為命婦首
殮用貴臣儀
鈴紼傳哀闋
金犀卷贊祠
攀車泣公輔
行路共赍咨
地卷江海浮,天吹河漢涌。
北風散作花,巧麗世無種。
霾昏得照曜,塵滓歸掩擁。
荒林無空枝,幽瓦有高隴。
分才一毛細,聚或千鈞重。
飛飏窺已眩,摧壓聽還兇。
漁舟平系舷,樵??沒歸踵。
空令物象瑩,豈免川涂壅。
爭光姮娥妒,失色羲和恐。
頼逢陽氣蒸,轉作水波溶。
舞庭稱賀嚴,掃路傳呼寵。
沖游謝壯少,避臥甘閑冗。
吳侯絕俗唱,韓子當敵勇。
勝負觀兩豪,吾衰但陰拱。
去都二百四十里,
河流中間兩城峙。
南城草草不受兵,
北城樓櫓如邊城。
城中老人為予語,
契丹此地經鈔虜。
黃屋親乘矢石間,
胡馬欲踏河冰渡。
天發一矢胡無酋,
河冰亦破沙水流。
歡盟從此至今日,
丞相萊公功第一。
五君相繼擅吳方,
坐視群雄取亂亡。
侍子奔馳先入貢,
鄰邦旅拒獨勤王。
豈惟佛剎傳遺像,
自有孫謀襲懿芳。
應似竇融歸漢日,
功名累世到瓌章。
僧蹊蟠青蒼,莓苔上秋床。
露翰饑更清,風蘤遠亦香。
掃石出古色,洗松納空光。
久游不忍還,迫迮冠蓋場。
清晨驅馬兩崖間,霜重風高極險艱。
前日使人沖雪去,今朝歸客踏冰還。
道旁榛莽樵蘇少,野外污萊耒耨閑。
還似昔年經歷處,下弦殘月插東山。
平昔知君兄弟名,
籍隨廉茂策通經。
已傷荊木一枝折,
重過桐鄉雙淚零。
朝見鹡鸰詩思苦,
夜聽鴻雁睡魂醒。
近聞阮巷有才子,
異日軒昂看拾青。
卻成恩愛轉牽纏。及乎精竭身枯朽,誰解教君暫駐延。暫駐延,既無計,不免將身歸水逝。但看古往圣賢人,幾個解留身在世。
身在世,也有方,祗為時人沒度量。競向山中尋草木,伏鉛制汞點丹陽。點丹陽,事迥別,須向坎中求赤血。捉來離位制陰精,配合調和有時節。
時節正,用媒人,金公姹女結親姻。金公偏好騎白虎,姹女常駕赤龍身。虎來靜坐秋山里,龍向碧潭奮身起。兩獸相逢戰一場,波浪奔騰如鼎沸。黃婆丁老助威靈,撼動乾坤走神鬼。須臾戰罷云雨收,種個玄珠在泥底。從此根芽漸長成,隨時灌溉抱真精。十月脫胎吞入口,不覺凡身已有靈。
此個事,世間稀,不是等閑人得知。夙世若無仙骨分,容易如何得遇之。得遇之,宜便煉,都緣光景急如箭。要取魚時須結罾,莫待臨淵空嘆羨。
聞君知藥已多年,何不收心煉汞鉛。休教燭被風吹滅,六道輪回莫怨天。近來世上人多詐,盡著布衣稱道者。問他金木是何般,噤口無言如害啞。卻去伏氣與休糧,別有門庭道路長。
君不見破迷歌里說,太乙含真法最良。莫怪言辭多狂劣,只教時人難鑒別。惟君心與我心同,方敢傾懷向君說。
楚客來時雁為伴,
歸期祇待春冰泮。
雁飛南北三兩回,
回首湖山空夢亂。
秘書一官聊自慰,
安豐百里誰復嘆。
揚鞭去去及芳時,
壽酒千觴花爛熳。
大邦開國賞元勛,秘殿陛班寵舊臣。
飪味幾年調鼎鼐,丹青何日畫麒麟。
千官祖??都門外,駟馬嘶鳴潁水濱。
已見刊碑新隧路,無窮墮淚故州民。
岸涼竹娟娟,
水浄菱帖帖。
蝦搖浮游須,
魚鼓嬉戲鬣。
釋杖聊一愒,
褰裳如可涉。
自喻適志歟,
翩然夢中蝶。
宿雨轉歊煩,
朝云擁清迥。
蕭蕭碧柳軟,
脈脈紅蕖靚。
默臥如有懷,
荒乘豈無興。
幽人適過我,
共取墻陰徑。
山泉墮清陂,
陂月臨靜路。
惜哉此佳境,
獨賞無與晤。
埭口哆陂陰,
要予水西去。
呼僮擁草垡,
復使東南注。
早向春闈遇品題,
繼從留幕被恩知。
何期濲水緘書日,
正是椒陵夢奠時。
感舊緒言猶在耳,
愴懷雙淚謾交頤。
誰將姓字題延道,
共立門生故吏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