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竇容州
明公莫訝容州遠,一路瀟湘景氣濃。
斑竹初成二妃廟,
自嘆風波去無極,不知何日又相逢。
明公莫訝容州遠,一路瀟湘景氣濃。
斑竹初成二妃廟,
自嘆風波去無極,不知何日又相逢。
賢明的您不要驚訝容州路途遙遠,一路上瀟湘兩岸景色濃郁迷人。剛剛建成的斑竹簇擁著二妃廟。我暗自感嘆這一路風波無盡,不知何時我們又能再次相逢。
明公:對有名位者的尊稱。
景氣:景色。
斑竹:傳說舜帝南巡,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追尋至君山,聽聞舜帝已死,淚灑竹上成斑,稱斑竹。
二妃廟:祭祀娥皇、女英的廟宇。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可能是友人要前往容州任職,詩人寫詩相贈。當時友人或許對容州的偏遠有所擔憂,詩人寫詩安慰并表達惜別之情。
這首詩主旨是安慰友人并表達惜別之情。其特點是借景抒情,將情感融入景色之中。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贈別詩的常見情感與手法。
清溪新漲綠彎環,
溪上人家晝掩關。
投曉掛帆風力穩,
推窗先看九華山。
人生貴適意,富貴良悠悠。
萬事有天在,何必苦營求!
但恐光陰速,虛度到白頭!
濁醪真妙物,一醉失憂愁。
魁望西來職秘丘,年家托好敘綢繆。身為僚友兩三月,公肅皇華百八州。
列緯載班清劇耀,高風遽勇急中流。訃聞落晚呼天咽,涕泗交頤重所憂。
一門孝友古難為,堅苦端凝更自持。如此典型今代少,粹然言論滿朝推。
若人已矣嗟何及,魂氣信乎無不之。楚水薌溪生死地,英靈上訴九原知。
憶在中州日,曾傳上苑歌。
暮云千里隔,春草四年過。
漢殿仍金馬,秦關且玉珂。
報章慚獨晚,才力謝羊何。
懶性真成癖,哀吟不當歌。
田園自開辟,城市少經過。
雨臥山回枕,春行柳拂珂。
馬周頭漸白,無日見常何。
主恩先后逐臣還,
羨爾幽棲泖一灣。
想得著書風幔底,
桂花如霰落秋山。
繁華轉眼忽凄涼,十載春明舊夢長。
破碎河山余戰伐,艱難家國費平章。
固知遐舉終無翼,誰信橫行別有腸。
欲賦阿房存直筆,離宮三六黯斜陽。
輕舟喜出大梁城,
更得高才共載行。
海內相知君與操,
從容尊酒論平生。
齊魯民何辜,連年未逢稔。每念溝壑填,深宮那安枕。
昨始入兗境,所見猶未甚。寸衷稍自慰,為之食甘腍。
孰知數日來,觸景堪愁朕。村落多蕭條,老幼率憯懔。
腹饑嗷鴻哀,衣薄狀鶴凚。縱屢加賑施,未足蘇凄凜。
休助古有經,損益道須審。用是截漕艘,亟命發倉廩。
嗟哉守土臣,旬宣其勤恁。
頑云癡雨霸春寒,
李白桃紅總失歡。
試問東君因底事,
卻來花上作艱難。
秋風晚來急,去國如敝屣。
孤帆數百里,未見人蹤至。
忽聞鼓角聲,江流齊赤幟。
燈火列萬家,月色照車騎。
深夜不聞聲,安問誰將帥。
浸曉獨眺望,潮落東林寺。
合水和泥,打成一片。
脫卻胚腪,重加煅煉。
滲漏全無蓋覆人,平地升高乘快便。
若非眾手出力扶持,心印蒙塵,光難發現。
美則美矣,只如古人道,明堂瓦插檐。
行藏用舍自浮槎,當代宗工仰太華。
莫道林邱堪卜筑,應憐寰宇本同家。
絲綸佇補山龍袞,風采看騰玉蝀霞。
飧菊野人無所有,送行聊折兩三花。
紙窗竹屋俯寒泉,總角相看巳囅然。
莎徑情深尋帶草,蘆中恩重覆漁船。
重來棠杜初悲雨,老去桃花不記年。
一卷申公詩說在,憑君珍重護秦煙。
杏林康了自年年,且賦歸與養性天。一自石梁分襼后,云停月落數燈前。
衙齋燈火一編陳,骨力原宜耐苦辛。歸聽山村牛背篴,免教白首尚依人。
白云薦歲盼家山,游子驚心碾鐵環。到此江南為接壤,宿遷關去便揚關。
淩云意氣昔年豪,痛飲何須讀楚騷。不覺中途憔悴甚,亭名怕說是勞勞。
玄亭問字是翱翔,小草深沾湛露瀼。他日來游循故道,夢魂猶說鄭公鄉。
木落天微風,蟬鳴客紛集。秋窗面面敞,看秋如不及。
不必山與水,豈在竹與絲。言追碧筒飲,對把青荷枝。
荷枝青未了,秋色盈襟抱。譬彼清泠泉,一酌令心好。
廣庭日西斜,籬落飄秋花。花光秋之外,詩思天之涯。
詩來不知處,宛轉花間路。脫我華陽巾,掛之千歲樹。
有客筆如椽,蒼蒼揮暮煙。圖成看小李,飲中歌八仙。
酒酣客快意,起舞花垂地。松上微月生,秋天轉無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