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巖
石路層層碧蘚花,矮窗低戶足煙霞。
愁聞獨鶴悲寒角,靜閱群蜂湊晚衙。
野菜旋挑奚待糝,石泉新汲自煎茶。
爐熏銷盡拋書卷,閑倚闌干看日斜。
石路層層碧蘚花,矮窗低戶足煙霞。
愁聞獨鶴悲寒角,靜閱群蜂湊晚衙。
野菜旋挑奚待糝,石泉新汲自煎茶。
爐熏銷盡拋書卷,閑倚闌干看日斜。
石頭小路層層疊疊,覆蓋著碧綠的苔蘚;矮窗低門之處,滿眼都是煙霞繚繞。愁悶中聽到孤鶴的悲鳴與寒角的聲響,靜坐著看群蜂像晚衙歸隊般聚集。剛挑來的野菜無需調料,新汲取的石泉自煮香茶。爐中熏香燃盡,放下書卷,悠閑地倚著欄桿看夕陽西斜。
碧蘚花:綠色的苔蘚,因苔蘚叢生如花開狀,故稱。
煙霞:煙霧與云霞,此處形容山間景色的朦朧秀美。
寒角:寒冷中吹奏的號角聲,烘托蒼涼氛圍。
晚衙:本指官吏傍晚退衙,此處比喻群蜂傍晚歸巢的景象。
旋挑:立即采摘。
奚待糝(shēn):何須添加調料。糝,米粒,此處泛指調料。
新汲:剛從石縫中汲取的泉水。
爐熏:香爐中燃燒的熏香。
此詩當創作于詩人隱居或游歷山水期間。從“矮窗低戶”“石泉煎茶”等描寫可見,詩人身處山間幽居,遠離塵囂,心境平和,故能細致捕捉山居生活的詩意。
全詩以細膩筆觸描繪山居環境與日常,通過清幽之景與閑適之事的結合,展現詩人超脫世俗的生活態度。語言質樸而富有畫面感,是田園隱逸詩的典型之作。
小雨空濛罩遠天,
愁心只在水云邊。
半生事業鬢間雪,
萬里音書嶺上煙。
爆竹不煩驚旅夢,
殘花留得伴枯禪。
魚聲梵唄渾成淚,
破衲蒙頭又一年。
云移山不動,
客去水相隨。
高臥南窗意,
羲皇祗自知。
蕭蕭華發已桑榆
五十年來一病軀
三度草廬天詔下
兩番圜土圣恩殊
棲遲歲月慚明世
俯仰乾坤笑腐儒
匡濟曾無纖芥力
空教三徑屢荒蕪
春入梅梢臘雪邊
華堂好事近春先
一雙眷屬情初定
廿四花風信已全
連理瓊枝人似玉
芙蓉錦帳夜如年
今宵陽上非陽下
毋用「潛龍」小印鐫!
陶潛任天真,其性頗耽酒。
自從棄官來,家貧不能有。
九月九日時,菊花空滿手。
中心竊自思,儻有人送否。
白衣攜壺觴,果來遺老叟。
且喜得斟酌,安問升與斗。
奮衣野田中,今日嗟無負。
兀傲迷東西,蓑笠不能守。
傾倒強行行,酣歌歸五柳。
生事不曾問,肯愧家中婦。
積雪猶殘雨復新,
正朝日晦只逡巡。
浮云未省見白日,
細草何事知青春。
杖藜苦恨泥污客,
解衣生憎寒著人。
遷鶯來燕勢未可,
天意靳靳留芳辰。
花外燈深得句初,
能春笑問酒何如。
陶然手擘蠻箋去,
遺落塵間食蠹魚。
東風一路欲尋花
冷色殘香老海涯
莫道春光無意緒
月明歌笛滿池蛙
舊事紛紜成昔夢,
馀生竄逐誤微官。
一年道路危三峽,
幾度歌吟歷五盤。
甄別有恩垂藻鑒,
芬芳無德播椒蘭。
逢人但說生還喜,
莫問從前事急難。
得君詩一卷,自命曰深居。苦愛驚人句,多慚寄我書。絕知吟可老,更問法何如。叟已忘言久,離鉤正待魚。
伊昔君居里,宗師有大賢。字嘗疑呂啞,詩怕為楊顛。堪恨梁頹久,祇馀棹曲傳。要令吟律細,但學紫陽仙。
負笈曾孫氣老蒼,
江南邂逅一傾觴。
鴐鵝滿眼兵塵動,
應向圖中覓故鄉。
天上初逢,人間乍別。這遭又負新秋節。有心聚散做新愁,中庭瓜果為虛設。
卻憶殘荷,應憐殘月。無眠不愛蛩聲切。離家情味你知么,回家我也從頭說。
華表空傳鶴馭歸,
墓前松柏已成圍。
當年手植人何在,
腸斷饑烏日暮飛。
慈深愿廣育圣明,
首出萬國之儀刑。
壽崇功德無能名,
妙高山色青又青。
頻年居鬧市,有夢及林泉。
小踐閑中約,來談局外天。
橫波琴自鼓,得趣石無言。
相顧頭俱雪,憑誰問祖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