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樓·又題七夕曝書圖
風光好,涼入最高樓。一葉井梧秋。柳州乞巧憐文字,郝隆坦腹轉風流。玉函披,閒把卷,思悠悠。
只莫道、文情徐與庾,只莫道、詩情韓與杜,有幾輩、是吾儔。讀書事業頻回首,觀書情緒欲搔頭。喚長恩,看織女,對牽牛。
風光好,涼入最高樓。一葉井梧秋。柳州乞巧憐文字,郝隆坦腹轉風流。玉函披,閒把卷,思悠悠。
只莫道、文情徐與庾,只莫道、詩情韓與杜,有幾輩、是吾儔。讀書事業頻回首,觀書情緒欲搔頭。喚長恩,看織女,對牽牛。
風光正好,涼意漫入最高樓。一片井邊梧桐葉,已帶來秋意。柳宗元七夕乞巧愛惜文字,郝隆仰臥曬腹更顯風流。打開玉制書匣,閑翻書卷,思緒悠長。不要只說文章有徐陵、庾信的才情,不要只說詩歌有韓愈、杜甫的造詣,能與我同列的又有幾人?回顧讀書生涯,感慨萬千;面對書卷,心緒難平。呼喚書神長恩,共看織女、牽牛雙星。
一葉井梧秋:化用『一葉落知天下秋』,井梧指井邊的梧桐樹,以落葉點明秋至。
柳州:指唐代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傳說其七夕乞巧時愛惜文字(古人有七夕乞巧習俗)。
郝隆坦腹:晉代郝隆七夕日仰臥曬腹,人問其故,答『曬腹中書』,后以『坦腹曬書』喻文人風雅。
徐與庾:南朝梁陳文人徐陵、庾信,以駢文著稱;韓與杜:唐代韓愈、杜甫,代表詩文高峰。
長恩:傳說中掌管書籍的神,《致虛閣雜俎》載『司書之神曰長恩』。
詞題『七夕曝書圖』指向古代七夕曬書習俗(防書蟲),作者或觀圖生感。七夕本為乞巧、望仙之日,文人借此雅集曬書,詞中融合對歷代文才的追思與自身讀書境遇的感慨,反映清代文人對文化傳承的關注。
全詞以七夕曝書為核心,借古賢典故與星象映照,既展現文人風雅,又暗含對讀書事業的深情與自期。語言凝練而意蘊豐富,是題畫詞中兼具文學性與思想性的佳作。
山云起兮陰陰,木嘯風兮蕭森。骨荒榛兮頹隧,野鳥怨兮清音。
噫丙午兮燕安,藹薦紳兮多盤。系苞桑兮弗戒,渝舊好兮開邊。
釁生兮召戎,澒大地兮塵蒙。粲承干兮百載,莽夷門兮廟宮。
我逾邠兮梁山,蛇洊食兮江干。擁貔貅兮首鼠,紛雅拜兮后先。
獨立兮慨陳,人自靖兮此身。寧為鬼兮趙氏,肯涅緇兮虜庭。
肴醑飼兮茍哺,弗自知兮貌頳。握玉麟兮拜犬豕,曾莫嗅兮膻腥。
豈曰余兮獨死,汝尸坐兮偷生。振英聲兮階下,氣烈動兮清寧。
凜名義兮身世,九鼎重兮一羽輕。翳翳兮幽藏,頹陽照兮山荒。
發毛爪齒兮一世同腐,廟貌圭袞兮千古之光。春秋兮代謝,勿替兮烝嘗。
短褐頹然一病僧,支離瘦骨伴枯藤。
掃除習氣嗟猶在,擺脫塵緣愧未能。
案上縱橫堆藥裹,篋中顛倒貯書縢。
青鞋布襪從茲始,試叩如來大小乘。
泰伯古至德,以遜天下聞。周公去未遠,二叔乃流言。春風棠棣萼,秋日脊令原。豈無良友生,歲晏誰急難。
