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三篇 其三
兵廚釀酒宅連池,
為郡優(yōu)悠每自知。
鈴下文移歸幕府,
案前頤指走簽師。
農桑課罷聊行樂,
朱墨閑來好序棋。
飽食將何報豐祿,
歌時惟詠阜財詩。
兵廚釀酒宅連池,
為郡優(yōu)悠每自知。
鈴下文移歸幕府,
案前頤指走簽師。
農桑課罷聊行樂,
朱墨閑來好序棋。
飽食將何報豐祿,
歌時惟詠阜財詩。
軍中廚房釀制美酒,住宅與池塘相連;治理郡縣的閑適自在,自己常常明了。下屬將公文移送幕府處理,案前只需用下巴示意,簽師便奔走執(zhí)行。督促農桑的政務結束后,暫且行樂;朱筆墨筆閑置時,正好擺棋對弈。飽食終日該如何回報豐厚的俸祿?歌詠時只愿吟誦那財富豐足的詩篇。
兵廚:軍中的廚房,此處指地方官署的廚房。
為郡:指擔任州郡長官。
鈴下:指長官的侍從、下屬。
文移:公文、文書。
幕府:地方長官的官署。
頤指:用下巴示意,形容指揮下屬的從容。
簽師:負責簽署文件的屬吏。
農桑課:督促農桑的政務考核。
朱墨:批改公文用的朱筆和墨筆。
阜財詩:指歌詠財物豐足、百姓富裕的詩歌。
此詩應為詩人擔任地方長官時所作。宋代地方官員政務相對穩(wěn)定,詩中‘為郡優(yōu)悠’‘農桑課罷’等細節(jié),反映出當時地方治理以農桑為本、政務節(jié)奏張弛有序的背景。‘再和三篇’表明是與友人唱和之作,或為回應他人對其為官狀態(tài)的關切而作。
全詩以輕快筆調描繪地方長官的日常,既展現處理政務(農桑、公文)的勤勉,又刻畫行樂、對弈的閑適,末句以‘歌詠阜財’收束,體現詩人對職守的認真與對治下百姓富足的期待,是宋代士大夫‘吏隱’生活的典型寫照。
清賞和風天不違,花光水色麗相依。盛將歌管仍仙侶,靜倚芙蓉謝宓妃。終是直通憐碧干,不堪搖落看紅衣。況逢夏盡秋來日,酒盞還公滿意揮。
玉井孤根何處峰,移來天府翠云從。謾誇驟雨明珠過,更看高秋碧實重。出水群仙天藻發(fā),臨池諸杰地靈鐘。二難四美還堯日,盡拚傍人笑醉容。
昔奉安車共入關,擬于此路復南還。今朝獨向江東去,淚灑西風草樹斑。
女甥攜抱遠相從,骨肉情深反負公。南鄭江頭三尺冢,夕陽衰草萬山中。
竹帛相期古道深,結婚端不為多金。自慚非是奇男子,恐負侯高擇婿心。
文章早景二蘇名,
晚遇昌時敬老成。
炳燭丹鉛勤著述,
欣看紙貴洛陽城。
巖青樹綠坱兮軋,
澗落云寒折以清。
二月山礬九月桂,
江南處處得閑行。
淥水帶青潮。水上朱闌小渡橋。橋上女兒雙笑靨,妖嬈。倚著闌干弄柳條。
月夜落花朝。減字偷聲按玉簫。柳外行人回首處,迢迢。若比銀河路更遙。
天地一勞區(qū),人世苦鹿鹿。
角利復角名,終歲疲奔逐。
勞故不能靜,能靜即是福。
境靜心不靜,寸衷塵萬斛。
心靜身不靜,何處避凡俗。
君家有仙燈,華陽得道足。
觀君靜坐圖,令我意棖觸。
安得出紅塵,把臂入深谷。
南中五換越羅衣,疆事勞多已賜緋。地盡會稽云縹緲,波連滄海日霏微。喜君游載青翰出,念我椷題白雁飛。聞道璽書徵欲去,風流誰似謝玄暉。
小結茅齋榿樹陰,故人書札問中林。醉醒臥有陶公石,澗壑游無疏傅金。壁削過云猶止觀,溪喧流水自澄心。報君投老幽棲事,瑤室璇房日漸深。
錦湖秋色漾漣漪,湖里游人歌《竹枝》。
斜日泊船紅蓼岸,神鴉飛過魯連祠。
長白山中跨白驢,偏提時掛小籃輿。
八騶朱雀航南路,可似先生薄笨車。
閔雨才寬又畏風,
從朝愁到夕陽舂。
誰教官到二千石,
不學當年邴曼容。
小爐馀火荻灰溫,云暗蕭齋靜掩門。
半夜驚風吹夢醒,滿窗寒雨逼鐙昏。
濁醪力薄難為醉,舊事吟成枉斷魂。
日月如流傷晚歲,此身空爾寄乾坤。
有畫無言語,
斯文豈易知。
人心對天一,
更向畫前窺。
宦海參商各遠游,相逢此日共登樓。
萸囊菊酒酬佳節(jié),鴻雁丹楓報晚秋。
天上白榆占象緯,朝端青瑣重名流。
憑高徙倚聯飛蓋,不數龍山落帽儔。
頗托朱熹契,難酬史浩知。
晚為西第頌,慚對《北山移》。
慷慨論恢復,升平記亂離。
白頭翻杜集,應廢《洗兵》詩。
奇功畢竟屬吾曹,狄武襄無諸葛豪。
翠羽葆行禽孟獲,金龍衣在失儂高。
春生洲渚千麾出,麥熟崆峒萬矢櫜。
從此南人不反矣,犁邊犢是帶邊刀。
德門集瑞壽星明,
遠繼蒲江譜四聲。
先集幸蒙編感舊,
殷殷下問有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