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
當年賈傅去長沙,吊屈無靈賦楚些。
萬里不忘宣室夜,未舒三策不成家。
西去瀟湘南岳麓,名城疊疊紆盤谷。
岣嶁不厭百回讀,依然稱是劉光祿。
當年賈傅去長沙,吊屈無靈賦楚些。
萬里不忘宣室夜,未舒三策不成家。
西去瀟湘南岳麓,名城疊疊紆盤谷。
岣嶁不厭百回讀,依然稱是劉光祿。
當年賈誼被貶去長沙,憑吊屈原卻沒得到回應只能作賦。即便被貶萬里之遙,也不忘漢文帝在宣室夜召問策之事,沒有施展那安邦三策就不算有所成就。向西去往瀟湘,往南到岳麓山,眾多名城曲折環繞在山谷間。那岣嶁碑怎么讀都不會厭煩,它依然被稱作是劉光祿所書。
賈傅:指賈誼,曾為長沙王太傅。
吊屈:賈誼曾作《吊屈原賦》。
楚些:《楚辭》中多有“些”字,后以“楚些”指《楚辭》一類作品。
宣室夜:漢文帝曾在宣室召見賈誼,詢問鬼神之事。
三策:指賈誼的《治安策》。
岣嶁:指岣嶁碑。
劉光祿:可能是指與岣嶁碑相關的劉姓官員。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可能詩人在游覽郴州等地,接觸到當地與賈誼等相關的歷史文化遺跡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借古抒懷,表達對歷史人物的追思和對自身境遇的感慨。
這首詩以賈誼被貶之事為切入點,借古諷今,表達對懷才不遇者的同情。詩中融合歷史典故與地域風光,展現出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文學上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
沐浴頻看稱意身
刈蘭贈藥想芳春
憑將一掬香泉水
噀向茸城洗玉人
明月桐橋已渺然,依稀樓閣認當年。一時名士邀游地,付與荒涼照落邊。
斜陽衰草影梅庵,明月侯門太不堪。莫話傷心前代事,落花時節又江南。
夙齡嗜泉壑,逍遙寄懷抱。
結廬溪水湄,門對青山好。
十年吳楚游,不覺成潦倒。
故山一以遠,衡門翳芳草。
今晨理三徑,煙霞滿蓬戶。
梧竹時自栽,莓苔日躬掃。
所希遠市塵,豈須問蓬島。
平生顧挹山陰道,
種竹栽花越水東。
海角天涯心未穩,
吳頭楚尾信難通。
試問夏祝融,何事苦憑陵。
安得金風起天末,大驅涼雨滌炎蒸。
一盞遙飛駕謫仙,
賜環兼許住林泉。
梧岡鳳老仍巢閣,
笠澤花深好放船。
落月屋梁頻夜夜,
臨風書札又年年。
吳淞遠隔三千里,
攜手何時共醉眠。
風光好,涼入最高樓。一葉井梧秋。柳州乞巧憐文字,郝隆坦腹轉風流。玉函披,閒把卷,思悠悠。
只莫道、文情徐與庾,只莫道、詩情韓與杜,有幾輩、是吾儔。讀書事業頻回首,觀書情緒欲搔頭。喚長恩,看織女,對牽牛。
馌婦家家動晚炊,
低煙不起繞荊籬。
老農貪著春耕雨,
濕盡黃牛下隴遲。
秋柯無靜音,風過有鳴萚。
卷簾庭草深,寒綠動蕭索。
娟娟天際流,簌簌林間萼。
相觀亦夷猶,寧教愴零落。
達人識心性,世事工羈縛。
涼飆開化機,意興俱卓犖。
浩歌卻塵滓,晤對起清廓。
回首山月生,流煇上簾幕。
者番話別,便拂袖塵寰,獨歸煙島。夙因未了。剩青袍色黯,誤尋芳草。萬綠如云,可惜花魂瘦小。徑幽窈。只流鶯惜春,長祝春好。
愁緒借酒掃。又酒病惺忪,泥人昏曉。煙波泛棹。問留春可比,探春人少。閱盡繁華,落得蹇驢破帽。夕陽照。掩重門、故人不到。
吳國人從越國回,兩舠旗鼓急相催。悠悠二氣已交感,隱隱一聲還到來。銀漢風波生沆瀣,玉龍雷雨出蓬萊。周天安用蓮花漏,自有潮軒與月臺。
杳冥中信自輪回,十二時行不可催。才迫海門三級起,忽臨沙渚二龍開。水頭花雨凌空落,日腳云旗動地來。果是尾閭虛不得,卻還江上一徘徊。
撒出驪珠光烱烱
劈開美玉洞無痕
幾回賤賣無人買
堪笑乞兒孤此恩
與君同坐不知天,
豈有微禽海可填?
自古焦頭欺曲突,
忍將對泣換先鞭。
茫茫正復憂來日,
去去誰堪憶盛年?
終就名園求一醉,
清池古木夜床聯。
木樨花外白蘋秋,冰簟平鋪百尺樓。夜夜金風涼似水,不須辛苦笑牽牛。
銀河迢遞不勝愁,夜色蒼涼玉露秋。愧負人間多少事,西風扶病上江樓。
流水東西沙復沙
荒村背郭幾人家
千條翠縷王恭柳
滿地黃金張翰花
故里何人搴杜若
空山無地飯胡麻
匡君隔岸頻招手
彭蠡門前噪晚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