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告南岳雜詩 其一
行人到武昌,已作半途喜。
那識武昌南,煙水五千里。
行人到武昌,已作半途喜。
那識武昌南,煙水五千里。
行人到了武昌,已經有走到一半路程的喜悅。哪里知道武昌以南,還有連綿五千里的煙水路程。
那識:哪里知道。
煙水:煙霧迷蒙的水面,這里指路途上的水域。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推測詩人應是在長途跋涉途中,行至武昌時有感而發。當時交通不便,長途旅行充滿艱辛與未知,詩人在行程中對路程有了新的認識和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行程的漫長與未知。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的轉折變化,先喜后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生動地反映了古人長途旅行的心境。
海上棲遲漸白頭,垂綸只合老滄洲。宣城聊訪青山去,函谷還瞻紫氣浮。落落風塵誰下榻,蕭蕭秋色獨登樓。多君徑寸珠相贈,萬里江天載月游。
霪雨侵我宅,不霽其奈何。蛙聲動四砌,垣牖化為坡。藩籬既已撤,林木成一家。青山匝四圍,原隰潴陂池。吾苗安可保,所望則已多。常愿無饑渴,貧賤理則宜。
璧月流空露滿庭,道人閑誦蕊珠經。清聲瑯瑯夜方永,白鶴飛繞香煙聽。
躡石循急澗,穿林度重岡。俛入幽谷邃,仰見奇峰蒼。李公英妙年,讀書此云房。一去上臺閣,致身何慨慷。蘇公記藏書,文字有耿光。馀事亦騷雅,戲墨仍風霜。兩公不歸來,歲月忽已荒。何用建遺烈,寒泉薦孤芳。
久宦拋廬舍,銜恩展墓田。歲時違灑拂,霜露幾凄然。馬踏殘秋草,烏啼古樹煙。孤忠猶未白,何敢報重泉。
茲地不數武,亦復具池臺。亭午欣鳥雀,初涼愁草萊。恍然石色古,乃是微云回。竹潤遙相借,蘭芬時一來。客至但坐耳,相對亦悠哉。禮豈在巾幘,懶不廢尊罍。
偶值幽園字辟疆,群公多暇此傳觴。蒲香可是余端午,竹色將無勝洛陽。僧眼細分紅葉水,仙蹤深掩白云鄉。莫愁歸騎天街暝,新月紛紛已過墻。
峽寺臨江出,丹梯斷復連。鷺飛驚澗瀑,猿嘯破松煙。□□□梁□,亭□憶稚川。扁舟無限興,歸路碧寥天。
忽聞此日清溪侶,何處深潭應淺陂。流水放歌還勝事,春風擊棹更童兒。不辭海上神仙酒,亦有山中野老詩。萬里羊裘雖自得,等閑不羨釣魚磯。
為壯鄉居敢惜金,雕梁畫棟到如今。門題遍是大夫第,多少天涯游子心。
江漢詩歌地,人人解竹枝。一從生屈宋,風俗尚微辭。
后生若無聞,諸老久矣衰。西蜀惜子云,南閩見孫枝。文章擅妍麗,草木春葳蕤。從君授真訣,恐我無仙姿。
鵬翼將圖南,垂天上扶搖。飛飛尋常閒,深樹乘風蜩。大觀與小智,從事不同條。揚雄老執戟,金張珥漢貂。松柏有本心,蒲柳望秋凋。久矣結舌瘖,狂言始今朝。崔王兩驥子,神俊萬里超。驚人吐嘉句,拔俗振高標。頻來草玄宅,共語清入寥。處己愿如舜,致君敢不堯。回觀勢利場,內熱作驚潮。趨時愧才全,傲世乃士驕。二生浪許可,彈炙則求鸮。圍棋飯后約,煨栗夜深邀。爾來數到門,玉趾不憚遙。相期淡薄處,行樂亦云聊。甘泉沸午鼎,茗椀方屢澆。昏鴉相送歸,風枝撼調調。男兒強飲食,九鼎等一瓢。富貴但暫熱,名聲適為妖。世事寒暑耳,四時旋斗杓。勿學懷沙賦,離魂不可招。
雀臺三五日,弦吹似佳期。況復西陵晚,松風吹穗帷。危弦斷復續,妾心傷此時。誰言留客袂,還掩望陵悲。
久已廢逢迎,蕭然世外情。因君訪茅屋,相送到江城。遠岫雪中綠,寒流冰下行。可堪此時別,獨自返柴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