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書亭紳鎮帥戴笠圖
玉局仙人老游戲,流傳乃有笠屐圖。青箬蓋頭齒幾蠟,意度故自閒且都。
曩聞東山臥謝傅,亦越裴令乘清涂。寢處山澤氣何穆,亂頭粗服神猶腴。
古之達人不凝滯,圭玉端復陳蘭蒲。津門大帥得此意,典午名世皆其徒。
冠劍應擬狀褒鄂,被服聊用規黃虞。豈不立致青云衢,出持玉節兼金符。
為宅醰粹延清娛,遂令莆舄煙霞俱。脕顏玉色鄰泰初,拾其香草春芬敷。
看云拄杖亦偶爾,要非專寂師臞儒。和平音妙環中樞,攫醳按抑聽已無。
靜移群動理不殊,此意解者惟髯蘇。
玉局仙人老游戲,流傳乃有笠屐圖。青箬蓋頭齒幾蠟,意度故自閒且都。
曩聞東山臥謝傅,亦越裴令乘清涂。寢處山澤氣何穆,亂頭粗服神猶腴。
古之達人不凝滯,圭玉端復陳蘭蒲。津門大帥得此意,典午名世皆其徒。
冠劍應擬狀褒鄂,被服聊用規黃虞。豈不立致青云衢,出持玉節兼金符。
為宅醰粹延清娛,遂令莆舄煙霞俱。脕顏玉色鄰泰初,拾其香草春芬敷。
看云拄杖亦偶爾,要非專寂師臞儒。和平音妙環中樞,攫醳按抑聽已無。
靜移群動理不殊,此意解者惟髯蘇。
玉局仙人蘇軾喜歡游戲人間,流傳下來有笠屐圖。圖中人身披青箬笠,鞋上涂蠟,神態悠閑又大方。以前聽說東晉謝安隱居東山,還有裴度出行清雅。他們身處山林,氣質祥和,即便不修邊幅也神采奕奕。古代通達之人不拘泥,美玉與蘭蒲可一同陳列。津門大帥領會了這個道理,和魏晉那些名士是一類人。他本可像褒國公、鄂國公那樣身著冠劍受表彰,卻穿著樸素效仿上古賢君。他并非不能平步青云,手持玉節、金符。他營造純粹氛圍享受清娛,讓自己與煙霞相伴。他面色如玉接近自然本真,如春日采摘香草般散發芬芳??丛浦粽戎皇桥紶栔e,并非像清瘦的儒生專于寂靜。他的和平之音美妙如環繞中樞,彈奏按抑之音已難聽聞。他能以靜制動,道理相通,能理解這層意思的只有蘇軾。
玉局仙人:指蘇軾,蘇軾曾提舉玉局觀。
笠屐圖:戴斗笠、穿木屐的畫像。
青箬:青色的箬笠。
東山臥謝傅:指東晉謝安隱居東山,后出山成就大業。
裴令:指唐代裴度,以清德著稱。
典午:指司馬氏,這里借指魏晉時期。
褒鄂:指唐代褒國公段志玄、鄂國公尉遲恭。
黃虞:指黃帝、虞舜,代表上古賢君。
玉節、金符:古代使臣或官員的信物。
莆舄:指鞋子,這里代指人。
泰初:指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狀態,這里指自然本真。
髯蘇:指蘇軾。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大帥在津門任職。詩人看到大帥的戴笠圖,有感于大帥不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祿,有古代賢達之風,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對大帥的贊賞。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津門大帥的高雅情懷和超脫世俗的精神境界。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通過眾多歷史人物展現大帥的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賢達風范的推崇。
雅道于今久寂寥,規模君肯到祈招。鯨牙浪闊傾三峽,鵬背云高負九霄。但覓圖書供閉戶,不憂勛業誤題橋。七言起我黃山興,若第詩功不愧蕭。
東坡信畸人,涉世真散材。仇池有歸路,羅浮豈徒來。踐蛇及茹蠱,心空了無猜。攜手葛與陶,歸哉復歸哉。
西山有靈丸,五色發光耀。餌之生羽翰,可以后天老。莊楊擲斗筲,宇宙決籠罩。往逢洪崖生,揖我顧我笑。手披真形圖,持杵剖丹灶。竦身跂云煙,一息僅不到。終為俗骨累,凜凜驚頭葆。咄嗟魏文帝,空悲跡如掃。
塵蝕貂裘敝,吾生奈爾何。雷聲春蟄怒,山意暮寒多。窮不彈長鋏,歸應負短蓑。自知機事淺,或可共鷗波。
昨日雨猶少,今朝風更多。江吞大信水,峽束小孤波。萬事古如此,百年今若何。明當發征棹,沽酒一高歌。
臘毒雖無后悔,轉雷已覺難支。異饌那施方丈,寒泉且飲軍持。
南登碣石坂,遙望黃金臺。丘陵盡喬木,昭王安在哉。霸圖悵已矣,驅馬復歸來。
邂逅平原飲,飄然夜雪過。寸心雄海岱,只語廢江河。落日生芻遠,悲風大樹多。如澠猶夙昔,萬恨擲蹉跎。
幾日巖棲事若何,莫將佳景復虛過。未妨云壑淹留久,終是塵寰錯誤多。澗道霜風疏草木,洞門煙月掛藤蘿。不知相繼來游者,還有吾儕此意么?
