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齊梁體寄馮使君三首 一
庭鳥多好音,相呼灌木中。
竹房更何有,還如鳥巢空。
賴逢富人侯,真東晉謝公。
煌煌發令姿,珂珮鳴丁冬。
故山有深霞,未如旌旗紅。
慚非衛霍松,何以當清風。
庭鳥多好音,相呼灌木中。
竹房更何有,還如鳥巢空。
賴逢富人侯,真東晉謝公。
煌煌發令姿,珂珮鳴丁冬。
故山有深霞,未如旌旗紅。
慚非衛霍松,何以當清風。
庭院里的鳥兒啼聲美妙,在灌木叢中相互呼喚。竹房里還有什么呢,就像鳥巢一樣空蕩蕩。幸虧遇到了富貴賢能的使君,真像東晉的謝安。您發布命令時神采奕奕,身上的珂珮叮咚作響。故鄉有絢爛的晚霞,但比不上您旌旗的鮮艷。慚愧我不是衛青、霍光那樣的棟梁之材,怎能承受您的清風惠顧。
齊梁體:南朝齊、梁時代的詩風,多講求聲律對偶。
使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富人侯:指馮使君,言其富貴。
謝公:指東晉謝安,他多才多藝,有治國之才。
珂珮:用玉石或貝殼做的裝飾品,常系于腰間,行走時作響。
衛霍:指西漢名將衛青和霍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在與馮使君交往過程中,被其風采和才能所折服,從而創作此詩表達自己的感受。當時或許社會相對穩定,詩人生活也較為平靜,有機會結識像馮使君這樣的人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馮使君,突出其賢能風采。其特點是意象運用巧妙,情感表達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與情感表達。
峭壁千尋屹曉寒,
何年人插釣魚竿。
煙霞不受衣冠涴,
天地那如蓑笠寛。
幸有同肩黃屋貴,
不妨伸腳白云端。
能令漢室亦増重,
可作巢由一例看。
新竹壓簷桑四圍,
小齋幽敞明朱曦。
晝長吟罷蟬鳴樹,
夜深燼落螢入幃。
北窗高臥羲皇侶,
只因素稔讀書趣。
讀書之樂樂無窮,
瑤琴一曲來薰風。
金明池上共揚鞭,豪氣寧求許祀田。
不道福碑轟忒早,相逢頹景穏為便。
牙牌刻處謾夸貴,藍綬披來難敵鮮。
千歲盡長公論在,于中定有好官員。
高閣連城十二欄,西風領客共躋攀。
半簾煙雨長江外,千里湖山咫尺間。
雁帶秋聲歸別浦,鶯分春色過巴山。
當年蛺蝶知誰畫,一夢莊周去不還。
孤坐衲蒙頭,巖扉花竹幽。
山明云罷雨,天迥月懸秋。
煮茗猿分飲,藏蔬鼠或偷。
道人方睡去,夢入五臺游。
秋風慘欲割,秋月明不發。
誰令聲名高,竟使壽命折。
往年失四靈,詩道微一髪。
縞素革織組,宮征節亂聒。
力排唐末陋,意風雅軋。
清廟不待陳,黃壤詎能沒。
新篇今寂寞,故墨慎無忽。
倚天蒼弁獨崔嵬,仙闕逰遨愧不才。
攬鏡頻嗟雙鬢改,推窗三見六花開。
山中酒戶沖寒去,城里行人踏雪來。
安得時晴風日好,竹林深處且啣杯。
香者梅之氣,白者梅之質。
以為香不香,鼻孔有通窒。
我有天者在,一白自不易。
古人重伐木,惟恐變顏色。
大雅久不作,此道豈常息。
詩翁言外意,不能磨滅白。
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
形解驗黙仙,吐論知凝神。
立俗迕流議,尋山洽隱淪。
鸞翮有時鏘,龍性誰能馴。
江湖牢落嘆蘧年,
說著干淳淚泫然。
折桂昔為天上客,
餐松今作洞中仙。
南窗寄傲陶元亮,
東海歸來魯仲連。
紫鳳天吳顛倒褐,
抱琴又泛楚江船。
四境風寒滿目秋,區區嫠婦深憂。
豈無豪杰二三策,亦有東南百十州。
斫案肯迎新造魏,揮戈曾復舊宗周。
倉公一望休驚走,好把囊中暝眩投。
兩公兄弟我,我亦母夫人。
侍疾番禺藥,行封海道綸。
孤窮空后死,俯仰欲誰親。
不盡西州淚,陶阡杳去塵。
十里風光煙水白,嵯峨帝城紫霧隔
笛聲吹斷蒲葉風,鷺飛界破青山色
湖波鱗鱗織成縠,翠蓋紅幢機上簇
長安冨兒美少年,馬行紫陌香塵撲
畫舫誰家窈窕娘,半額鵞黃時様粧
玉手折花嬌無力,花枝斜掛銀絲長
隔花躊躕意相屬,稍稍談笑聞余香
夕陽西下漢水逺,無計問覔雙瓊珰
巫山高哉但入夢,安得插翅飛其傍
君不見吳姬采蓮自唱曲,君王尚在舟中宿
石路層層碧蘚花,矮窗低戶足煙霞。
愁聞獨鶴悲寒角,靜閱群蜂湊晚衙。
野菜旋挑奚待糝,石泉新汲自煎茶。
爐熏銷盡拋書卷,閑倚闌干看日斜。
圣皇神武志規恢,
南國胡為貢未來。
銅柱地荒云隔斷,
珠崖天圣鴈飛回。
秋風曾見秦師出,
曉日今聞漢詔哀。
中國有人終慕化,
且看萬象樂春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