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以窗里人將老門前樹欲秋為韻作小詩十首 其七
唐虞雖已遠,
至道豈無傳。
度日一編里,
懷人千載前。
唐虞雖已遠,
至道豈無傳。
度日一編里,
懷人千載前。
唐堯和虞舜的時代雖然已經久遠,但那至高的道德準則難道就沒有流傳下來嗎?我每天都沉浸在書籍之中,緬懷千年前的賢人們。
唐虞:唐堯與虞舜的并稱,遠古部落聯盟的首領,古史傳說中圣明君主。
至道:最高的道理、準則。
一編:指一本書。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生活在一個社會文化氛圍濃厚,人們重視傳統道德和歷史文化傳承的時期。詩人或許有感于現實中的一些現象,從而通過緬懷唐虞時代的賢君,來表達對理想道德準則的追求和對文化傳承的關注。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古代賢君和至道的尊崇與追尋。其突出特點是借古抒懷,以簡潔的語言傳達深刻的思想。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傳統文化的珍視和傳承意識。
當言不避截舌,當爐不避猛火。
趁手作得家生,到老自能穩坐。
水深杓柄長,舀水洗頭剃。
雪峰刀上眼忽開,琉璃殿里無關閉。
大悲許多手眼,如人夜摸枕子。
徧身通身起來,盡受奴驅婢使。
君不見認著牛跡里,失卻大海水。
轉變未得時,依前有依倚。
歸去來,歸去來,拍天洪浪如浮埃。
斷取方壺壯郡壕,鉤連野色上亭臯。
星移日轉天容麗,江凈山明地軸髙。
下榻筵賓供歗詠,凝香罷寢助風騷。
使君八九吞云夢,小展風煙遺我曹。
贈以之中語,咸云秘密言。
誰知此老子,非妙亦非玄。
直截不藏覆,當機火里蓮。
誰人明此意,端坐自擎拳。
這漢一生空倔彊,偏向人前放軟頑。
涅槃路上栽荊棘,解脫門前緊著關。
不別法身三種病,豈識楞嚴義八還。
謾把少林在孔笛,等閑吹過汩羅灣。
今夜喚明朝作來年,明朝喚今夜作去歲。
即稱來年今夜合來,既號去歲明朝合去。
來年今夜不見來,去歲明朝定不去。
既不來,又不去,業識茫茫無本據。
大圓鏡里絕纖塵,個中豈著閑家具。
是則是,別又別,爍迦晃破秋天月。
龐公不昧本來身,大似飛龍成跛鼈。
爾諸人,瞥不瞥,靈利漢須看時節。
五九盡處又逢春,衲僧腦后三斤鐵。
少小尚奇偉,長年病莫興。折腰仕五斗,詎敢論好憎。
居然畏罪罟,局如履春冰。每懷鷹隼翮,鞲上看鋒棱。
追隨縉紳后,糠籺雜肴烝。泮宮天下士,借甚得儒稱。
巍巍眾峰上,跛足豈易凌。朝廷重薦延,拔茅余空塍。
公孫富經術,非子誰能勝。坐見萬頃波,甖缶汲逾澄。
沛然下膏澤,蓊若朝云升。勿云嘆留滯,青史他年登。
偶坐松根送落暉,竹風零露濕人衣。
亂螢點水只自照,宿鳥赴林猶并飛。
玉塔微瀾秋月吐,澄江凈練夜潮歸。
好山不負平生約,故傍吾廬翠作圍。
咄這擔版漢,從來無所知。
曾經一頓飽,忘卻累年饑。
動便觸人諱,拍盲不識時。
平生沒活計,赤手討便宜。
三生調御潮音會,樓閣隨方涌化城。
鳥樹有聲皆念法,云山多態摠忘情。
禪翁自得逃禪樂,俗客猶沾避俗名。
但了心源秋月凈,剎塵何地不光明。
維摩病,說盡道理。
龍翔病,咳嗽不已。
咳嗽不已,說盡道理。
說盡道理,咳嗽不已。
本是長江湊風冷,卻教露柱患頭風。
一見便見,八角磨盤空里轉。
一得永得,辰錦朱砂如墨黑。
秋風吹渭水,已落云門三句里。
落葉滿長安,幾個而今被眼瞞。
汝求吾之贊,復贊吾之真。
大海絕涓滴,須彌無一塵。
以訐為直而非直,以察為明而非明。
象王回旋,師子嚬呻。
性不可會,瞥喜瞥瞋。
與佛祖為冤敵,與魔外為親姻。
自是其是,而人不汝是。
自神其神,而人不汝神。
如此為人善知識,少吃酸醋三五升。
十方法界至人口,法界所有即其舌。
只憑此口與舌頭,祝吾君壽無間歇。
億萬斯年注福源,如海滉漾永不竭。
師子窟內產狻猊,鸑鷟定出丹山穴。
為瑞為祥遍九垓,草木昆蟲盡歡悅。
稽首不可思議事,喻若眾星拱明月。
故今宣暢妙伽陀,第一義中真實說。
絕消息處捉來,有形影中走卻。
只因懶問兒孫,要把襕衫反著。
坐久成勞,位次已高。
起時失卻人天相,無限行人認白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