廬陵趙孝子,四歲父行賈。一去三十年,家惟大母母。大母已云沒,而父行不歸。兒長亦有婦,母子聊相依。從父自北來,汝父久已死。母子哭相問,父死何鄉里。聞汝父死時,不知汝父處。汝但欲往問,京師多舊故。再拜別阿母,行行至京師。自念不見父,兒死無歸時。乃有曾長者,往昔與父善。言汝父死處,濱州利津縣。徒跣二千里,薄言至利津。朱琪張文輩,一一陳所因。死以某年月,葬以某木棺。姓名某所題,近在城南端。城南冢累累,翳然榛莽中。極目千萬冢,誰能識其蹤。行哭七日馀,欲死不得所。生者無由知,死者豈能語。解發系馬鞍,負之墳墳過。吾父儻有知,發解鞍自墮。俄至一墳前,鞍墮發自解。開墳見前和,題字宛猶在。既見父姓名,痛絕心始安。函骨陳野祭,禽鳥聲為酸。鄰老四面來,驚嘆未曾有。相帥報縣官,縣官駭之久。即日上大府,大府咸異之。次第聞中朝,行子正南馳。行子行且傷,哭踴如初喪。路遙山川阻,何時至故鄉。故鄉既云至,葬祭無遲禮。母子永不離,萬事若流水。聞者盡稱孝,見者皆感泣。期爾百世昌,望爾百祿集。兒今一無愿,愿母長不老。歲歲父墳前,灑飯墳上草。
鳳掖珊瑚響佩珂,龍池風暖綠生波。節辭仙仗排閽去,帆趁春潮帶雨過。北極神君尊帝座,南箕星象逼天河。騷人舊是瀟湘客,幾濯滄浪發浩歌。
事在兩疏心眼里,身居石顯掌握中。師傅不能為作主,更生空自抱孤忠。
復土初。明旌下儲胥?;靥撜蹋嶓栈プ?,旌旆隨驅。豈知飆御在蓬壺。道縈紆。風日慘、六馬躊躇。留恨滿山隅。不堪回首,翠柏已扶疏。帝城漸邇,愁霧鎖天衢。公卿百辟,鱗集云敷。迓龍輿。端門辟,金碧凌虛。此時還帝都。嚴清廟,入空時升,文物燦爛極嘉娛。配三宗,號稱神,古所無。帝德協廟虞。九歌畢奏斐然殊。會軒朱。神具燕喜,錫福集皇居。更千萬祀,佑啟邦圖。
九十韶光,驚又見、刺桐花落。春去也、愁人情緒,不禁離索。桃塢霏霏紅雨暗,柳堤漠漠香綿薄。恨東風、一夜太無情,都吹卻。功名念,平生錯。塵土夢,今朝覺。有一尊分甚,圣清賢濁。聽我高歌如不飲,何人綠鬢長如昨。況東君、動是再相逢,輕年約。
雨足郊原長稻孫,竹輿去路踏秋芬。近村籬落低臨水,直面峰巒半出云。晚徑無人重著履,夜堂有酒更論文。茲游清絕羲皇上,少借風煙為沐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