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文魁母齊魏國夫人三首 其三
兩公兄弟我,我亦母夫人。
侍疾番禺藥,行封海道綸。
孤窮空后死,俯仰欲誰親。
不盡西州淚,陶阡杳去塵。
兩公兄弟我,我亦母夫人。
侍疾番禺藥,行封海道綸。
孤窮空后死,俯仰欲誰親。
不盡西州淚,陶阡杳去塵。
您兩位公子如同我的兄弟,我也如同您的子輩一般。曾在番禺為您侍奉疾病煎藥,又曾見證您受封海道的詔書。如今我孤苦無依空活于世,俯仰之間再無親近之人。西州門外的淚水流不盡,您的墓地已遠逝于塵埃之中。
兩公:指文魁兄弟;
侍疾:侍奉病人;
番禺:地名,今屬廣東;
海道綸:通過海道傳遞的皇帝詔書(綸:皇帝的詔書);
孤窮:孤苦窮困;
西州淚:典出《世說新語》,羊曇哭謝安過西州門,后指對亡人的深切哀痛;
陶阡:指齊魏國夫人的墓地(阡:墳墓);
杳:遙遠,不見蹤影。
此詩為文魁之母齊魏國夫人去世時所作挽詩(組詩第三首)。詩人與文魁兄弟交厚,曾受齊魏國夫人關照,故在其離世后,通過追敘過往相處細節,抒發深切哀思。
全詩以哀痛之情貫穿,通過回憶侍奉、封贈等往事,結合自身孤苦之境,表達對齊魏國夫人的深切悼念,情感真摯,是一首典型的挽親之作。
一身入定多身出,屈申臂頃四天下。
如世篋藏諸有物,及以絲縷舞工木。
小兒贊嘆或恐怖,耆老智者但袖手。
佛說神通方便力,度脫眾生具功德。
把竿本屬英雄事,不見興周八百年。
屢過淮陰重回首,封齊畢竟遜前賢。
為農兼學圃,有粟慰饑寒。
濯濯芙蕖美,花花世界寬。
一春勞望杏,九畹勝滋蘭。
償取芳膏潤,應憐稼穡艱。
埋玉傳南漢,花田今尚存。
雪中香不散,煙外月無痕。
芳草尋詩路,青旗賣酒村。
漫將蝴蝶數,一一美人魂。
紅塵應不到青山,新徙琴書入考槃。茅舍竹籬閒處樂,地爐松火靜中安。
數竿瘦竹風初靜,滿樹寒梅雪未乾。卻笑山人多逸興,詩成袖手面層巒。
心跡高樓結搆幽,吾人于此足藏脩。北山崒嵂青云鎖,南谷深沈紫霧浮。
敬意毋荒時翼翼,善心不昧日休休。君今莫道功名事,爭似簞瓢樂自優。
共愁天紀亂,依舊日南時。
氣本自然應,策今誰可推。
每懷添線女,還意覆杯兒。
偃蹇無歸計,天涯兩鬢絲。
短籬矮屋板橋西,
十畝桑陰接稻畦。
滿眼兒孫滿檐日,
飯香時節午雞啼。
禹功遠矣世猶思,
誰谷吾州賴兩陂。
待與閟宮碑歲月,
并為神作送迎詩。
譙鼓喧相迫,燈殘夢不成。
豈宜空枕上,猶復妒寒更。
為報津前婦,休貪江上魚。
魚來空比目,不見一行書。
奴如飛絮,郎如流水,相沾便肯相隨。微月戶庭,殘燈簾幕,匆匆共惜佳期。才話暫分攜。早抱人嬌咽,雙淚紅垂。畫舸難停,翠帷輕別兩依依。
別來怎表相思。有分香帕子,合數松兒。紅粉脆痕,青箋嫩約,丁寧莫遣人知。成病也因誰。更自言秋杪,親去無疑。但恐生時注著,合有分于飛。
淵明秋日賦歸來,書劍蕭蕭度粵臺。
半畝林塘三徑在,五湖煙雨一尊開。
梧山云盡棠陰遠,桂水天空雁影催。
戲彩有衣熊未夢,祝君擬泛慶兒杯。
岳伯新凝節,山人遠泛槎。隼旟驚宿鳥,文佩散幽花。
樛木如攀駕,春風合□茶。尚馀南浦月,光映北山霞。
無日不登眺,迂儒春更迂。水云供去住,晴雨任乘除。
不下賢人榻,空回長者車。聚星吾道在,山鬼莫揶榆。
今年寒到江鄉早,未及中秋見雁飛。
八十老翁頑似鐵,三更風雨采菱歸。
五百年間幾劫灰,
南園非復舊池臺。
溶溶玉帶河邊水,
曾見張喬照影來。
充閭佳氣有云飛,知是神人抱送歸。墓上夢徵名將劍,江邊淚認逐臣衣。悟開心學源源活,遁入禪機漸漸非。第一山陰流派別,天泉四語證王畿。
臣惟賊不遺君父,麟閣丹青視等閑。義旅風馳樟樹鎮,野心云戀九華山。殘兵絡繹輿尸苦,諸將淋漓戰血斑。付與龍江江外路,凱歌人報獻俘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