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冷朝奉路逢王才元舍人同往
曉路髯翁已我先,清時有味獨君偏。
柳深門掩徑未掃,花落鳥啼人尚眠。
顛倒著衣驚應客,咄嗟解榻遽張筵。
云開日影斜閶闔,悵望歸程急馬鞭。
曉路髯翁已我先,清時有味獨君偏。
柳深門掩徑未掃,花落鳥啼人尚眠。
顛倒著衣驚應客,咄嗟解榻遽張筵。
云開日影斜閶闔,悵望歸程急馬鞭。
清晨路上,那位有胡須的老翁已在我前面,清平時代有這般雅趣的唯獨您最突出。柳樹幽深,門掩著,小徑還未清掃,落花滿地,鳥兒啼鳴,人還在酣眠。匆忙顛倒著穿好衣服,驚起出來迎接客人,很快安排好床鋪,立即擺開筵席。云開霧散,日影斜照在宮殿上,惆悵地望著歸程,急忙揮動馬鞭。
謁:拜訪。冷朝奉:人名。王才元舍人:人名。髯翁:指有胡須的老人。清時:清平時代。偏:突出。咄嗟:霎時,很快。閶闔:原指傳說中的天門,這里借指宮殿。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清時’可推測當時社會處于相對和平穩定的時期。詩人在拜訪冷朝奉的路上遇到王才元舍人,一同前往,可能是在一次日常的社交拜訪活動中創作此詩,記錄下途中的所見所感。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拜訪友人途中及拜訪的經歷,突出友人的雅趣和熱情好客。其特點在于生動描繪場景,意境變化豐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片段和日常交往。
行人到武昌,已作半途喜。
那識武昌南,煙水五千里。
玉局仙人老游戲,流傳乃有笠屐圖。青箬蓋頭齒幾蠟,意度故自閒且都。
曩聞東山臥謝傅,亦越裴令乘清涂。寢處山澤氣何穆,亂頭粗服神猶腴。
古之達人不凝滯,圭玉端復陳蘭蒲。津門大帥得此意,典午名世皆其徒。
冠劍應擬狀褒鄂,被服聊用規黃虞。豈不立致青云衢,出持玉節兼金符。
為宅醰粹延清娛,遂令莆舄煙霞俱。脕顏玉色鄰泰初,拾其香草春芬敷。
看云拄杖亦偶爾,要非專寂師臞儒。和平音妙環中樞,攫醳按抑聽已無。
靜移群動理不殊,此意解者惟髯蘇。
特立誰能為道謀,千鈞豈可委庸流。
正涂壅底如叢棘,此意蕭條若綴旒。
指掌人歸容景慕,傳心書在正研求。
恭惟天道何由謬,服力田疇自有秋。
明月愛流水,一輪池上明。
水亦愛明月,金波徹底清。
愛水兼愛月,有客登西亭。
其時萬籟寂,秋花呈微馨。
荷珠不甚惜,風來一齊傾,
露零螢火濕,屟響蛩語停。
感此玄化理,形骸付空冥。
坐久并忘我,何處塵慮攖。
鐘聲偶然來,起念知三更。
當我起念時,天亦微云生。
疏枝老干自斜橫,開滿冷花冰蕊。竹里柴門對流水。
夜深人靜,夢回酒醒,半隱鳥皮幾。
明月下,小窗前,亂飛瓊雪寒煙里。
瀟灑足平生,不作勞勞羈宦子。
梅花結伴,修竹蒼松,樂事無過此。
任三春桃李斗芳菲,怕風動、嬌紅盡吹起。
畫圖上,一片清香生素紙。
何處秋風至?
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
孤客最先聞。
幾副卿謀淚,懸河決溜時。百身難命贖,一老不天遺。竹垞弘通學,桐江瘦淡詩。重因風雅惜,匪特痛吾私。
八閩耆舊傳,近世故殊倫。蠔荔間三絕,嚴高后一人。壞梁逢喪亂,撼樹出交親。未敢門墻列,酬知只愴神。
兩龍鏖戰關內,一虎獨步粵中。自乘黃屋稱制,身著赭袍呼嵩。
風雨數問廟老,龜螭百尺碑穹。中有任囂陸賈,儼然作配西東。
百粵提封萬井,中原虎視眈眈。昔為秦尉有狀,后禪龍川果堪。
古廟低徊歲月,二陵想像禪龕。伏臘村翁走祭,門前估客弛儋。
漢秦已罷甲兵,天下謳歌太平。奉使來憑寸舌,無人上請長纓。
但遣清風動地,何須黃金滿籯。堪嘆人亡世遠,欲尋遺跡無徵。
火云涌起勢崔巍,行舸紗窗一一開。
自是宦途無定跡,莫嫌臺檄屬非材。
往還倏忽南柯夢,離合殷勤北海罍。
更謝□人為吉語,果然朝夕得歸來。
三八念誦,勞動大眾。
五月升堂,說短論長。
打鼓入室,逼狗透墻。
家在空明云水際,白茆紅瓦參差,秋瓜蔓隴豆升籬。荒寒郊落,光景恰宜詩。
門外小池新鑿就,池上孤島無依,手栽桃李駐春暉。成陰結子,食報定何時?
為攬西樵勝,天峰俯仰間。
流泉分洞府,境界出塵寰。
谷口多松桂,幽人時往還。
散懷殊可適,心與白云閑。
朱闌十二柳毿毿,
入水亭臺影倒含。
買得魚舟堪度歲,
燕南風景似江南。
淺淺妝成淡淡梅。見梅憶著傍妝臺。書無鴻雁如何寄,腸斷催歸作么回。
千種恨,百般猜。為伊懷抱幾時開。可堪江上風頭惡,不放朝云入夢來。
芳草池塘,綠蔭階除,清和暇時。有膝前愛子,牽衣問字,閨中博士,習禮明詩。暖律調鶯,新聲囀鳳,賢母由來即令師。韶華暮、對東君怊悵,忍賦將離。
人生百歲難期。最寒暖、中年費護持。嘆華胥短夢,霜蘭坐萎,春暉寸草,風樹含悲。合浦明珠,空梁夜月,應有安仁百首詞。瞻遺照、羨千秋彤管,一代蛾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