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縠陽太史東歸贈寄 其二
行藏用舍自浮槎,當代宗工仰太華。
莫道林邱堪卜筑,應憐寰宇本同家。
絲綸佇補山龍袞,風采看騰玉蝀霞。
飧菊野人無所有,送行聊折兩三花。
行藏用舍自浮槎,當代宗工仰太華。
莫道林邱堪卜筑,應憐寰宇本同家。
絲綸佇補山龍袞,風采看騰玉蝀霞。
飧菊野人無所有,送行聊折兩三花。
人生的出處行藏如同那漂浮的木筏,隨波逐流,當代的文壇宗師被人敬仰如太華山。不要說山林丘壑可以用來建造居所,應當憐惜這天下本是同一家。你不久后將用才華補綴帝王的龍袍,風采定會如彩虹般騰躍。我這以菊花為食的山野之人沒什么可送,送行時姑且折下兩三朵菊花。
行藏用舍:指人的出處或行止。語本《論語·述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浮槎:指漂浮的木筏。
宗工:指學術上有重大成就、為眾所推崇的人。
太華:即華山。
卜筑:擇地建筑住宅,即定居之意。
絲綸:指帝王的詔書。
山龍袞:指帝王的禮服。
玉蝀霞:形容絢麗的彩虹。
飧菊野人:以菊花為食的山野之人,詩人自謙之詞。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在趙縠陽太史東歸之時,詩人與之分別,出于對友人的敬重和情誼而創作此詩。當時趙縠陽可能在文壇或官場有較高地位,詩人對其才能和品德十分贊賞。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趙縠陽,突出特點是將對友人的贊美、期許與送別之情巧妙融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表達。
故園殊可樂,何意任飛蓬。
萬壑桃花雨,千村竹箭風。
玉函神禹穴,翠嶂越王宮。
登岱應回首,雞鳴滄海紅。
六琯吹葭日,稱笄歲正當。朱繩欣始系,弱線恰添長。新結絲蘿聘,待催鸞鳳妝。女家三夜火,為爾喜開觴。
自少依慈母,而今將別離。關山雖不遠,伉儷勿相違。姆訓三章教,儒風一卷詩。將門原有相,此去好扶持。
夭桃三月紅雨飛,水邊修禊春風微。
采蘭仕女青玉佩,折花郎君白袷衣。
接天草色日將夕,滿路鶯啼人未歸。
記得去年山酒熟,一樓明月詠芳菲。
野王臺廢只空墩,
翁子墳荒有墓門。
舍宅尚傳裴相國,
移家曾住趙工孫。
偷彈老淚。向短亭話別,蘭舟重艤。韻咽寒簫,斷腸聽到篷窗底。
漁灘風定蘆花起。破霜色、天涯行李。晚來潮催送秋心,共故人千里。
猶記題詩舊邸。染京洛暗塵,醉春游騎。戍鼓驚秋,夢魂還渡桑乾水。
連村黃葉圍殘壘。雁聲在、斜陽紅里。何時一笛山樓,杯共洗。
平如鏡,爛如泥。
迷則迷于悟,悟則悟于迷。
禹力不到處,河聲流向西。
清溪物色亦消憂,
風雨何辭有滯留。
定似湖邊釣魚客,
一生家事托孤舟。
好風入簾圖畫響,
斜照穿隙網絲明。
檐間雙雀有時斗,
壁下一蛩終日鳴。
苕霅趍太湖,地少天宇寬。
高低寶樓閣,盛之水晶盤。
中有讀書廬,八窗頫晴瀾。
衡弁儼相望,不受湖光吞。
彼美金玉人,伊吾斗闌干。
騎鯨渺何許,衰柳風露寒。
得友寧論少,登門不愧遲。
交游今有幾,襟抱獨相期。
笑我方椎鈍,如公政驟馳。
我今懷舊意,不敢愛于詩。
狂歌當哭亦何為,風雨蕭條秋暮時。
百劫已難逃世變,寸衷常恐愧吾詩。
蒼涼須鬢客幾載,磊落襟期酒一卮。
剪燭危樓開卷坐,怕成鄉夢故眠遲。
坐與游魚共樂,眠隨獨鳥成雙。愛爾橫塘片水,宛然如練澄江。
萬竹臨流冉冉,百花繞徑斜斜。沙印池邊鳥跡,煙深水外人家。
果熟野麋銜獻,花落游絲帶飛。但覺園林寂靜,不知人世輕肥。
檐前一抹青山,枕上幾竿紅日。任人載酒來過,累月科頭不出。
長日煙霞伴睡,中宵水月開扉。借問王孫何事,芳草萋萋未歸。
代易時移,巋哉斯堂,肯搆依然。羨書攤百卷,爭如晝錦,庾稱萬石,寧取三鳣。帳里香蕓,階前帶草,臨水依塘只數椽。君家學,使田何轅固。比室摩肩。
園林梓澤荒煙。惟綠字、丹文信可傳。看允宗有角,終慚岳岳,孝先之腹,任爾便便。戶映緗青,閣銷藜火,甥也寧云似舅賢。休如仆,但與書不讀,白晝長眠。
夙駕淡溪東,遙指搭樓路。
曲澗架小橋,紅英冒綠樹。
社厝隱云林,笆籬深深護。
堂中列圖鼎,典則猶可數。
帝德浹雕題,覆育時煦嫗。
番黎沾化久,愛戴深且固。
童子四五人,能誦詩書句。
咨詢實可欣,獎勸不妨屢。
眾番亦欣然,笑請軒車駐。
俯仰猶前日,侵尋已半春。
行因累符檄,來為閱松筠。
著腳盡可隱,是身寧屬人。
云泉混麋鹿,冠劍上麒麟。
密竹復疏竹,老松仍稚松。
擔肩元近俗,吟趣得深供。
要宿招提景,猶賒日暮鐘。
殷勤問鄰寺,指點說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