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四首 其二
維摩病,說盡道理。
龍翔病,咳嗽不已。
咳嗽不已,說盡道理。
說盡道理,咳嗽不已。
本是長江湊風冷,卻教露柱患頭風。
維摩病,說盡道理。
龍翔病,咳嗽不已。
咳嗽不已,說盡道理。
說盡道理,咳嗽不已。
本是長江湊風冷,卻教露柱患頭風。
維摩居士生病,能說出無盡的道理。龍翔我生病,只是不停地咳嗽。不停地咳嗽,也好像在說盡道理。說盡道理,依舊咳嗽不止。本來是長江上吹來的冷風所致,卻說是讓露柱患上了頭風病。
維摩:指維摩居士,是佛教中在家菩薩的代表人物,以善于論說佛法著稱。
龍翔:這里是作者自稱。
露柱:禪宗用語,指佛殿的柱子,常用來代表無情之物。
頭風:一種頭痛病
偈語通常是禪宗僧人表達禪理的方式。此偈創作背景可能是作者在生病時,以獨特視角思考禪理,借自身咳嗽之病,用一種幽默荒誕的方式來表達對佛法、對世間執著觀念的看法。
這首偈語主旨在于打破常規思維,以幽默荒誕之態表達禪意。其突出特點是語言通俗、表現手法獨特。在禪宗文學史上,它豐富了偈語的表達形式,以輕松的方式傳達深刻思想。
春禽啼向水煙中,澹雨瀟瀟濕翠桐。才啟洞門驚客到,蒼苔先有鶴行蹤。
蜀茶花發日微矄,片片香光爛火云。茗酌合留山衲賞,酒籌應請麗人分。
檐角銀蟾透畫欞,龕燈才了佛前經。宵長猶剩閒功課,共把新題寫素屏。
淺水疏林漫搭庵,無奇可問但玄談。逢君只恐春歸去,帶雨看花盡濕衫。
五色繡團圓,登君玳瑁筵。
最宜紅燭下,偏稱落花前。
上客如先起,應須贈一船。
水竹居邊風日妍,
碧窗塵凈裊爐煙。
經旬群從相過少,
抄就中郎傳一編。
暗消瘦。何堪問、當年漢殿人柳。倦看云戀岫。半著已輸,休問棋手。
王城夢久,早負卻、鋤云梅畝。一室秋燈縹渺,向殘夕憶春華,幾滄桑回首。
還有,玉顏翠袖,朱樓買醉,人共唐花秀。淚辭明燭溜。易得悲歡,黃昏時候,風光似舊。
念一往、情懷如酒,錦瑟凄涼自奏。勸哀樂、莫關心,中年后。
漢嘉城南雨新晴,漢嘉城下登舟行。
舟行適意那有此,樓臺搖蕩綠波起。
凌云有意送行客,九峰青人船窗里。
大波怒起聲喧豗,濛水涐水橫江來。
陽侯出斗踏巨浪,罔象逃遁愁驚雷。
長年三老慣涉險,到此變色胡為哉。
舉頭喧呼人踴躍,船勢忽如飛隼落。
烏尤山下一回頭,猶見驚濤濺佛腳。
清風不動旗影斜,鼓音未斷回帆撾。
翠羽驚飛江上鳥,白蘋開滿江邊花。
江鳥江花無限景,碧流蕩漾波紋靜。
無數數煙巒翠作堆,分明倒臥峨眉影。
峨眉山影和煙沈,峨眉雪水入江深。
船頭一掬寒沁齒,好試平生冰雪心。
護幄通明殿,仙階貴可知。
塵凡聊混跡,功行欲康時。
明月丹崖路,秋風白玉墀。
行聞普濟足,飛步萬真期。
梨花院落柳花天,形影分明瘦可憐。
金屋去來留本色,白頭羈旅負華年。
秋霜樓上佳人淚,璧月宮中狎客箋。
何處素心尋舊侶,徘徊王謝畫堂前。
玉局昔年客,禿鬢老仙翁。思移林屋嘉樹,飽啖洞庭紅。疑作亭名楚頌,眷此素榮綠葉,慘淡比青楓。有志那能遂,遺跡大江東。
仿瞻子,懷古意,畫圖中。雨蓑風笠,長镵白木苦匆匆。且自耕云半畝,轉眼霜林千顆,一笑對山童。忘卻生綃里,欲倩右軍封。
買藥囊無金,
伏枕頭有霜。
夜深不得睡,
隙月射秋床。
青女籠晴試小春,
門前沙路凈無塵。
平洲水竹因依好,
白鷺飛來不避人。
生在如來家,須學如來行。
諸念入正念,有諍歸無諍。
少林佛國不再見,臺山大會堪憑□。
彼何人哉我何人,眨起眉毛宜猛省。
燁燁玄巖詠紫芝,蒲輪前隊引非氂。
七閩虎變雄三戶,百粵鷹揚載六師。
砌莢尚依唐日月,宮槐重睹漢威儀。
十年辛苦調元老,窺見河清飲月氏。
徒御紛紛擁劍關,蜀人感泣送公還。
欲知千里謳歌意,半在百篇文字間。
風霰道途方過闕,煙霞旌旆更尋山。
重金不負扁舟約,賀老鑒湖春水閒。
云散煙收渺渺秋,
蛩聲四壁起新愁。
西風萬里乾坤眼,
不到斜陽十二樓。
門開星灣北,郡抱沙洲面。
旬日風四霾,晨容豁一變。
融融霽氣中,野曠山蔥茜。
我與匡廬君,始以真相見。
兜羅罥半腰,玉簾垂一線。
濛濛噓淡白,吞吐青瑤片。
大哉膚寸澤,端可六合遍。
顧以晴翠光,洗我連宵倦。
衡云禱無私,海市祈敢炫。
半日竹輿上,泠風有余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