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書懷
孤坐衲蒙頭,巖扉花竹幽。
山明云罷雨,天迥月懸秋。
煮茗猿分飲,藏蔬鼠或偷。
道人方睡去,夢入五臺游。
孤坐衲蒙頭,巖扉花竹幽。
山明云罷雨,天迥月懸秋。
煮茗猿分飲,藏蔬鼠或偷。
道人方睡去,夢入五臺游。
獨自坐著,僧衣蒙頭,山門前花竹清幽。雨過云散,山色明麗,天空高遠,秋月懸空。煮茶時,猿猴也來分飲;藏菜處,老鼠偶爾偷取。道人剛剛睡去,夢境已游至五臺山。
衲(nà):僧衣,這里指用僧衣蒙頭的狀態。
巖扉(fēi):山巖的門,代指山居的門戶。
罷雨:雨停。
迥(jiǒng):遠,遼闊。
分飲:分享飲用。
或:有時。
道人:此處指詩人自己,或代指修行者。
五臺:五臺山,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代指修行圣地。
此詩應作于詩人隱居山林期間。夏日午后,雨過天晴,詩人獨坐山居,觀察自然與生活細節(猿飲、鼠偷),又因閑適生夢,夢入五臺山,反映其修行者身份或對佛禪的向往。
全詩以“夏日書懷”為題,通過山居日常的細膩描寫,展現清幽閑適的生活狀態,既具自然之趣,又含禪修之意,體現詩人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萬歲丹霞府,千函蕊笈書。
時時瞻絳節,往往下云車。
近與剛風接,高連上帝居。
登前望南岳,清蹕徹空虛。
方池水影薄,曲檻鳥聲嬌。
鸞鏡紅綿冷,蛾眉翠黛消。
冶容舒嫩萼,幽思結柔條。
纖指收花露,輕將雪粉調。
地遠塵寰絕點埃,懸崖屈曲寄層臺。
山頭玉溜隨檐滴,巖下金容就石開。
寺影不妨流水過,松香長逐好風來。
徧游未盡無窮景,為報舟人且莫催。
步入禪關一徑賒,攝衣登眺夕陽斜。
金谿碧落千條練,紫塔光涵五色霞。
月系扁舟漁火渡,風清古碣隠君家。
游人亦臥東山麓,醉倚煙蘿學種瓜。
夫君真自淦川來,書種相承教有臺。
蓬閬得時宜直上,金焦無地卻空回。
薦書共喜從天下,詩句誰能帶雨催。
細數平生歸計是,待耕明月種寒梅。
百丈傳衣后,棲心近沃洲。
道高歸毳侶,名重達凝旒。
對話千峰雪,安禪萬木秋。
仍聞有新偈,時向四方流。
左輔周垣隠白沙,龍媒絕種進天家。
驕嘶玉勒憐豐草,渴飲冰泉帶落花。
西狩還經千里棧,東巡會駕五云車。
權奇滅沒猶驚電,漫許拳毛世特夸。
梵王宮倚市廛開,波劫何曾斷俗埃。
百萬源流歸海會,三千世界屬如來。
老龍收雨藏香缽,野鶴聽經繞法臺。
聞道題名還有塔,熙寧四老總多才。
高秋客未還,何處望鄉關。
喬宇蒼煙外,孤亭落照間。
雨晴山覺近,潮滿水如閑。
目斷峒陽路,歸云不可攀。
腳力無窮為好山,直須勾引到禪關。
柳堤雪后搖金縷,竹徑風前弄翠環。
宦業始知紅葉落,清游終羨白云閑。
此來不見文殊面,多謝巖花慰我顏。
喬松蒼竹帶煙霏,木拱彤簷藹翠微。
虛谷玲瓏遺鳳響,行云蒙密護龍歸。
繁花結繡迷樵徑,靈飄藥香滿客衣。
更欲搘筇遍諸頂,可憐無策駐殘暉。
青原連峰鬰嵯峨,中產瑞石如金螺。清淑之氣孕秀多,蜿蟺旁礴無偏頗。
間世人杰文星羅,六一鳴道繼雄軻。忠簡名節森聱牙,乃孫所學能傳家。
天孫為織云錦窠,五鳳裝樓龍作梭。吐詞摛藻正而葩,緯國經邦真土苴。
暫屈計臺煩撫摩,飛芻挽粟漢蕭何。專城治郡政不苛,分醫散藥起札瘥。
幻出東湖十里荷,百花蔽虧萬柳遮。民不知勞在咄嗟,涂歌里詠自吟哦,坐致金穰玉燭和。
登城萬寶豐百嘉,黍稷稻粱菽禾麻。維時秋律灰吹葭,玉宇涼生雨乍過。
銀河夜靜風無波,祥煙瑞靄紛交加。只說牛女此會佳,誰知神仙降云車。
中驅下扶走乘戈,玉妃擁衛不?呵。童女十二顏如花,乘鸞吹簫靜無嘩。
彈璈戛玉獻琵琶,琴奏雙成瑟女媧。仙掌金莖吸露華,西涼蒲萄勝流霞。
桃實如蟠棗如瓜,祝公千百算增遐。公持玉節鎮龍沙,我領轅門吉水涯。
一水東西騁望賒,安得共泛張騫槎。秋風閶闔鳴玉珂,公歸調鼎我鹽醝,持衡不致斤兩差。
詩寄柏梁愧猗那,因詞見意倘可歌。
數年樂此宦池城,每愛湖光分外清。
遠浦落霞秋水闊,亂山斜日碧云橫。
牧吹牛背歸林晚,漁唱舟中對月明。
同覽翠微重吊古,謾將詩酒逐交情。
古寺隠山腹,蒼苔行地衣。
岑寂少人跡,路才一線微。
問誰促公行,一句山谷詩。
閑來就湯沐,聊叩幽人扉。
相投一杯水,氣味如曹溪。
興盡即云返,重到還無期。
個中別是一乾坤,藹藹祥云擁洞門。
天柱遙知鎖金闕,絳橋仍想接昆侖。
仙人幻出珊瑚木,玉女妝成錦繡墩。
石室霜臺更奇絕,桃源從此不須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