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桐侯受業先兄存沒依軫倍于馀子春初過慰衰老愴然酬贈
紙窗竹屋俯寒泉,總角相看巳囅然。
莎徑情深尋帶草,蘆中恩重覆漁船。
重來棠杜初悲雨,老去桃花不記年。
一卷申公詩說在,憑君珍重護秦煙。
紙窗竹屋俯寒泉,總角相看巳囅然。
莎徑情深尋帶草,蘆中恩重覆漁船。
重來棠杜初悲雨,老去桃花不記年。
一卷申公詩說在,憑君珍重護秦煙。
紙糊的窗戶、竹制的房屋俯臨著寒冷的泉水,我們童年時相見就已歡快地笑了。在長滿莎草的小徑上,因情誼深厚一同尋找帶草;曾有像伍子胥在蘆中得到救助那樣的深厚恩情。再次歸來,如棠棣花遭遇春雨令人悲嘆,年老后如同桃花源中人不記得歲月。申公闡釋《詩經》的著作還留存著,希望你能珍重地守護這如秦火后余存的文化之煙。
總角:古時少兒男未冠,女未笄時的發型,指代童年。
囅然:笑的樣子。
莎徑:長滿莎草的小徑。
蘆中恩:春秋時伍子胥奔吳,于蘆中遇漁父搭救,后用此指救命之恩。
棠杜:即棠棣,《詩經》中以棠棣比喻兄弟。
申公詩說:申公是西漢初期研究《詩經》的學者,這里指相關的學術著作。
秦煙:秦代焚書后,文化如余煙般留存,這里指文化典籍
推測此詩創作于詩人晚年,先兄離世之后。當時可能社會文化氛圍有一定變化,詩人在與友人羅桐侯相見時,回憶起與先兄的過往情誼,感慨歲月變遷、人事無常,同時出于對文化傳承的責任感,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對先兄的懷念之情和對文化傳承的重視。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廣泛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親情和文化的珍視。
元宵三五。正好嬉游去。梅柳蛾蟬斗濟楚。
換鞋兒、添頭面,只等黃昏,恰恨有、些子無情風雨。
心忙腹熱,沒頓渾身處。急把燈臺炙艾炷。
做匙婆、許蔥油,麥灰畫葫蘆,更漏轉,越?不停不住。
待歸去、猶自意遲疑,但無語空將,眼兒廝覷。
構軒依硯北,小隱擬墻東。
香瀉紅蘭露,涼生翠樾風。
游心耽竹素,息影翳蒿蓬。
吾道惟夷曠,靈臺若太空。
漠漠湖東氣倍涼,
平蕪春浸碧沙長。
前村落盡烏桕葉,
無數人家在夕陽。
白日行吟,看幾處、圩田銷漲。忽一笑、相逢二老,須眉無恙。
并坐鼓弦茅舍里,舊時作賦鑾坡上。憶中書、落筆堵墻看,驚誰餉。
浪蹤跡,紅塵漾。狂名姓,青樓唱。且我歌子和,子斟我釀。
無婦能彈趙女瑟,有兒聊代邛州杖。說從來、酒圣是毛公,觀卿狀。
今歲今宵盡,
明年明日來。
寒隨一夜去,
春逐五更回。
若耶溪頭魯太史,烏帽白欄釣秋水。
面朋面友生不喜,揮杯勸影破屋底。
磨碣之宮窮鬼止,奴仆隸之得無死。
齏粥一杯課兒子,就我移家萬山里。
贈我藏書娛暮齒,為我豎義抉精髓。
令我老學有端委,吾懷此老五十矣。
我同季老皆老耳。
秋宵疏柳下,群坐見雙星。
獨作江頭月,浮來滿戶庭。
候蟲參語默,天爵測玄冥。
莫論紛紜事,鄰簫細可聽。
廣筑園林鑿硯泉,好留游客寫吟篇。空山寂寂無猿鶴,萬樹梅花伴我眠。
春來春去渺如煙,梅子成陰風雨綿。莫道池軒無點綴,白蓮低首拜紅蓮。
秋風生怕孤山冷,夜雨何妨栗里寒。也學當年陶靖節,黃花載酒笑相看。
小亭半角樹婆娑,香韻初胎雪滿柯。如入深山尋鄧尉,吟情畫意兩相摩。
清和時節最宜人,忘卻東風已過春。猶有落花隨水盡,漸看幽竹出墻新。十年壺榼嗟為客,五畝園居待卜鄰。游賞事同情趣別,前湖歌舞正通津。
靈鷲峰邊合澗東,風光不與昔游同。春蠶作繭柔桑盡,社燕移巢舊巷空。風蕩泉聲猶振激,雨陰山色久溟濛。結茆便欲巖棲老,時物驚心歸興濃。
共蠟登山屐,俄尋下水船。到家人怪問,滿袖挾風煙。
大面窈深處,神仙碧玉壺。孫郎妙心眼,催作后山圖。
神都旬浹住,大面欠窮探。未盡山中趣,重來賦蔚藍。
羅家隔香積,天國近花坪。何日同搜覽,題詩索載賡。
名山遍宇宙,歷歷紀輿圖。安得身云水,孤筇自給扶。
幽寺傍□□□□,□□昂藏頂翠螺。
縣尹候迎車暫□,田氓觀□□□□。
潭間水黑應龍臥,松表風清獨鶴過。
□□□□□□我,蕭齋倚柱祗長歌。
古剎余香火,回環水抱門。
窗虛搖竹影,碑斷蝕苔痕。
地僻行人少,林深宿鳥喧。
前溪明月上,一磬定孤村。
開歲即宜人,風光到處春。
山明殘雪映,野絢早霞新。
庭柏回蒼干,林篁轉綠筠。
最憐香鷲賞,佳氣坐氳氤。
展玩牙簽,惜粉翅如新,猶綴荃翠。別卻芳叢,那管落紅鋪地。
且喜風雅常親,更不逐、花風飄墜。待欲隨、脈望餐仙,可怕高吟驚睡。
幽齋滿架云箋膩。一任它、蚋趨螢避。笑儂未技凋蟲手,偕和郢都清吹。
惟學謝逸生憐,難效元嬰才思。想是魂何處,應憶碧苞丹穗。
透脫逍遙游外,
遠離煩惱濁中。
夜夜滿懷明月,
時時入夢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