當年召公詩,慮缺兄弟恩。賢哉首陽子,此粟久不餐。末俗益可嗟,有貨無天倫。倉卒競錙銖,或不暇掩親。
朝從官府去,暮與妻妾論。手植父桑柘,俄頃楚越分。口澤母杯圈,改作唇齒寒。我觀天地間,孰不知愛身。
有伐其左臂,那復右者存。君看百足蟲,至死身不顛。一矢折甚易,累十力則艱。世其有不知,利欲令智昏。
周君千載士,金玉四弟昆。狀如商山皓,雍雍古衣冠。又如孔門科,行義皆可尊。我行前岡上,人指孝友門。
邀我飲其家,本末能具陳。我家所自出,嘉祐劉三元。至今起俗說,聞者薄夫醇。逮我先君子,仁孝儉且文。
室有相乳貓,庭有同心蘭。推梨更遜棗,左右兒曹歡。尺布與斗粟,咄哉彼何人。比屋二百年,試比東西隣。
東家余破釜,西里今頹垣。萁豆自煎煮,拔地無本根。逼逼守遺戒,豈不在子孫。矧復學圣賢,遑恤后富貧。
誰書百忍字,何不一笑溫。我老悲古道,聞此摧肺肝。洗盞前致詞,福善天匪慳。圣朝重揖遜,欲堯舜此民。
請君大其門,車馬行便蕃。長歌謫仙李,茂記文公韓。我詩聊復再,語拙意則真。此書君勿嗤,儻俟采詩官。
當代求遺逸,斯人尚典刑。
云愁富春渚,月掩少微星。
易簀無多語,空籯但一經。
遺休宜有后,蘭玉滿階庭。
我本湖山一老僧,業緣未斷尚貪榮。
重來且了前生債,死去寧須后世名。
已絕塵嗔心不競,那堪衰老病相縈。
散花天女今何用,為問維摩作么生。
西園清夜喜追隨,唯恐冰輪出海遲。
不但曠懷皆我輩,要知痛飲是吾師。
十分未放蟾盈魄,三匝先驚鵲遶枝。
此夕清歡那復有,世間能得幾人知。
大才深結九重知,親灑宸章出禁闈。
壺遂暮年非不遇,謝公雅志或相違。
虎龍倍覺鐘山重,龜鶴還從蜀道歸。
故吏門生半天下,空垂老淚一霑衣。
不覺身年四十七,此身雖在鬢如霜。
平生意氣空摧索,老去功名付渺茫。
愁里不知佳節至,尊前那復少年狂。
梅花紙帳焚香坐,感舊傷懷淚兩行。
空谷春遲懶卻梅,年年不肯犯寒開。
怕看零落雁先去,欲伴孤高人未來。
解后平生惟酒可,風流抵死要詩催。
更憐雪屋君家樹,三十年來手自栽。
池魚豈足較浮沉,邱貉何曾異古今。
末路長憐鞭馬腹,淡交端可炙牛心。
山方高臥云長亂,松本忘言風自吟。
昨日溪南雞酒社,長卿多病不能臨。
天遣奇花擇地生,為憐體素更輕盈。
一天秋色風光好,十頃寒香露氣清。
不特爐熏資賸馥,最宜寶髻綴繁英。
憑誰移向瓊林去,乞與江梅作弟兄。
世論可憐哉,無心任去來。
狙公徒自喜,鷗鳥浪相猜。
塞馬寧非福,池魚枉見災。
扁舟從此去,回首謝氛埃。
世味只如許,人情亦可憐。
禪心甘寂寞,病體覺輕便。
夢里身非我,閑中日似年。
還家真復樂,此去若登仙。
行役何時歇,崇安復大安。
已驚橋壹線,更畏嶺千盤。
過雨吹煙碧,近風落葉丹。
僧閑吾每羨,今日共蹣跚。
不用扁舟尋故友,但穿敗履訪鄰家。
雪堂歸去東坡老,云馭飛來萼綠華。
稚子歡呼驚柳絮,佳人疑悮認梅花。
出門天地俱無礙,卻意江空月在沙。