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上年被災州縣頗多
齊魯民何辜,連年未逢稔。每念溝壑填,深宮那安枕。
昨始入兗境,所見猶未甚。寸衷稍自慰,為之食甘腍。
孰知數日來,觸景堪愁朕。村落多蕭條,老幼率憯懔。
腹饑嗷鴻哀,衣薄狀鶴凚??v屢加賑施,未足蘇凄凜。
休助古有經,損益道須審。用是截漕艘,亟命發倉廩。
嗟哉守土臣,旬宣其勤恁。
齊魯民何辜,連年未逢稔。每念溝壑填,深宮那安枕。
昨始入兗境,所見猶未甚。寸衷稍自慰,為之食甘腍。
孰知數日來,觸景堪愁朕。村落多蕭條,老幼率憯懔。
腹饑嗷鴻哀,衣薄狀鶴凚??v屢加賑施,未足蘇凄凜。
休助古有經,損益道須審。用是截漕艘,亟命發倉廩。
嗟哉守土臣,旬宣其勤恁。
齊魯的百姓有什么過錯,連年都沒有好收成。每次想到他們可能會餓死填于溝壑,我在深宮里怎么能安心入睡。昨天剛進入兗州境內,看到的情況還不算太嚴重。我心中稍有安慰,吃飯也覺得香甜。誰知道這幾天,看到的景象讓我發愁。村落大多一片蕭條,老人和小孩都很凄慘恐懼。饑餓的百姓如哀鳴的大雁,衣衫單薄像瘦骨嶙峋的仙鶴。縱然多次進行賑濟,也不足以讓他們擺脫凄慘寒冷的處境。古代有救災的方法,需要仔細斟酌損益之道。因此截留漕運的船只,趕快下令打開糧倉放糧。唉,那些地方官員,要勤勉地宣傳政令啊。
稔:莊稼成熟,這里指豐收。
溝壑填:指百姓餓死被填于溝壑。
兗境:兗州境內。
甘腍:美味。
憯懔:凄慘恐懼。
凚:瘦骨嶙峋的樣子。
休助:指救災的措施。
旬宣:指宣傳政令。
此詩創作于山東部分州縣受災時期。當時山東連年歉收,百姓生活困苦。皇帝深入災區,親眼目睹了百姓受災的慘狀,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表達對百姓的關切并督促官員救災。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受災百姓的同情和積極救災的態度。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不以藝術成就著稱,但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和統治者對民生的關注。
天道云福善,茫昧究難度!婦德如汝賢,年合比龜鶴。奈何四十一,遽遣脫塵縛。猶記兩月前,兇夢先我告。夜夢不見人,所見皆鬼箓?;暧涡婺归g,自恐死期促。當時苦不信,聽罷付一噱。悔不急為善,禳汝年運惡。
過了櫻廚酒。又蘭風、吹來暑節,歲如流否。小圃榴紅萱草綠,桃印新懸室斗。餉益智、粽粘子九。五色絲穿長命縷,搗丹砂、試驗蛇醫守。靈符小、戴釵首。朱旗畫楫波心走。記憑欄、個人驀見。玉垂雙手。鳳尾香羅衫子薄,如燕身材恰受。擎寶扇、涼生袖口。道了勝常閑試剪,看艾人、繭虎爭妍丑。粉團射、唐宮牖。
采桑玉堂陰,分蠶長安郭。一勞累百枚,再分連數箔。寧知富貴地,此物能沃若。平生?畝憂,黽勉懷力作。嗟彼衣錦兒,空言養蠶樂。吳機詠濯濯,周葉歌莫莫。遺我通家人,同心故相托。愛之敢輕棄,弱女方就學。采桑玉堂陰,陰濃樹婆娑。一采不滿筐,竟日能幾何。乃知富貴地,不及窮山阿。蠶成忽滿眼,所得良亦多。人言系家運,或者陰陽和。向非夙夜勤,豈恃葉與柯。衣多必思寒,吾民本同科。欲將分蠶意,廣被無偏頗。
朕聞上古,其風樸略。王言如絲,誰敢不聽。忽有人問鄮山,只向他道,風門???,當風抵浪,也須是個人始得。
多謝良朋折柬招,濃歌艷曲共今宵。自知俯仰無柔骨,不敢隨人試舞腰。
羞殺影兒成兩。燈下暗垂羅帳。只為負情人,咒得雙星不亮。樓上。樓上。夜夜含愁凝望。
江色斜陽下,來過古瓦官。勇如驃騎少,癡似虎頭難。梵響流空寂,松聲覆殿寒。逍遙能解否,試問道林看。
兜率宮,長汀市,逆行順行,誰弗識你。有些滯貨不能藏,到處逢人亂拈起。未下生,先行腳。袋卻乾坤,簸弄自若。一汀流水白漫漫,杖子何曾探得著。破布袋,甚奇特。背負肩駝,不肯拋擲。只知入水去求人,爭奈腳跟浮逼逼。
海內中和日,云間上巳辰。笙歌九天半,花木十洲春。
為語路頭人,莫采路頭花。路花可采不可久,路人未必皆無家。家中舊花君莫厭,舊花卻讓新花艷。舊舊新新總是花,何事丈夫心易變。東風不管路花開,狼藉風前撲鼻來。鋸葉象苞魚子孕,麝臍螺甲龍涎煤。我來六月二十六,苦熱驚聞香馥馥。兒童采爾如采薪,悔不移根在幽谷。人言路花香異常,此花附炎不附涼。天公冷眼正覷爾,且莫紛披熱水傍。
昨夢騎鶴凌天風,翠壁丹崖逞千變。醒來身又落塵寰,浮嵐埽出廬山面。髫齔曾讀藏園詩,拍手驚奇心欲飛。年來復誦婦翁作,無恙溪山儼如昨。新詩摹寫愈幽奇,不獨攀躋健腰腳。吁嗟乎!陶謝李蘇不復生,浮云飛瀑難為情。李君重來繼吳蔣,腳踏芙蓉七千丈。或奔幽谷到馬尾,或上危崖入龍蕩?;蚺P醉石呼同游,或覓殘碑成獨往。三石梁邊三疊泉,五老峰頭五少年。尺吳寸楚眉睫前,功名富貴如春煙。既不能坐我以天池寺側、佛手崖邊,又不能招我以觀中之白鶴,贈我以谷底之青蓮。使我塵抱頓釋沈疴蠲,示我驚人之奇句,引我鄉思徒茫然。君本仙才今暫謫,清福平生非易得。但令著述有名山,人海何須計通塞。愿君珍重少年身,雨笠煙筇了夙因。莫教白發成衰懶,笑殺青松社里人。
無復江干小泊期,記曾相見憾遲遲。十分宛轉隋宮夢,一段蕭騷灞上詩。落日殘鴉流水外,斷云微雨暮帆時。不知誰解《黃曲》,十月河梁又別離。
天道頻年說好還,到今胡?沒天山。延英為奏平戎策,只在人心國勢間。
杜門殊省事,百巧輸一粗。燒香凈掃地,袖手了朝暮。君看瓦摳手,端自勝金注。塵機早見貸,不待雞竿樹。
遠浦分吳楚,橫流自古今。赭山山色近,清弋一江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